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看到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的少数民族特困大学生,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顺利毕业,顺利成长,慈父般的“马老师”能不由衷地感到幸福和快乐吗?  相似文献   

2.
备课卡片     
给孩子一个冲突如今,在中国大多数的三口人之家,孩子生活在父母营造的一个风调雨顺,没有矛盾、没有冲突的世界里,孩子几乎是生活的主宰,他(她)需要什么,即使是条件不具备,父母总是想方设法满足;他(她)不需要的,父母也总是千方百计为他们避开。在孩子的世界里,什么叫矛盾?几乎没有这样的概念。久而久之,孩子身上就形成了一个以自我为中心,一切围着自己转的虚幻光环,于是,当他们走出父母的呵护,步入自己照顾自己的独立生活环境中时,就会遇到冲突而不知所措,导致情绪剧烈波动而不能自拔。未来的社会是一个高度竞争的社会…  相似文献   

3.
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傲慢之心。比如,我们在大街上看到有一些乞丐,当他们看到一些豪华的车子经过,会不屑地说:“哼!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有几个臭钱吗?”即使身处社会底层的乞丐都会有一种掩饰不住的傲慢之心,那么我们自己呢?我们这一路走来,伴随着鲜花和掌声,处处都听到别人的肯定和赞叹;我们的傲慢之心是不是也在不断地滋长而自己却毫无察觉呢?中国的“礼”就是通过各种礼节来折服一个人的傲慢之心。  相似文献   

4.
一个来自大山里的学生。一个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一个成绩优良年年获得奖学金的学生。一个用自己的奖学金资助家里却竭力克扣自己基本生活开支的孩子;一个不分春夏秋冬日复一日泡教室和图书馆的学生,一个乐观开朗对自己的人生有清晰规划的孩子……  相似文献   

5.
来信一: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农村女孩,上大学后,看到有的同学能言善辩,而自己却只言片语,有时甚至连话都说不出来,真是又难过又着急。我很羡慕他们,也希望能够像他们那样自如地与人交往,可我自己找不到好的办法,你能救我怎么做吗?  相似文献   

6.
我们不能在行走的时候看到自己的背影,还好,我们可以回头看看自己留下的脚印。 如果说过去的5年是一小段路程,那么,那上面有我们每一个人的脚印。从中,我们粗略地分辨出10个人的脚印,有的平稳从容,有的步履匆匆,有的突然变了形状,有的每一步都踏得艰深。  相似文献   

7.
35岁代表着什么?在一些企业看来,35岁是应聘者中的“老家伙”;知识、能力等多方面的“落伍者”;有家庭、孩子,不敢轻易跳槽的“失落者”……果真如此吗?让我们围绕35岁,展开一个有关中年人才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语录     
追求好的,无可非议,但你不能把它当成唯一的选择。一个孩子如果总是被灌输要成为最优秀的人才,是一个完全正确的导向吗?——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阐述自己的非主流育儿观。  相似文献   

9.
新婚妻子对他说:“我结过两次婚,还有一个10岁的女儿……”他听后沉默无语。妻子生下了他的孩子,又说:“儿子死了……”他不禁顿生疑窦。历经许多波折,他得到了一个骨瘦如柴的孩子,然而,这是自己的儿子吗?  相似文献   

10.
发错短信后     
《广东民政》2011,(11):27-27
在论坛看到一个帖子,楼主分享了自己的一段有趣经历:给室友发短信,内容是让对方带一份不加蛋的炒饭,但发错了号码,不过接到短信的人很幽默地回复:亲,要加米吗?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楼主打通对方的电话表示道歉。  相似文献   

11.
章雯 《观察与思考》2006,(12):60-60
<正>如果说一个人坐上了大学校长的位置;如果说一个人有了引以为荣的财富——一双娇人的双胞胎女儿,一个清华大学毕业后在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另一个浙江大学毕业后在香港大学攻读博士;如果说一个人已经以其“HU理论”成为省内著名乃至全国也有一定影响的管理学家,我很难想象这个人的下一个追求会是什么,这个人是否还会有梦想。当我作为听众坐在台下倾听他讲自己最伟大的梦想时我得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12.
通常最简单的问题其实最难以回答。比如有人问你幸福吗 ?这会使我很为难。因为,幸福是什么 ?一杯佳酿,一件珍藏,一段情缘,抑或花好月圆、地老天荒 ?平淡的生活中,我只是觉得,看到身边熟人的生活,各有各的乐趣,我还不至于特别的羡慕;看到他们的烦恼,却庆幸自己还没有觉得真的有必要烦恼,就觉得自己已经很幸福了。幸福真的是一件很庸常的事情,由细水长流的日子点点滴滴地汇集在我们记忆的长河里。如果我们曾经有过惊心动魄、刻骨铭心的幸福,那一定是因为我们已经期待了太久而得到的太少的缘故。   我的生命,在过去的 20世纪占…  相似文献   

13.
当他第一次踏进丘芹英家门口,看到丘芹英吃力地把长得比自己还高大的3个孩子一个一个抱到离家20多米的屋檐下晒太阳的情景,“那种说不出来的酸涩至今还停留在心里”。  相似文献   

14.
孩子上学,中午饭在哪里吃,吃得干净安全吗?这是让不少家长头疼的事。诸暨市通过集中规模采购、"中央厨房"的集约生产,让20多万中小学生吃上了放心午餐。走进浙江茂阳农产品配送有限公司,整个公司就是一个超级大厨房,香喷喷的菜肴是在流水线上烹饪而成的。在公司的切配间,笔者看到,只要  相似文献   

15.
海儿 《治安》2003,(2):27-30
我们都是凡俗之身,难免渴盼要个孩子来延续我们的生命线。但在这之前,我们做好准备了吗?我们有没有想过,要让孩子健康地成长,是不是首先必须善待自己的生命?  相似文献   

16.
何铂程 《当代思潮》2012,(10):45-46
我们总想给孩子最好的食物和最安全的环境。然而,最近一个美国科研机构发布了它们对24名中国湖南省儿童进行转基因大米人体试验的结果,引发了一场关于食品安全、环境、健康和法律的轩然大波-你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成为转基因大米的实验对象吗?  相似文献   

17.
芮芝  贺亚生 《人权》2005,(2):46-49
孤残孩子能走入社会吗?他们能比在福利院过得更好吗?他们能够得到“爸爸”“妈妈”悉心的关爱呵护吗?只要你到北京市大兴礼贤镇家庭寄养指导中心亲身感受一番,亲眼看看“家庭寄养”中心孤残儿童的生活,你的疑问就能得到肯定的答案。在这里,你将看到“有了家”的孤残儿童们所得到的真挚的人间温情,你会为这些孩子们庆幸,真诚祝福他们真的有了“一个家”,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父母”。你将真正感受到,大兴家庭寄养指导中心主任马凤英为实现“愿天下孤残儿童都能找到一个家”的美好愿望所做出的奉献和取得的成果,为她那颗充满爱的拳拳之心而深…  相似文献   

18.
劫数     
女人就坐在我的对面,中间只隔一张桌子。   女人戴着一副手铐。   我问她答。河南省睢县公安局看守所的一名民警默默地在旁边坐着。   她很配合……   采访结束的时候,我问她:你后悔吗?女人什么都不说,只一个劲儿地低头抹泪。好大一会儿,女人抬起头,用满含伤悲的眼睛望着我说:该过年了,俺那俩孩子可咋办呀!我想俺孩子啊……   窗外,雪落无声。 一顿饭 一顿打   对许多农村的女人来说,挨自己男人的打似乎是一门“普及教育”,学与不学由不得自己。这也许是农村艰难生活的重压,让男人们学会了寻找各种理由发泄;或许…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当我来到上海读书的那一刻,我看到的是大城市的繁荣和奢华,周围的同学穿的、用的都是名牌。有时候,我会感到自己低人一等,经济上的困难让我分心,但是‘云华’助学金及时地给了我坚实的后盾,让我能以更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中。”来自南洋模范中学陈同学的发言道出了每一个出身贫寒的孩子的肺腑之言。  相似文献   

20.
烙印     
正这一年,孩子6岁,上幼儿园中班。有一天,父亲看到孩子在房间里玩的一个小玩具,以前从没见过。父亲问孩子:"这玩具是从哪里来的?"孩子说:"爸爸,这是我从幼儿园拿的。"父亲说:"儿子,告诉爸爸,幼儿园里的玩具,可以拿回家吗?"孩子说:"不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