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今社会大学生择业难和择业途径的多样化是普遍的话题,最重要的还是大学生在择业前做好这样几方面的准备:了解就业现状,确定自我定位,写好简历和自荐信,练好综合素质,培养抗挫能力。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压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面对未来的职业选择或彷徨,或迷茫;面对激烈的职业竞争,他们在心理上会产生焦虑与压力,而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们在人才济济的求业大军中,有种自愧不如,不知将身归何处的迷茫,他们的就业压力尤甚.如何减轻他们的就业压力,是高职教育的一大研究课题,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3.
在二元经济背景下,大学生的择业观本质上是“一步到位”而不是“先就业后择业”。在就业的区域选择上,大学生力求在东部地区、在大城市就业;在行业、部门选择上,大学生则以体制内优势单位为首选,只有在首选没有成功时,才会退而求其次。对1553份有效问卷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证实“先就业后择业”并没有成为大学生择业的主流观念。进一步进行二分变量逻辑回归分析,证明地区差距、行业(收入)差距、户籍制度等二元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形成一次性择业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国内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基础上,构建大学生个性化社会实践的具体实施方案。通过实施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指导,引导大学生合理就业择业。同时,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尽分析,提出个性化社会实践实施过程中的可行性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30多所高校大学生就其择业倾向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女大学生把工作稳定排在首位;首选的就业地区是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大部分认为工作与所学专业要有一定关联;期望的月薪集中在2500~5000元之间,工作的首要目的是实现自我价值;低收入家庭选择找工作的比例高,高收入家庭选择准备出国的比例高;愿到基层就业的女大学生总体趋势随着家庭年收入的增加而下降;高收入家庭的学生更看重第一份工作对自我成长的价值,而低收入家庭的相对看重先自食其力;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高,成绩排名靠后的选择找工作的比例高。  相似文献   

6.
观念决定行动,目前女大学生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受就业观念的限制,要实现女大学生的充分就业,自身需要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7.
一、大学生村官制度实施的现状
  为提高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完善队伍结构,选拔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以适应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山西省于2006年开始招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到目前为止全省共选聘了2.9万名大学生村官充实到一线岗位,现在仍有大约1.6万名大学生村官活跃在农村。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就业心态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山东理工大学786名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对被调查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评判、就业意向和择业标准、专业满意度与重视度、就业影响因素、求助意向等进行了分析,发现被调查学生在就业单位意向、择业时首先考虑的因素、择业时首选的地点以及对职业的月薪期望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利于顺利就业的倾向。建议就业指导人员引导大学生在择业时遵循主动择业原则、社会需要原则、发挥特长原则以及可行性原则,顺利就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就业压力也相对加大,众多大学生对择业感到迷茫。要想解决大学生择业困境,大学生塑造健康科学的择业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从家庭的角度分析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塑造和影响并更进一步阐述针对家庭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塑造之路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就业政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和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帮助他们实现充分就业,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不仅是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更是一项事关全局的政治问题,需要全社会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山东理工大学786名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对被调查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评判、就业意向和择业标准、专业满意度与重视度、就业影响因素、求助意向等进行了分析,发现被调查学生在就业单位意向、择业时首先考虑的因素、择业时首选的地点以及对职业的月薪期望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利于顺利就业的倾向。建议就业指导人员引导大学生在择业时遵循主动择业原则、社会需要原则、发挥特长原则以及可行性原则,顺利就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2.
加强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开展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就业环境变化,助力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需要.高校在教育实践中要构建大思政格局和坚持以生为本理念,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创新育人方式,建立协同育人体系,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信念、就业精神和就业动力.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择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得到广泛重视,本文主要从就业压力和择业的概念、结构和测量、影响因素和缓解策略方面对以往的研究做简要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对未来相关研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个社会问题,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保证女大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就业,同时也需要女大学生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谭胜国 《理论前沿》2003,(19):46-46
抓好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直接关系到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取得成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使毕业生树立根据社会需要就业、到基层建功立业的思想,主动到最需要的地方报效祖国。1.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是新阶段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和核心内容。当代大学生思想的本质和主流是好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大学生中也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因此,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成熟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剧增,这使得大学生就业异常艰难.在这种形势的压力下,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产生了混乱,心理上出现种种困惑和不适应,问题严重.充分了解和把握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及成因,对其不良心理加强思想教育,进行合理的心理调适,对于消除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结构型就业矛盾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关键所在.就业能力不足是社会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最深层次的内在矛盾,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项紧迫而又长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面对充满挑战的就业形势,女大学生择业难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针对女大学生择业取向问题,我们可以从理想职业要素取向、择业地域取向、择业类型取向、择业薪资取向、职业规划取向和择业助力要素取向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究.从对女大学生择业取向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择业中,女大学生端正心态、合理定位、主动出击、自强自立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大学生就业责任的分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应该由政府、企业、高校以及个人共同承担责任.教育与个人就业关系的不确定性是实行大学生就业责任分担的内在依据;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变革则是大学生就业责任分担的现实依据;世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就业制度是我国大学生就业责任分担的参照依据.通过大学生就业责任主体模型和大学生就业过程模型的建构便可清晰地看到政府、企业、高校和个人各自应该承担的就业责任.  相似文献   

20.
产业结构失衡导致劳动力市场对就业岗位的需求错位,是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根源.解决好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需要政府宏观政策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拓展大学生就业需求空间;增强产业结构与高校培养质量、规模的协调性,注重供给改进;强化毕业生就业再培训和就业服务,提高毕业生的适应性和流动性;提高教师职业技能,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