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价格”这个知识点在高中政治教材中没有另列赛题,着重阐述。但它确实是一个重要“光源”,辐射的知识面星广。于是,我在复习过程中就“小题大作”,要求学生结台所学知识周边“价格与价值、供求关系、社完必要分初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学生积极思维,吕抒己见,最后得出四点共识:(1)价格是啬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是由价值决定的;在现实生活中,价格又经常围绕们值上下波初。(2)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供过于求的价格下跌,供不应来的价格上涨。(3)商品的价格归根到底是由生产额属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名乌拉会必…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常识》课教学中,有几位集邮的学生曾先后向我提出:“既然价格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决定的,那么邮票这种商品的价格为何能高于价值而不断上涨呢?”要及时,正确地回答学生提出的这类问题,我以为教师首先读读《资本论》中有关“垄断价格”和“虚幻价格”的论述十分必要。课本所述价格,是指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一般商品的价格,它是直接以价值为中心,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上下波动的。而邮票是一种一次性生产的特殊商品,尽管它本身的价值不大,但由于已不能由劳动再生产出来,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艺术鉴赏欲的增强,它的价格可不断提高,从而形成一种特殊的“垄断价格”。如1980年我国发行的面值8分的生肖邮票“猴票”,今年市场价格涨到了27元;解放后发  相似文献   

3.
在给高一学生讲“商品”这一概念时,我结合课文上的图示,运用教学中有关的“集合”知识来阐明商品的内涵与外延。下课后,有几位学生问我:“老师,您是教政治的,怎么也懂数学?”语气中带着几丝怀疑、惊奇和敬佩。时下,一些人包括不少学生对政治教师存在着一种偏见,认为教政治的“不过会讲几句干巴巴的空道理而已”,没有(也不必要有)其他什么“本领”。因而瞧不起“教政治的”。针对这一偏见,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来改变一些人的错误看法,以改变政治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一是从道理上向学生讲清,政治教师不只是会讲“大道理…  相似文献   

4.
农工党惠安总支开展聋哑学生健康教育调查福建省惠安县聋哑学校创办于1987年,目前全校两个班级31名学生,有一位兼职保健教师。为关心残疾儿童少年的身心健康,提高聋哑学生的卫生知识水平,总支防保支部从去年春季开始,采用讲课(由老师手势讲解)、图片、卫生墙...  相似文献   

5.
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便没有对真理的追求。政治教师教学的创造什和艺术性.就在于他能将自己丰富的情感融进抽象的理论中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思想鸣.使教师和学生双方处于高教学的实效性。学中,怎样体现情的点滴体会。一、创设意境,激发情感。政治理论观点的提出,但缺少意写,这往往使学生感到这些理论和观点离生活太远。教师在讲这.些观点时,应尽可能创设意境,让学生神游现实。如我讲到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要素时,我不急于讲解,而是要求一位学生讲买灯泡的过程。然后,我接着问学生,售货员为什么要试灯泡?…  相似文献   

6.
一、沉默法。当教师发现学生“走神”时,可以稍稍停下讲课,保持短暂的沉默同时用眼神注视着那个方向,通过短暂宁静的时空和教师明晰的目光,学生意识到老师的目光是“送”给自己的,起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二、旁敲侧击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随机应变,把教学内容与学生“走神”行为联系起来,用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感到老师“话里有话”。三、幽默引趣法。课堂教学中,适当地用些幽默风趣的语言或事例,往往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听课兴趣。教师的课讲得越生动、诱导力越大,越会引起学生注意。“走神”的学生也会因此而“…  相似文献   

7.
我觉得,在讲《简史》第十一课(上)第一框题“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时,应当讲清“地理发现”这个难点。《简史》十一课在新课内容一开始就讲到了“地理发现”,并指出,伟大的地理发现“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初二学生没学过世界历史和世界地理,因此,在讲课时只是简单讲一下“地理发现”的定义,即“地理发现就是指  相似文献   

8.
我的学习体会胡楷今年正值我从教四十年,在这样的年龄(62岁),让我参加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习,这是幸福的,是各方面对我关心、重视的结果。总的讲,我感到讲课的教师确实是一流的,有的讲的理论些、有的讲的实际些,但从不同角度都对学员有帮助,特别是我这种学自然...  相似文献   

9.
“商品和商品之间等价交换,在货币出现后,就变成了商品交换时价格与价值相符。”(《思想政治》高中一年级上册吉林版第25页)有些教师、有些资料在解释这一理论时,认为:商品的价格与价值之间成正比例关系。商品的价格与供求之间存在着一种互相制约的关系,这就导致价格围绕价值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市场的价格是时涨时落、变化不定的,每一次交易不一定价格与价值相符。一种商品的价值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定值的,价格则受市场供求影响在不断变化。商品价格的  相似文献   

10.
易靖茗 《台声》2014,(1):88-91
在北京海淀蓝靛厂一幢二层工作室,记者见到了近年来致力于两岸文化交流的赵昌林。他,身材魁梧高大,短发直立如杆,五官棱角分明;眉宇问透着股股正气,谈话时语气张显、抑扬顿挫,并不时伴有手势;和他双手相握时,手劲很大,上下摆动有些夸张,  相似文献   

11.
现在有很多高校把“形势与政策课”,当作是一门“形式”课。没有真正理解和达到开设此门课程的意义。这种形式的表现主要有:一个学期就一堂课,两个小时,没有其他的活动;讲课的老师有着很多头衔,讲课的水平却很一般;讲课过程中,对学生的喧哗行为不能很好的制止;在学期末仅要求每名学生交一份“形势与政策”的心得体会作为考核依据,等等。只要数量,不求质量,有名无实。  相似文献   

12.
所谓倡导学生“反问”,就是在教学内容完成后,提倡并引导学生就所学内容所产生的疑惑反过来问老师。其益处有三:1.进一步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2.激趣引思,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3.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分析、归纳并概括总结所学内容,将所学知识深化、升华为能力和觉悟。有教师会担心:倡导学生“反问”造成教师“卡壳”怎么办?其实只要备好课并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就不会“卡壳”。比如:在讲“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一框题时,我大约用30分钟讲完新课,然后我问:”‘这节课应讲内容…  相似文献   

13.
课上,学生违纪现象时有发生,究竟采取哪种批评方法最奏效?在教学实践中,我常用一种无声的批评方法──动作指示法,效果甚佳。由于学生违纪时常常窥视教师,所以教师可做相应的动作来暗示、劝诫他终止自己的行为。如有次我正讲课,一女同学用梳子拢头发,我便冲她微笑着做了个“拢头发”的动作,她会意一笑,立刻放下梳子,歉意地点了点头,课后还主动承认了错误。一个动作,看起来简单,做起来方便,但它却有着其他方法所不可比拟的效用。第一,它是化“有意”于“无意”之中。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指引,意在制止学生的违纪行为。对违…  相似文献   

14.
提问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践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提问的艺术方式:一、诱导式提问诱导式提问就是教师通过提问,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开启学生。乙扉,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运用这种方式提问,关键在“诱”.核心在“导”。如,我在初二讲“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这一问题时,我是这样开导学生发问的:“原始社会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一种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制度。而奴隶制则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又是惨无人道的。那…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应把站在讲台上的感觉,视为生命的重要精神源泉之一。每当教师的见解得到学生认同时,每当学生对你的课感兴趣时,每当与学生目光相遇、不禁会心一笑时,我们都会觉得生命是如此美丽,教师的价值便在其中了。那么,怎样讲好一堂课,怎样使学生对你的课感兴趣,从而达到教育者的目的呢?首先,思考的是要把理论性强、抽象的知识,即“死”知识讲“活”,特别是文科类的叫做教学如政治课。因此,把空洞的、抽象的理论讲“活”,提高学生的兴趣非常重要。在26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我总结出了一套———权且称它为“死活教学法”。这套方法指…  相似文献   

16.
愉快教学     
初一学生活泼好动,思想活跃,求知欲强,但容易疲劳,精力集中的时间持续较短,针对上述特点,我感觉到要上好一节课,必须做到多种讲课形式交替使用,做到常讲常新,使学生百听不厌。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里特点,我在上课中有时采用逻辑推理的形式,有时采用讲故事悟道理的形式,有时采用问答或讨论的形式,有时还充满感情地朗诵一首诗,一段名言、有时还师生同唱一首歌、同编一段顺口溜。如讲《树立崇高的理想》一课时,为帮助学生弄懂“人生观”这个概念,我播放了臧克家写的“有的人”这首诗,并带领学生一起朗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的一段  相似文献   

17.
厚积而薄发     
有的教师问我讲课受学生欢迎的“诀窍”,我笑笑说:“这哪有什么‘诀窍’,我是几番心血一堂课,一天二十四小时,除了吃饭睡眠,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备课、讲课上了。如果说有什么诀窃的话,那就是四个字:‘厚积薄发’。”古人曰:“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教师的功底如何,往往表现在这一“厚”一“薄”上。要想课讲得精彩凝炼,就必须在“厚积”和“薄发”上下功夫。为此要广泛汲取营养,不惜朝恩暮想,反复斟酌推敲,甚至要有点“昼夜不息”的精神。这里应指出的是,“厚积”并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得心应手地应用它。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做学问不应像蚂蚁只是采集,而应像蜜蜂化花粉为蜂蜜。教师若能做到“厚积而薄发”,既注重自身知识积累,又能将知识的  相似文献   

18.
“老师:  还记得我的那次讲课吗?是您在实践中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懦弱,体验到了什么是自尊自信……”  看着这封来信,我想起了去年的那一幕。  有一位名叫赵君的同学通过竞争,被准许上讲台讲《自尊自信》,她在课前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备课。那一天,她胸有成竹地走上了讲台,可是由于紧张竟然讲不出来,同学中还有不时提出不同意见者。  “老师,我不讲了!”赵君呜呜地哭了起来。  我内心在激烈的斗争。记得从不少教研书籍上看过,在课堂上学生答不出问题时,老师逼问是不礼貌的表现。可是如果让她现在如愿,以后她会坦然、高兴…  相似文献   

19.
幽默生趣     
幽默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以一种轻松、诙谐、欢乐的情调来表达深刻的内容。政治课教学恰当地运用幽默,是启迪学生思维、增强吸引力的重要手段。法国一位著名演讲专家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所接受。”大凡教育行家都十分重视语言的幽默,主张“要努力把课上得情趣横溢”;“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教师语言的幽默可以打破课堂的沉闷,融洽师生感情,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笑声中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如在讲“唯利是图、贪得无厌是资本家的本性”时,我引用厂日本一家电影公司为一部专门介绍自…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之一。只有当学生对一门课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对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呢? 一、精辟的开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高尔基说过:“开头第一句是最困难的,好象在音乐里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的时间才能找到它。”讲课也是如此。精辟的开头会充满吸引力,促使学生一开始就全神贯注地学习。尤其是第一句话要深思熟虑,富有新意,才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譬如,在讲“世界观、人的价值和理想”一节课时,我首先向同学们高声朗诵了流沙河的《理想》一诗:“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整个课堂顿时鸦雀无声。再如,我在讲“剩余价值的产生”一节课时,也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