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必武,经“五朝敝政”,历千辛沧桑。他从一位清朝秀才,到一位人民领袖,从一位被敌人指为“乱党”分子,到一位德高望重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为着党和人民的事业艰苦奋斗了一生。从伟大领袖毛泽东,到所有的普通老百姓,都尊敬地称他为董老。董老一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挂在心上,摆在第一位。他克己奉公,立党勤政,都是为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严于律己:“尽量少给国家增加负担”董老始终坚持建设好国家,让人民群众过上好生活的宗旨。他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后,成天操劳着党和国家的大事。同时,他在生活上又特别严格要求自己。他反…  相似文献   

2.
在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中,刘仁静是最年轻的一位,也是最晚离世的一位。纵观他的一生,可谓一波三折,历经磨难,命运多舛。而他的命运与其思想转变又息息相关。青少年时期,他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毅然走上革命道路,成为中共“一大”代表。这是他人生中的辉煌时期。然而,时间不久,他即信奉起托洛茨基的理论并加入托派,后因高傲自大被赶出托派;因生活所迫,他一步步投靠国民党,最终竟走到人民的反面。建国前夕,刘仁静翻然悔悟,抛弃反动立场,重新回到人民怀抱。中国共产党以宽广胸怀给他以生活出路。1987年刘仁静因车祸身亡,终年85岁。近年来,全面介绍刘仁静一生的文章并不多见,本文做了较为详尽的记述,颇值一读。  相似文献   

3.
彭真出山     
彭真同志,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经历千辛万苦,两次牢狱之灾,他不折不挠,奋进不止,为党的事业,为人民的利益,奉献一生,功勋卓著。狱中读书山里“炼剑”彭真同志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第一批被打倒的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他于1966年5月受批判,后被撤职。同年12月2日被监禁,坐牢九年。彭真说“不要以为坐牢就是虚度年华,浪费精力,监狱也关不住马列主义,在那里可以读书,还可以思考问题。”凭着“敢把牢底坐穿”的精神,在狱中他能吃能睡,坚持学习马列主义。1975年5月19日,彭真从秦城监狱被送到陕西商…  相似文献   

4.
开篇的话 兰辉,一位一生扎根基层、克己奉公的普通党员干部,北川24万羌山儿女的杰出代表,四川孕育的又一个“感动中国”的典型人物。,为民务实清廉,是他最贴切的写照;“永远的好县长”,是人民给予他的殊荣。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中,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 他系国民党元老之后,却在革命低潮时投奔了共产党; 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战士,却戴着手铐走完了长征路; 他曾多次被捕入狱,却每次都奇迹般地生还; 他曾因“海外关系”被批判,却藉此在外交战线上独树一帜。 他就是童年被叫作“肥仔”,晚年被尊为“廖公”的杰出革命家、社会活动家~廖承志。 今年是躲志同志诞辰100周年,谨以此文缅怀廖公伟大的一生。  相似文献   

6.
宗言 《新长征》2014,(6):62-63
徐向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徐向前一生始终保持普通劳动者和人民公仆的本色,功高不自傲,位高不自恃.他常以“人民的公仆”自勉,把百姓的安危冷暖记在心上,把士兵和同志当做亲兄弟,把自已和家人看做普通人,把人民群众视为取肿的靠山,人民群众亲切地称他为“布衣元帅”.  相似文献   

7.
许多贪官被查处后,尤其是被处以极刑的贪官,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都会表现出痛心疾首,刻骨铭心的“悔”。“东方巨贪”戚火贵落入法网后,曾向党、向人民痛悔说:“我非常痛恨自己的所作所为,被金钱所诱惑,被金钱所害,既害了自己、也害了家人、更害了社会,我对不起党和组织多年来对我的培养,我永远不能宽恕自己。”有一位贪官在接到死刑判决书时,泪流满面地说:“钱这东西,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去,我要这么多钱干什么?如果还有来世的话,我选择当农民,就是清清贫贫过一生,也绝不会涉足功名利禄之争。”还有一位因贪污、受贿…  相似文献   

8.
革命老人唐有章一生可概括为“中国50年,苏联 30年;党龄80;党龄 60”。他《一生革命,半生流放》在苏联学习,被打成“天然托派”,第一次被流放苏联摩尔曼斯克;因苏联“清党”运动,他第二次被流放马加丹市;命途多蚌的他回国后在“文革”中又再次蒙冤,被关进秦城监狱……  相似文献   

9.
《福建党史月刊》2013,(17):43-43
邓小平一生三起三落,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里,就有两次被打倒。他后一次被打倒,是因为毛泽东不愿意看到他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1973年周恩来病重,邓小平从江西“牛棚”里回到北京.开始代替周恩来分管国务院的工作。他在主持中央和国务院日常工作期间.  相似文献   

10.
贺龙元帅是一位对同志、对人民群众亲如骨肉的党和国家卓越领导人。1937年底,毛泽东曾称赞他“贺老总有三条嘛:对党忠诚,对敌斗争坚决,能联系群众。”贺龙元帅的光辉一生,始终保持着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群众为中心,干革命,干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彭德怀是位“横刀立马”的大将军,然而,在政治斗争的风云变幻中,他却一直不能得志,先是被罢官,后又遭批斗,直至被迫害而死。纵观彭德怀的一生,中南海那道高高红墙恰如一道分水岭,将其半生的荣耀与半世的凄凉拦腰斩断……  相似文献   

12.
徐悲鸿不仅是一位卓越的艺术家,而且首先是一位爱祖国、爱人民和爱真理的人。在徐悲鸿看来,他所热爱的绘画事业决非“为艺术的艺术”,而是“为人生的艺术”,是通往真理的一个途径。在那时的现实中,这远远不是什么铺着鲜花的坦途,而是布满荆棘甚至鲜血的险路。徐悲鸿用他瘦弱的身躯和真诚无畏的灵魂,为了艺术和正义呕心沥血,付出了自己整整的一生。“独特偏见,一意孤行”1915年夏天,ZO岁的徐悲鸿穿着一件蓝布长袍和一双戴孝的白布鞋,来到上海寻找半工半读的机会。他心里装着宜兴初级女子师范的张祖芬先生对他说过的一句话:“人…  相似文献   

13.
杨善洲事迹最令人钦佩之处,就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位地委书记,不摆架子,不搞特殊,朴实地为人民服务,退休之后本来可以安享晚年,可他却上大亮山植树造林,为子孙后代造福。他把一生献给了他热爱的家乡和人民。  相似文献   

14.
罗元生 《湘潮》2023,(2):8-10
<正>刘少奇的一生,是亲民、爱民、忧民、为民的一生。“我们所有的领导人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的勤务员。”刘少奇一生以“人民的勤务员”自勉,以让人民尽快过上“富裕和有文化的生活”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共产党就是为人民办事的刘少奇说:“一个好党员、一个好领导者的重要标志,在于他熟悉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劳动状况,关心人民的痛痒,懂得人民的心。”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是一代伟人邓小平对自己壮丽雄奇一生的总结,也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党员干部,都应像小平同志那样,深情地爱着祖国和人民,鞠躬尽瘁,无怨无悔,做人民的儿子。做人民的儿子,最重要的是时刻要把人民的冷暖挂在心头,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像焦裕禄,在大雪纷飞的寒冬,给一户户贫困家庭送去救济粮。一位双目失明瘫痪在床的老大娘问他:你是谁?焦裕禄深情地回答:我是您的儿子。像孔繁森,把一位藏族老阿妈冻僵的脚放在自己的怀中暖,为了抚养几个藏…  相似文献   

16.
张洪军 《世纪风采》2013,(11):11-16
刘少奇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奋斗了一生,他一生的一系列“最后一次”也不同寻常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7.
莫志斌 《湘潮》2023,(12):57-59
<正>为人民解放和当家作主而奋斗一生的人民领袖毛泽东,酷爱中国“往事越千年”的历史与浩如烟海的史籍。众所周知,他读史的目的是“古为今用”。毛泽东一生究竟读了多少史书,他从中吸取了哪些历史经验和教训,我们无法统计。抗战时期,他和黄炎培关于“历史周期率”的深度讨论,就是他高度重视历史经验总结的鲜明例证。黄炎培“历史周期率”问题的提出1945年7月1日,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大好形势下,黄炎培等6位国民参政会成员,应毛泽东之邀请,为推动国共商谈,  相似文献   

18.
史继忠 《当代贵州》2011,(21):64-64
1946年4月8日,王若飞乘机由重庆飞往延安途中不幸坠机遇难。他在离开重庆的前一天说的“一切要为人民打算”这句话,成了他最后的遗言,也是他革命一生的写照。  相似文献   

19.
笔者的藏书中,有一本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革命与流放》,记述了一位革命老人唐有章带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项南在该书的序言中说他“中国50年,苏联30年,一生革命,半生流放”,称赞他为革命兢兢业业,作出了自己最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赖传珠上将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新四军主要领导人之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指挥员和政治工作领导干部。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伟大壮丽的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建立了卓越功勋。赖传珠上将英年早逝。他写下的回忆录和80万字《日记》,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