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政论坛》2011,(6):21
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月刊5月号发表文章称:一系列的动向显示,中国军事崛起的速度,多少令西方的观察家跌破眼镜,认为:中国在总体军事建设的规划、计划、开工速度、建  相似文献   

2.
先进军事文化是军事强国崛起的基因,文化强则军队强。大力加强先进军事文化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快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加强先进军事文化建设方面,军队媒体功能强大、作用巨大、责任重大,必须增强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切实担负起培育传播先进军事文化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7,(5)
晚清军事教育变革是我国军事近代化进程的重要内容,它开始于以"自强"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在清末"新政"时期得以迅速发展,其目的在于挽救清政府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其特点体现在"师夷长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方面。晚清军事教育变革并没有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甚至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但它为中国近代国防建设和民主革命培养了人才,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廖心文 《党政论坛》2012,(14):36-37
中苏关系恶化后,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苏联采取了…系列行动,对中国实行战略性包围,试图压服中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在北面,陈兵百万于中苏、中蒙边界,对中国直接进行军事威胁。  相似文献   

5.
刘柏林  黄石松 《学理论》2009,(32):16-17
本文从中国周边环境这一视角入手,分析了中国周边环境现状和发展趋势,认为大周边环境现状处于历史最好水平,但未来发展趋势不容过分乐观,并分析了中国复杂的疆界关系、世界持续升温的能源问题、中国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对中国大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指出中国在外交、军事等方面采取的适合中国国情和适应国际环境变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路婕 《学理论》2009,(27):192-193
在深入贯彻依法治军原则的形势下,军事司法的地位更加凸显,已成为维护军事利益、保障军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终救济性措施。军事司法不同于普通司法的内在结构,决定了军事司法具有不同于普通司法的特殊功能,充分认识军事司法的功能,对于完善军事司法立法、改革军事司法制度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周玉明  朱颖琦 《学理论》2009,(14):18-19
中美军事交往以1989年美国政府以北京“6·4”政治风波为借口对中国进行所谓的“制裁”为分水岭,至今大约经历了20年不平凡、不平坦的历程。本文以中美军事关系中断、恢复的循环反复为线索,归纳总结出几个重要特征试作探析,即:中美军事交往时断时续、跌宕起伏;美方应对中美军事交往受阻负主要责任;高层接触往往对中美军事交往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军事软实力是军事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外交在提升军事软实力方面责无旁贷.但是,作为提升军事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军事外交任重而道远.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军事外交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树立我军的良好形象,来提升我军军事软实力.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6,(9)
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哲学思想是指导我党领导军事工作,从事军事斗争实践的理论指南,也是我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中国化,是一个继承和创新的过程,今后的军队建设、国防建设中,我们仍需运用好马克思主义军事哲学思想中国化的成果,使人民军队保持无产阶级性质,战无不胜的作风,确保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0.
严尔通 《学理论》2012,(12):267-268
《海国图志》是魏源的传世之作,大的创作背景是当时的中国处于一个内忧外患而自己却浑然不知的历史阶段,虽然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割地赔款的《南京条约》,但未能让清政府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魏源的《海国图志》一书通过军事防御理念、军事外交理念、兵制改革和军事工业发展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具有朦胧现代化的军事理念。  相似文献   

11.
刘智城  刘源  朱春艳 《学理论》2010,(16):20-21
当代中国军队正处于转型时期,复杂的社会环境,使军事软实力的提升面临着过去不曾见过的诸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排除影响军事传播提升军事软实力功能的消极因素,提高军队媒体在提升军事软实力方面的积极效果,是我们塑造军队良好形象、传承军队政治文化时必须认真面对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马紫微 《学理论》2014,(20):10-11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指导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成熟与发展也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壮大史,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强 《学理论》2012,(31):162-163,217
作为道家思想的奠基著作,《老子》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嬗变。从《老子》是否为兵书、《老子》对战争的总体理解、《老子》中的军事谋略以及《老子》的军事伦理思想四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关于《老子》军事思想的研究成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党政论坛》2008,(10):29-29
研究、总结和分析20世纪战争的经验、军事艺术领域著名理论研究成果、世界各大国装备发展的明确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当代和不远的将来常规战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传统观念和国际关系,同时有力地促进着世界军事变革的迅猛发展。所谓新军事变革简而言之就是信息技术给军事理论、武器装备、军队体制等军事领域带来的信息化根本性变化。新军事变革与警务改革在许多方面有共同性,拟将新军事变革尤其是建设“C4 ISR”系统的成功经验应用于当前的警务改革,以推动警务改革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吕慧 《理论导刊》2008,(5):94-97
军事司法是保障军人合法权益,维护军事利益的最后防线.军事司法的和谐有利于维护军事秩序,增强部队战斗力.军事司法和谐包括军事司法的内在和谐和外在和谐.内在和谐包括军事司法独立、保障军事司法人权与军事司法权威;外在和谐包括纠纷的解决以及形成判例导向规则.军事司法和谐在本质上是均衡利益,而实现军事司法和谐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改善和加强党对军事司法工作的领导;转交军事司法理念;强化军事司法队伍建设;保障涉诉官兵的程序参与权;建立军事司法援助制度;培育和谐的军事司法文化.  相似文献   

17.
《党政论坛》2009,(8):41-41
李鸿章对近代军事的第一大建树是:把海防提到战略位置。建立了中国第一支海军! 李鸿章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就关注了海防问题。他虽然不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关注和提出海防思想的人,但却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提出海防比陆防重要,应该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以加强海防。  相似文献   

18.
《党政论坛》2011,(12):8-8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1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强调中国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军事扩张,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我军部队特色军事文化是先进军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持久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目标。要深入持久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即:把握内在联系;探究生成机理;夯实思想基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军事实践磨砺。  相似文献   

20.
今天的亚洲大国之间的较量比以往更加激烈,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中、目、印“三雄并举”的复杂军事格局。日本海军权威人士已有狂言:“如果中日交战,日本海军将在四小时内歼灭中国海军。”二战末期,盟国规定不许日本生产进攻性武器,但日本在战争准备方面从未懈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