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当代贵州》2011,(7):27-30
2月20日,由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在京贵州籍新闻宣传工作者恳谈会在北京举行。部分在京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贵州籍和关心贵州发展的人士齐聚一堂,围绕2011年及“十二五”期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愿景和中心工作、重要活动,就如何更好地对外宣传贵州,争取各方加大对我省宣传工作支持的力度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本刊现将参会者发言摘要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顾海凇  张波 《当代贵州》2007,(12):14-15
“你们这些高层次人才,是咱贵州人的骄傲”“咱还有个贵州博士网?我今天是第一次知道,确实感到欣慰!回去后我就把它放到我的电脑桌面上,时常看看。”6月6日下午,省委组织部培训中心二会议室清风送爽、乡情浓浓,贵州籍在京博导团家乡行座谈会正在举行。亲临座谈会的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对贵州籍在京博士联系点和贵州博士网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3.
从2002年元月起,在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本刊向在省外学习和工作的贵州籍人士赠阅《当代贵州》1万份。一年多来,编辑部经常收到来自省外大学的贵州籍学生的来信,这些来信中表达出来的收到《当代贵州》之后的喜悦,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贵州加快发展的热切盼望,使我们对进一步搞好赠阅活动有了更强的责任感。 《当代贵州》在发挥好省委机关刊物作用的同时,始终以更好地宣传贵州、全面展示黔山黔水人文风情为己任。多年来,我们在“山里山外贵州人”栏目中,也介绍了一些在省外工作的贵州籍人士。为了吸引更多的在省外工作和学习的贵州籍人士关注贵州、为家乡的振兴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我们愿当好省外贵州籍人士与家乡之间的桥梁与纽带。 我们期待更多的在省外学习和工作的贵州籍人士能来信向我们介绍你们工作和学习的情况,向我们介绍你们所在地区的先进经验以及对贵州加快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石培华 《当代贵州》2011,(27):63-63
作为国家赴贵州调研组成员和调查报告的执笔人,作为从事旅游研究的贵州籍学者,我一直在思考,应申请国家从哪些方面支持贵州旅游发展呢?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经济实力弱、基础设施欠账多,迫切需要国家加大支持力度。经过对贵州省省情实际的调研,建议国家对贵州给予以下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读者评刊     
《当代贵州》是一扇让外界了解贵州的窗口我是一名在北京读书的贵州籍学生,从大一起就收到了赠阅的《当代贵州》。在此,感谢当代贵州杂志社对我们在省外求学的莘莘学子的关怀,你们的工作作风令人感动。每当我收到从遥远的家乡寄来的《当代贵州》,仿佛就见到了故乡、亲人。两年来,《当代贵  相似文献   

6.
正梅宏与孟杰,两位享誉世界的贵州籍学者,在不同的领域摘下科学的桂冠,为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9月22日,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正式公布2018年度新增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单,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梅宏和北京大学教授孟杰两位贵州籍学者入选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由英国皇家学会与欧洲各国的国家科学院共同发起并于1988年成立,是国际上学术领域最广泛、学术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科学组织之一。其  相似文献   

7.
正聚集青年创业服务青年就业当代贵州:近两年来,李克强总理在不同场合多次鼓励青年积极参与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贵州目前正处于跨越发展、同步小康的关键时期,贵州省青年的创业意愿如何?任斌:在这个青年创业就业的大好时代,贵州青年不仅有创业的热情,还有着开展创业行动的实践能力。2015年,贵州省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对500名在珠三角地区奋斗的贵州籍创业者、务工青年、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80%的贵州籍  相似文献   

8.
去年暑假期间,一群来自首都的学子,在贵州籍学子谢先印、陈进的带领下,擎着红旗,怀着热忱,走上了黔西北高原的乡间小路,走进了高原贫瘠之地千百贫困孩子的心中。此次活动肇始于自去年春节延绵至今的《当代贵州》与茅台酒厂向在省外学习和工作的贵州籍人士赠阅《当代贵州》杂志活动,活动的主题就叫“共同关注我们的贵州”。我们期待更多的在省外学习和工作的贵州籍人士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家乡,多为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浓浓的乡情,在心坎里春雷般地滚过。刚接到《当代贵州》邀请开专栏的电话,就拿到了寄赠的杂志。同时,也收到了当年贵州省军区老朋友、现八一电影制片厂贵州籍作曲家杜兴成的新年贺卡。我们各奔南北,10多年没有联系了,今夏终在深圳有了一次激情相见。他写道“我儿子已从英国硕士毕业。春节我们一家回贵州,你们回去吗?”  相似文献   

10.
正贵州籍运动员蔡丽雯、杨洪、杨光龙、罗锦彪,在2016里约残奥会赛场上,奋力拼搏、挑战极限,勇夺一枚银牌、两枚铜牌,创造了1988年以来贵州籍运动员在残奥会上的最好成绩,为中国军团的荣誉榜添了一份贵州力量。北京时间9月10日,在巴西里约举办的第十五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赛场上,来自贵州遵义的低视力游泳运动员蔡丽雯在女子S11级(双眼无感光的盲人运动员)100米仰泳决赛中,以1分20秒29的成绩为中国队摘得一枚银牌。  相似文献   

11.
这部书稿完成的时候,我已经109岁了。我以前说过"上帝把我忘记了",把我遗忘在世上了。感谢上帝,让我在这个年纪还有一个清晰的头脑和思考能力。虽然我对个人生与死早已淡薄,但我所记忆的历史还在前行。……85岁时,我从办公室回到家里,工作和思考是我生活中的最大乐趣:我比以往更关心中国的发展和走向;关心整个世界不断出现的变化。我一直关心中国,我希望中国会变得更  相似文献   

12.
霍庆涛 《当代贵州》2008,(13):48-49
在抗震救灾第一线,解放军某部一个年仅19岁的贵州籍战士,忍着小肠穿孔的剧痛,坚持战斗了3天3夜,直到倒下前,还试图将一个老大娘安全转移。他不仅是子弟兵的英雄,更是贵州人的英雄。  相似文献   

13.
晏青  马芳 《当代贵州》2009,(16):62-63
--厦门、慈溪、温州、广州、昆明……成千上万的贵州籍农民工没有想到,他们在异乡的打工生活竟会与远在山区老家的安顺农信社如此紧紧相连."贵州的农民工真幸福!"外省农民工忍不住说出羡慕的话语.  相似文献   

14.
2007年6月6日至9日,贵州籍在京博导团11位成员百忙之中回到家乡,在几天的时间内,风尘仆仆、马不停蹄地奔赴机关、高校、企业进行座谈和演讲,深入毕节、六盘水等市地进行学术交流。他们纵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策划贵州旅游品牌形象,探讨贵州高等教育思路,谋划人才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     
【专家咨询】安顺市七眼桥镇的刘先生来电咨询:如何进行大批量西瓜贮运贵州农经网专家付芳婧解答如下:西瓜属于农副产品,针对大宗农副产品的运输和外销,我省在去年就经省长办公会研究决定:运输本省鲜活农产品的贵州籍车辆,由快捷通道放行,免收交通行费。  相似文献   

16.
1941年元月“皖南事变”发生,国共两党关系恶化后,中共贵州省工委遭到破坏,大批贵州籍党员疏散到重庆、昆明、桂林等地。来到重庆的这批同志,他们没有职业,无处落脚,靠别的  相似文献   

17.
浓浓的乡情,重重的责任,在家乡贵州实现经济社会历史性跨越的进程中,我们能做什么——这是每个“贵州籍在京博导团家乡行”活动成员都在思考的问题。5天里,博导们在一些市州地调研、与省直有关机关和部门领导座谈、到各个高校开设讲座,将智慧与深情倾泻……  相似文献   

18.
古代科举考试,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几级。其中乡试是很关键的一级台阶。一个贵州籍京官田秋,一个浙江籍巡抚王杏,一前一后,几经曲折,使贵州开科乡试成功,贵州从此有了人才建设大权。  相似文献   

19.
忆仲勋     
齐心 《新湘评论》2013,(22):50-55
仲勋离开我们已11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间,与他相依相伴的往事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他似乎仍像以往一样,关心着党和国家的大事,关心着我的冷暖,关心着儿女们为党为国尽忠、为人民服务的情况。在仲勋百年诞辰之际,我想写一些和仲勋共同工作、生活的往事,以此表达我对仲勋的无限怀念。仲勋在与我共同生活中,多次谈起他的家世。仲勋出生在陕西富平一个农民家庭。  相似文献   

20.
抗灾父子兵     
川黔 《当代贵州》2008,(14):56-57
古有“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之说,在抗击四川汶川地震和贵州望谟洪灾之际,贵州籍人民子弟兵李书红、李超父子在贵州和四川两个抗灾战场上做着同一件事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抗击灾害,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在不同的“战场”上坚守岗位、尽责尽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了当代“上阵父子兵”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