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食品安全监管改革争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需要的是组建一个名副其实、权责统一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形成"以一个部门为主的综合性、专业化、成体系"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相似文献   

2.
中国有句俗语叫"民以食为天"。但随着近些年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使得不少老百姓对饮食健康问题越发敏感。究竟什么才是对中国老百姓饮食健康的最大威胁?应当如何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在6月1日《食品安全法》实施之前,本刊记者带着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尤其是2008年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开始,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苏丹红、塑化剂、瘦肉精、地沟油等字眼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并在网络上的浏览搜索量巨大。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于今年5月3日发布了《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从纵横向对于食品安全刑事犯罪的标准作细化,表明我国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防范和惩治更加的全面和深入。  相似文献   

4.
"三鹿"奶粉事件、"地沟油"、"速成鸡"等等事件的爆发将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推向最高点,使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面临严峻挑战。无独有偶,美国历史上也出现过类似的食品安全问题,本文通过介绍美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期望找到解决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张芳 《法制博览》2015,(8):37-38
我国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性文本在表述上显示出了从"监管"到"治理"的理念转变,这是在治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了我国社会力量的发展状况,对食品安全监督困境的一个回应,但是,还需要通过《食品安全法》修订过程中对举报奖励、食品安全信息汇报与发布、责任追究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推动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的良好合作,才能在实践中真正确立食品安全社会治理理念,达致善治状态。  相似文献   

6.
申畅 《法制博览》2014,(2):29-30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不可协商的"。食品安全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只有建立起"控制源头的预防性,部门协调的互动性,发生事情反应的坚定性"这一系统性法律制度,才能比较彻底地保障食品安全,才能逐渐培育起国民对国产奶粉乃至对整个市场的信任感。  相似文献   

7.
周圆 《法制博览》2015,(7):252+251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且有井喷之势,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实行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势在必行。其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政府,如何转变职能,界定权责边界是亟需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部分问题提出共治模式下政府的定位思考。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以"及时掌握动态信息、快速分析热点问题、迅速开展专项研究、适时发布安全预警"的工作模式,为首都食品安全控制及奥运食品安全工作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出色的工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2006年"五一"前夕,中心荣获了"首都劳动奖状",2007年又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相似文献   

9.
谢飞  徐志娟 《法制博览》2014,(1):52-53,49
我国《食品安全法》实施4年多,我省范围内在政府各部分、各生产经营企业以及全社会的大力跟踪和配合下,各方积极实施该法,在食品安全的规制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不断总结法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工作中采取各种方式手段完善。现根据以上脉络对江苏省范围内《食品安全法》实施现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死刑能化解食品安全危机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鸿伟 《南风窗》2010,(22):60-62
《关于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动的通知》实际上是在准立法层面启动了食品安全犯罪领域的"严打"。关系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一浪高过一浪,民意以及政府都认为关键因素就在于食品生产经营违法犯罪成本太低,因此对刑罚手段尤其是死刑寄托了太大的希望,过分夸大了死刑的一般预防功能。  相似文献   

11.
邢少文 《南风窗》2012,(11):42-44
当食品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弊病丛生时,安全的食物对于中国人来说,渐成一种奢望,扭转这种系统性的危机,简单的对政府监管抑或资本逐利进行道德批判,显然是不够的。"刚吃饱,就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很不好意思,这件事情我们很不好意思。"2011年"两会"期间,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如是说,此后,又有温家宝总理对食品安全面临"道德滑坡"和李克强副总理"乱世用重典"的痛心疾首之说。  相似文献   

12.
邢少文 《南风窗》2011,(14):13-13
食品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目前国内民众普遍感觉食品很不安全,但食品生产企业感觉自己更不安全,前有冠生园、三鹿等奶制品企业,后有"全球第一大屠夫"双汇,都是一个不小心,上百亿资产灰飞烟灭,甚至企业倒闭,连命都没了。因此现在食品企业的老总们有一种论调,认为中国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3.
石破 《南风窗》2011,(14):13
食品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目前国内民众普遍感觉食品很不安全,但食品生产企业感觉自己更不安全,前有冠生园、三鹿等奶制品企业,后有"全球第一大屠夫"双汇,都是一个不小心,上百亿资产灰飞烟灭,甚至企业倒闭,连命都没了。因此现在食品企业的老总们有一种论调,认为中国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为防止"病从口人",近年来法国人对食品安全可以说越来越重视,法国对于食品安全的控制也一直处于世界前列. 每种食品都有"身份证".在法国,从农田、牧场到餐桌,都给食品建立了由专门机构设立的认证和档案标志制度.每项产品从产地、品种,到成分、日期和生态状况都有详细"身份证"记录.  相似文献   

15.
陈统奎 《南风窗》2011,(26):32-32
颁奖词:她为全民食品安全把关,把台湾人从吃了20多年的塑化剂毒素里拯救出来。这位女英雄叫杨明玉,揭发时为了低调使用过化名"杨淑贞"。蓬蓬的鬈发、胖胖的身躯,戴副眼镜,在台湾大街小巷遇见就是一大妈。台湾媒体形容这是一位"对食物安全斤斤计较的鸡婆",她为全民食品安全把关,把台湾人从吃了20多年的塑化剂毒素里拯救出来。这位女英雄叫杨明玉,揭发时为了低调使用过化名"杨淑贞"。  相似文献   

16.
自古以来,衣食住行都是中国人生活的最基本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食"是四类活动中最重要的,因为它直接起到维持人的生命和健康的作用。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升,大部分地区已经不存在温饱的问题,但是食品安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且频频出现各种问题。政府承担其社会管理职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障食品安全。现实中,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行政问责遇到了困境,需要研究对策,走出困境,切实发挥行政问责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陈杨 《法制博览》2013,(6):80-81
从"红心鸭蛋"到"某品牌酒塑化剂事件",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呈现常态化。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安全,消除消费者的恐慌以及促进食品市场的长期发展,采取有效的法律规制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张生 《南风窗》2013,(18):68-70
现行的《食品安全法》的最大问题,并不在于法律条文本身要调整,而是现实执行情况太差,由于执法人员的不作为、选择性执法等渎职行为,导致从业者没有建立对《食品安全法》的敬畏之心,违法成本低,食品市场也随之出现了劣币驱良币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日本食品给人的印象是比较安全,但实际上日本也经历了食品安全频发的时期.1953年,日本的"水俣病"震惊世界."水俣病"这种因为饮用了被污染的水源而造成死亡和后遗症的公害病影响甚大,有关水俣病的诉讼在五十几年后的今天还在进行当中.1955年,日本发生森永砒霜牛奶事件,造成12159人中毒,其中131名死亡.1968年的米糠油事件,中毒人数多达1283名,28名死亡.1960年代是日本经济高速成长时期,在这一时期日本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慢慢完善,尤其是1968年制定的《消费者保护基本法》,明确从重视生产者改为重视消费者. 目前在日本,食品安全管理有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与食品有关的法律多达13个.即使如此,日本近些年来仍然发生过不少食品安全事故.尤其以2000年日本雪印乳品公司食物中毒和消费欺诈事件最为突出.通过从这类事故中吸取教训,日本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得以不断完善.据悉,自1995年以来,日本政府先后对《食品卫生法》进行了10多次修改.2003年,日本对《食品安全基本法》、 《食品卫生法》等法律从立法宗旨到实施内容都做了较大的调整.  相似文献   

20.
迟翔宇 《法制博览》2015,(6):65-66,64
食品安全关乎百姓健康、社会安宁;食品安全既是一种基本人权,也是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社会问题;但是食品安全问题却愈发呈现出多发性、复杂性的特征。我国食品安全总体向稳,但问题多发;政府主导的食品安全监管也呈现资源不足、供不应需的尴尬情况。食品安全问题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产生的社会化问题,消费者是食品安全问题的直接参与者和最大的利益相关者,如何有效实现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实现食品安全的社会共治,是解决食品安全这一社会化问题的关键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