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可持续发展问题。2.国家资源分配问题。3.财政问题。4.人口问题。2050年在达到16亿左右时,才有可能实现5.粮食问题。中国粮食的大波动式危机,往往是由重工轻农、损农引起的。我们有什么对策?6.国有企业问题。国有企业改革的继续延误将使中国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挫折。国有企业资产的大量流失已成为严重问题。7.农民问题。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首要问题。8.失业问题。9.科技战略问题。近年来科技体制改革最著名的说法是“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看样子,“稳住一头”并没有稳住,“放开一片”…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农产品统购制度已经取消,但统销制度仍然没有取消。所以,高购低销,价格倒挂的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时至今日,它已经成为阻碍农业继续发展的主要障碍。要使农业继续发展,就必须尽快解决农产品的购销价格倒挂问题。一、农产品购销价格倒挂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农业继续发展的主要障碍。购和销本来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二者互为因果。销价制约着购价,销价不动,购价也  相似文献   

3.
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进入市场之后,职工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就给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使宣传思想工作呈现出新的活力?经过“断奶学步”,积极探索,沈阳市香雪面粉厂初步走出了一条新路。 抓住共性问题。企业走上市场后,成为独立的法人,其兴衰与职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同一个群体,共同的命运,必然导致共同的思想倾向。这就要求宣传工作者善于抓住共性问题,开展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宣传教育工作。香雪厂在进入市场经济之初,首先遇到的就是职工思想观念不适应的问题。1991年8月,作为一个粮食企业,香雪厂失去了原料靠调拨、产品靠统销、资金靠政府平价补贴的“奶水”,形势“逼”着他们到市场上去找生路。扔掉拐棍,大家一下子感到不会走路;市场有多大?什么规律?许多干  相似文献   

4.
《瞭望》1998,(25)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沿革1、统购统销制度时期:1953—1984年,分无补贴时期(1953—1960)、粮食经营费用补贴时期(1961—1978)和粮食经营费用及购销价格倒挂时期(1978—1984)2、粮食统购制度解体:1985年。3、“双轨制”的确立...  相似文献   

5.
焦然 《瞭望》1988,(14)
前些年急速发展的农村经济和改革,近两年来碰到了许多难题:粮食统购制改革“放而不开”;另一类放开的产品如猪、禽、蛋、菜等面临剧烈的供求波动,形成市场振荡;8000  相似文献   

6.
“大部门体制”不能包治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部门体制”还是“大部制” 目前,在各种层次的讨论中,“大部门体制”、“大部制”往往被同义交替使用并且主要关注的也是作为中央政府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一般来说,如果仅就国务院层面的改革而言,两者的交叉和混用使用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不过仔细想来,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整体格局考虑,  相似文献   

7.
粮价出现大幅波动后,许多人认为这是粮食市场化改革造成的,要保“粮食安全”,就得回到“统购统销”老路上。但更多专家却认为,粮价上涨给粮食购销体制市场化改革带来机遇,改革的市场化取向不能动摇。 “三老”障碍有条件化解。“老粮、老人、老账”是困扰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三个障碍,粮价上涨,使“老粮”的“解冻”成为现实。 . 所谓“老粮”,是指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当前,国有企业的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进入攻坚阶段,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集中暴露出来。……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也是关系到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国有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有的认为是体制问题;有的认为是管理问题;有的认为是产权问题;有的认为是包袱问题。应当看到,我国国有企业中存在的问题是长期历史形成的,是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患的综合症,当然也有近年来在改革开放中积累的新问题。因此,分析…  相似文献   

9.
连续两年的大丰收有喜也有忧。粮食一增产就出现销售不畅,给产区和农民传递出“粮食过剩”的信号,把我国粮食流通体制中的矛盾暴露无遗:粮价不顺影响市场稳定;粮食市场发育不全,阻碍了粮食正常流通;政府调控能力不足,粮食“买难”“卖难”交替出现;粮食部门和粮食企业改革滞后,政策性亏损与经营性亏损大幅增加使其难以为继。为了建立我国粮食供给的稳定增长机制,前不久,国务院作出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国家粮食储备局体改法规司副司长王林贵同志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有关改革的框架思路。  相似文献   

10.
郑发 《瞭望》1993,(25)
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解决深层次经济问题的出路在于改革,在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金融方面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确立强有力的金融调控体系,缓解目前建设资金供需矛盾,保持正常的金融秩序等,根本出路也在于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  相似文献   

11.
苏联粮食生产在经过连续7年的严重减产后,去年开始有了明显好转。接着、今年1月苏共中央又召开农业工作会议,讨论“在采用合理的农业组织和经济核算的基础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紧急措施”。 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1月农业工作会议上指出,食品问题是苏在改革现阶段必须首先解决的“紧迫问题”。“无论如何不能再迟迟不解决这个问题了”。他强调,“要大胆、积极而务实地进行改革”。 苏联农业生产去年开始摆脱停滞局面,正是同改革密切相关的。戈尔巴乔夫1985年3月当政,在4月  相似文献   

12.
粮食问题事关安全,如何依靠市场的力量继续发挥“主渠道”作用,成为国有粮食企业此轮改革的关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已历时五年,这项被认为是中国最具难度的改革之一的巨大工程,其计划体制的坚冰已逐渐消融。随着政企分开、解决企业“三老”问题、转换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等改革的推进,一部  相似文献   

13.
实行粮食合同定购与供应平价化肥、柴油、发放预购定金挂钩,是今年国家为鼓励农民增产粮食、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的重大政策。但是,在贯彻落实这项政策的过程中,有不少地方出现截留、克扣、私分、挪用“三挂钩”钱物的不正之风,引起农民极大的不满。为了确保挂钩物资的落实,当前有些地方正在采取果断措施,纠正这股歪风,有的已经抓出了成效。 比如,河南省方城县古庄店乡原副乡长黄自元擅  相似文献   

14.
1988年12月下旬,产粮大省安徽省终于完成粮食订购任务的97%。为筹集资金保国家定购粮收购忙了两个多月的省政府有关领导人,刚想坐下来松口气,粮食部门一份要求火速解决2—3亿元资金的报告又摆到了桌上,眼看就要进入新的一年,农村还有50多万吨议价粮因资金短缺收不上来。 说起来,粮食收购资金“饥饿症”是个老毛病了,但今年特别严重。“症结”究竟在哪里?记者走访了安徽省金融、粮食等部门。  相似文献   

15.
陈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明确指出:“十亿人口吃饭穿衣,是我国一大经济问题,也是一大政治问题”。“现在有些农民对种粮食不感兴趣,这个问题要注意”。陈云同志的重要指示,抓住了我国当前农村工作中带关键性、倾向性的问题,完全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怎样才能有效地解决放弃农业、轻视粮食生产的问题呢?(下文简称弃农轻粮)本文试谈一些管见,以求见教大  相似文献   

16.
“抓大放小”是我国深化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方针,中央强调“抓住大的,放活小的”。县级国企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放小”,而在推进“放小”中,遇到了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本文仅就“大”与“小”的界定问题,实施“放小”的基本原则、具体途径及应重视的几个问题,谈些粗浅的认识。一、“大”与“小”如何界定“抓大放小”首先必须对大与小作出的界定。事实上,大与小的界定具有相对性。在全国范围来看,县级国有企业绝大多数,无论从行业产业上,还是固定资产和职工数量上,同中央、省、直辖市国有企业相比,都不会是大企业,一般都…  相似文献   

17.
改革、粮食,是农业部门近来议论的热门话题。日前,记者就“如何稳步发展我国粮食生产”问题,访问了农牧渔业部的负责人。 这位负责人从农村改革促进我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发展的事实,提出要深化农村改革,就必须——  相似文献   

18.
今年五月,本市开始改革蔬莱价格和购销体制,取消统购统销,实行“大管小活,合同定购”的“二八开”方针,即对占全年蔬菜上市量80%的22个主要品种,由蔬菜公司和蔬菜产地订立合同,明确“五定”(定数量、品种、质量、上市时间和价格),对其余的20%,允许自由种植和自由购销,价格随行就市。  相似文献   

19.
由于“平价”突然走俏,许多商家不由分说纷纷实行拿来主义,一时间满眼都是平价商场。平价商场,自然以价格低廉而取胜。开办之初也确实博得不少好评,可时间久了,人们又发现,在平价商场买的东西并不一定比一般商场便宜,有的还要贵,不禁忿然道:平价商场价不平! 那么,大多以仓储式商场形式出现的平价商场在价格上到底有没有优势呢?北京师范大学部分学生日前就平价商场“百姓大道”和中高档商场“双安商场”、“清华大学商店”的30种商品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发现,仓储式的“百姓大道”有18种商品比“双安”和“清华”  相似文献   

20.
面对各种社会问题尤其是负面问题,许多时论在分析原因时都愿意将其归结为“体制”上的缺失或是制度上的原因。诚然,体制改革是改革的中心环节和重中之重,由于体制原因也确实在某些领域产生了大量的问题,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但这是否就意味着“体制”是“万恶”之源呢?是否应在叹息的同时再找一找主观和主体的因素呢?不要一提职能机关重视不够就是“体制”障碍;一提腐败问题就是制度安排;也不要因为一些个别的因素而一味地给“体制”泼脏水。普通的一些腐败案件虽然造成了恶劣的后果,但我们不必敏感地非要和体制、制度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