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青海高原的东南部,有一片古老而美丽的谷地,黄河与湟水在这里静静流淌,汉、回、藏、土、撒拉和蒙古族等多种民族在这里和睦居住,中原文化、游牧文化以及印度和阿拉伯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这里,就是河湟文明的发祥地——青海省海东地区。在这方热土上,政法干警们默默无闻地工作在政法一线,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谋求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把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变为对和谐司法的生动实践,使和谐司法的光辉闪耀在具体办案细节之中。  相似文献   

2.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美青海.浓缩大美而有形——精美热贡。热贡.这是一片神奇、神秘、神圣.令人神往的文化宝地。距今5000多年前,这里已有灿烂的马家窑文化,此后的2000多年间.西羌诸部从这里雄起.西进的辽东鲜卑族在这里上演了吐谷浑王朝的辉煌历史。从公元七世纪起.吐蕃人开始成为这片土地的新主人.公元十世纪中被朗达玛湮灭的佛佗香火从这里重新燃起.唐时为金成公主汤沐邑.长期以来多民族文化在这里沉淀.在这里交融.在这里流淌……  相似文献   

3.
要把青海建没成为文化名省,就要了解、研判青海的文化眢隋,我把这种了解、研判的方面分为神态、业态、心态,研讨这“三态”是为了有利于培育发展青海的文化生态,神态——业态——心态——生态,是推动青海文化名省建设过程中可能互动互补的发展链条。文化具有深厚的内涵和广泛的外延,我在这里说的文化是文化建设的“文化”,也就是从“建设”的角度淡文化。  相似文献   

4.
《党的生活(青海)》2009,(10):I0002-I0003
这里是“天路”——青藏铁路的起点。 这里是中国夏都——西宁的东大门。 滔滔的湟水河从这里缓缓流过,赋予这片114.59平方公里土地纯净恬美的自然风光和积淀厚重的人文历史,纵横交错的公路、铁路、航空网在这里汇集,使西宁城东区成为青海省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国内外宾客来青海旅游的集散地。  相似文献   

5.
这里的49个民族亲如一家;这里有64种储量矿藏;这里的历史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这里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转折和重生;中原文化、江南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闽粤文化、滇文化在这里交融……这就是贵州,一个历史悠久、物阜民丰,集自然生态与厚重人文于一身的多彩之地。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3,(7):113-114
珠海这座城市处在改革开放前沿,一直以为它是座年轻的城市,没有什么历史文化内涵,然而我忽略了一点——这里是一代情僧苏曼殊的故乡。  相似文献   

7.
正安地处“黔北门户”,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是巴蜀文化、剂楚文化与古黔北文化相互渗透交融发育的重要区域;是东汉儒学大师、教育家、西南文化鼻祖尹珍(字道真)先生故里。鲜明的地域文化——尹珍文化在这里世代赓续、传承,文化底蕴深厚,素有“群众文化之乡”、“小说之乡”称誉。  相似文献   

8.
苗伟 《实事求是》2008,(5):16-19
人类通过以实践批判为核心的文化创造活动,创造着人的世界和人本身,不断接近自由全面发展的文化理想,这是马克思的“实践——社会——人”的文化辩证法。深切关注文化时代的文化精神,深化对文化时代的文化认识,这是文化时代的呼唤。走向文化哲学,完成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当代形态的重构,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身哲学使命和当今时代文化精神的自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文化形式在当代发展的文化逻辑。  相似文献   

9.
2008年1月13日,一个必将载入山东发展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全省人民的目光聚焦在庄严肃穆的山东会堂——全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在这里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0.
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青海省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是青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1.
立载 《支部生活》2008,(12):21-21
在彩云之南的东北部有一片风光旖旎的净土,这里既有神奇优美迷人的自然景观,也有历史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既有2000余年以铜商文化为主线的多元文化,也有璀璨绚丽的现代文明。这是一片值得用心灵去感受,用真情去拥抱,用文字去讴歌,用镜头去记录,让人心向神往,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热土……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会泽!  相似文献   

12.
这里是中国的西部。这里是全国气象部门条件最艰苦的台站之一——海拔4535米的小唐古拉山青海省沱沱河气象站。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保护及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赛娜 《实践》2008,(6):47-48
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孕育了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这是我国文化资源中相当丰富和宝贵的一笔财富。这里拟从音乐文化生存、发展、保护的角度,谈谈在新时期如何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基层文化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基层文化事业建设生机勃勃,群众文化活动日趋活跃,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一大批文化基础设施相继投入使用,文化市场逐步向繁荣和有序方向发展,国家、集体、个人兴办文化、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已初见端倪。但也应该看到,我省的基层文化建设仍比较薄弱,还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  相似文献   

15.
历史的目光定格在炮火硝烟的峥嵘岁月里福建永安这座小山城——这里蓬勃发展的抗战进步文化活动是东南抗战文化的一面光辉旗帜,它成为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成功实践的光辉典范,成为国统区抗战文化的重要枢纽,谱写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16.
四川剧作家魏明伦有过这样几句话:北京是话说天下大事的地方,这很好,但是普通老百姓会比较紧张。而成都就是说说小事,小事催生的是饮食文化、茶馆文化等等,茶馆文化又派生出来读报文化、龙门阵文化、曲艺文化、麻将文化。在这里,小事就是大事,所以这里的人很幸福。  相似文献   

17.
《党的生活(青海)》2006,(11):F0002-F0002
尖扎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黄南藏族自治州北部,是青海省民族传统射箭运动之乡,也是“五彩神箭”文化艺术的故乡,境内坎布拉风景区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国家级地质公园,园区南宗沟被称为科举藏传佛教文化的长廊。2006年初,国家高原水上训练基地落永尖扎,同年,坎布拉公园,李家峡地区被确定为环西宁综合旅游圈第一个优先发展景区。  相似文献   

18.
这里的山以孝为名,镇以孝为名,孝文化源远流长;这里是中国最古老的齐长城的源头;这里是八百里水泊梁山的起点;这里有太谷学派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黄崖山寨……这里是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历史上因地势低洼积水,曾名水里铺。东汉初,村南巫山(今孝堂山)上建郭巨墓,遂因二十四孝之郭巨孝母的孝道故事改名孝里。  相似文献   

19.
快乐大叔 《党课》2007,(2):96-97
“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浅阅读’正在成为我们社会大众阅读的普遍方式。”这是一家国家级大报近日所载文章中的一句话。快乐大叔把它摘在这里,是想说明,“浅阅读”已经不再是原先三两个网虫的阅读方式,而俨然已经成了一种文化气候了。  相似文献   

20.
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在这里碰撞交融.高山峡昝与河曲草原在这里交相辉映,多种生物与多元文化在这里集聚沉淀,衍生出世界上最为华美、灵动的山水人文气象。这里,就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仅仪是一个甲子的时间,阿坝藏族自治州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旧貌换新颜,这里景色惹人醉,这里已然成为一片魅力依旧,而又独具特色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