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阙敏 《青年论坛》2002,(4):43-45
塑造女大学生健康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可以从女性的主体自主意识、道德面貌、心理健康和人文修养等状况入手 ,并结合女性学教育和研究。将以上各个领域的知识相互融合和渗透 ,形成旨在塑造女性的健康人格的独立学科 ,以塑造女大学生健康人格为目的 ,从而促进女性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相协调。女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是女性全面发展的核心灵魂 ,它的发展程度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进程 ,也影响到子孙后代的健康成长。全社会应当关注和关心 ,高等学院的教育工作者更是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2.
男性对女性的暴力占家庭暴力的绝大多数。社会学、心理学等从不同角度对家庭暴力产生根源进行了探讨。 从总体看,男子处于统治地位而带来的男权观念,使性别歧视无论在社会还是家庭都十分严重,女性在生命周期各阶段都易受到基于性别的暴力侵犯,反映了历史与现实中男女不平等的权力关系。政治上,掌权者绝大多数为男性,男人控制着社会舆论;经济上,男性在总体上职业层次和收入比女性高;道德上,双重标准使女性处于不利地位,男人可以任何理由对女人出拳;社会资源占有上,男外女内角色分工使男人拥有更多更强的社会关系和支持;文化观…  相似文献   

3.
建国50年来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高校女教师的人数不断增多 ,素质不断提高 ,女教师人数从1950年的1900人发展到1997年的14200人 ,同期占教师比例从11 %发展到35 1 %。特别是1992年后 ,女教师的比例每年增长近一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说明在高校这个男性占优势的高知识群体中 ,知识女性已占据重要地位。与其他社会行业群体相比较 ,高校女性教师在政治素质、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和人格素质上都优于社会整体女性。她们对“男性中心文化”的价值判断最为反感 ,最易接受男女平权的思想 ,女性主体意识强烈。由此推…  相似文献   

4.
张毅 《求索》2007,(11):163-165
从“五四”到抗战时期。中国女性作家小说创作取得的成就是辉煌的。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反映了女性视野中不同历史阶段男性的表现形态和性格内涵。展现了女性作家对男性的认识、想象、反思和批判的过程,折射出女性作家的性别意识由觉醒而失落再到独立的历史进程。目前,学术界对这些女性小说的研究和批评已取得可喜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种明显的失衡现象,即偏重于以作品中的女性为研究焦点,如女性人物形象、女性问题等,而女性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则还没有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本文试图弥补这-女性文学研究中的缺失,把“五四”到抗战这三十年的女性小说创作中的男性形象作为研究时象,探讨这些男性形象在这三个十年中的不同特征和演变轨迹,以及由此显现出来的女性创作主体对男性的观察、批判和期待。  相似文献   

5.
姚远 《传承》2009,(9):19-21
五四运动中,中国女性为爱国、平等、自由作了惊天动地的艰苦斗争。从奋起爱国,到实现大学开放女禁与女子参政;从争取女性人格独立的呐喊,到社交公开与婚姻自由……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妇女运动史上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6.
看与被看从来都不是一个均衡相向的关系,其间弥漫着权力的话语。在两性不平等的社会,男性观看和女性被观看也是一个形塑社会性别关系的过程。本文通过对金陵大学的男生与金陵女大的女生之间看与被看的故事,揭示在由男性定义的现代话语下,那些追求人格独立的女生是如何被他者化、非正常化的。作者指出中国知识女性在现代化过程中遭遇的挑战不仅来自传统的规范,同样还遭受现代性的压抑。  相似文献   

7.
吴业国 《求索》2014,(1):155-158
基于唐代文献记载,城隍神格的转变出现在唐代中叶的江南地区,并成为普遍性的民间信仰。唐朝城隍神格由自然神转变为人格神,反映了当时造神的社会需求。城隍职能不断扩大,并入主“冥司”,具有阴间审判功能,形成了类似官府的结构。城隍信仰中的英雄人物,被世俗权力所利用。同时,因世俗权力的推波助澜,城隍受到封爵,城隍信仰的地位日益巩固。  相似文献   

8.
夏洛蒂·勃朗特的女性意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宁 《前沿》2010,(6):133-135
夏洛蒂.勃朗特是世界上伟大的女作家行列中的一个奇人,她的自传体小说《简.爱》经过150多年的考验,经久不衰,已经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据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她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刚强、独立、坚定、争取自由平等的新女性的榜样,是彻底的女权主义者。在对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塑造过程中,夏洛蒂并不认同由男性社会规定的女性的淑女身份,更多地否定了社会性别观念,而强调女性作为个体的人的价值,强调女性的独立人格和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一、东方女性应建构德才兼备的人格女性的人格建构问题已成为当今妇女研究的热‘欠问题。现代东方女性将如何构建自己的人格,亦是我国妇女研究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本文立论的原因所在。长期以来,由于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东方民族素以贤德作为女性人格构成的唯一标准。时至今日,即使在改革开放的现代社会,人们仍自觉不自觉地用这一尺度去衡量、要求女性,致使许多女性在人格建构中舍去了德才兼备的价值取向,而一味以温柔贤淑作为自身人格追求的唯一目标。这对于个人发展及社会进步,无疑都是一大遗憾。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摒弃制约因素让更多的知识女性走向成功卞莉山建国以来,我国女性地位大大提高,从许多方面看,中国妇女状况在世界上是领先的,这已是公认的事实、然而有人统训一过,在整个中的历史文献中,有名有姓的女子,不过几百人。大学生中男多于女.而其中高材生,仍是男性多于女...  相似文献   

11.
论欧茨小说女性塑造的独特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格巴在其女权主义名著《阁楼上的疯女人》中,认为男性文学中所塑造的两种不真实的女性形象———天使与妖妇,是男性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歪曲和压抑。把女性塑造成天使般的人物,实际上是一边将男性审美理想寄托在女性形象上,一边却又剥夺了女性形象的生命,把她们降低为男性的牺牲品;把女性贬为妖妇,则是对那些敢于向父权制发起挑战、具有极大创造力的女性叛逆者的恐惧和污蔑。总之,天使与妖妇是对女性的两种不同形式的歪曲和压抑。而当代美国女作家欧茨却塑造了另一种女性形象,女性始终处于暴力的包围与摆弄中,爱情、…  相似文献   

12.
工商界女性的选择 新中国新制度激发了各个阶层女性的热情和创造性,女工商业者和工商业者家属就是其中极为特殊的一部分。 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各种高压夹缝中挣扎,民族资本已经十分艰难了,加上封建思想厚重的压迫,人数微乎其微的女性要想在商界立足发展,更是步履维艰。商界的尔虞我诈,男性的歧视欺辱,政府的敲诈勒索,都深深印刻在她们的创业生涯中。惟其如此,女性工商业者感到,单靠个人奋斗是很难实现女性的社会价值,只有整个社会制度发生了变化,才能为女性的创业提供广阔的天地。因而女工商业者在社会主义改造中…  相似文献   

13.
女性只有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保存自己的个性和蕴藏在其间的美好素质,树立新的女性文化,才能使自己即是“人”,而又是“女”,才能使人类的发展不断得到完善,才能使女性的地位、尊严、人格得到真正的体现,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  相似文献   

14.
杨菊华 《探索与争鸣》2023,(9):111-124+179-180
在中国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从集体主义到个人主义转化的现代语境中,离婚率逐步升高,维持婚姻的稳定性从刚性需求演变为弹性选择。新中国经历了三次离婚潮,离婚是多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女性主导性逐渐变强。每次离婚潮都与当时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结构密切相关,宏观层面的制度和结构要素改变了旧有的离婚制度,同时形成了依旧残留旧制度痕迹的新的离婚模式。其中,跨越式的现代化之路与传统性别制度的叠加,形塑出不利于“甲女丁男”的婚姻制度,“三低”男性和“三高”“两难”女性被排斥在婚姻市场之外,进而生成“再婚困境”。婚姻家庭研究需要进一步细分不愿再婚和难以再婚群体,辨识性别差异,洞悉经验数据中的理论逻辑。  相似文献   

15.
贾雯鹤 《求索》2015,(3):148-152
从《山海经》等文献记载来看,黄帝与嫘祖所在的轩辕之国和轩辕之丘与岷山关系密切。嫘祖作为蚕神,后来又兼为道路之神,是由于她的名字中含有"祖"字的原因所致。蚕女神话最初不是产生在蜀地,后来,蚕女神话和蜀地发生了粘连,并传播到了蜀地而为蜀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16.
战前新马华人妇女的新职业——理发女、女招待、舞女是在经济危机和生活贫困压迫下出现的。男性对财(商家利用女体赚钱)和色(欲求女性)的欲望促成了理发女、女招待和舞女职业的繁荣。而从另一主体来说,理发女、女招待和舞女也不单单是被利用的对象,她们从这些新职业得到经济独立的机会,得到掌握自我的契机。  相似文献   

17.
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女性具有愈加鲜明的独立人格和权利地位。同时,女性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产生了相应的转变,女性犯罪率急剧增长,社会危害也更加严重。女性犯罪因其特殊的心理、生理因素,形成了区别于男性的犯罪动机、犯罪行为和犯罪手段[1]。因此,犯罪现场痕迹会表现出女性犯罪人的某些稳定而特有的行为特点。  相似文献   

18.
女书中女性人格的特征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构成体,许多因素影响着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其中文化对人格的塑造至关重要。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当地特有的文化氛围的双重作用,女书中的女性形成了叛逆与屈从、独立与依赖、刚毅与软弱并存的矛盾与对立的人格特征,矛盾与对立成为女书中女性人格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9.
纵观先秦至两汉的大禹形象,可以用从"人"到"神"来加以概括。而大禹形象的"神"化,便是从战国时期开始的。在战国之前,尤其是在西周时期,大禹基本上还是一个"人"的形象,而从战国诸子开始,尤其是在儒家墨家的记载中,大禹的形象便渐渐被"神"化。但是战国时期对大禹的"神"化,还仅仅是"神"化大禹的道德、大禹的功绩,与后世将大禹彻底神化为一个法力高强的神相比,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南京市妇联开展“巾帼建功”活动已经有十年的历史了。十年来,从最初的在行业女性中搞技术竞赛,到现在的在岗女性、下岗女性全员建功;从在女职工、女干部中强调岗位建功到现在的教育女学生、外来妹以及失足女性发扬“四自”精神建功创业,巾帼建功活动不断创新、日渐丰富,以其贴近社会、拥有时代特色而受到了南京广大女性的欢迎。踊跃参与“巾帼建功”活动,用自己脚踏实地的业绩树立南京女性的美好形象,已经成为南京266万女性的追求和理想。目前,全市共有44.6万城镇妇女加入到“巾帼建功”活动的行列,占女职工总数的80%以上。她们以敬业、精业、创业的精神,为南京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她们用自身不懈的努力,塑造了行业女性时代形象,赢得了社会尊重,使得南京城越来越美好。一、用“四自”精神激励女性敬业爱岗用实实在在的教育手法激励女性敬业爱岗,是南京市妇联开展“巾帼建功”活动的指导思想。按照不同层次女性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施行因人制宜的教育方式,则是南京市妇联实施女性素质工程,激发女性岗位成才、岗位创业的又一亮点。在女干部、女企业家群体中,市妇联举办了“中国加入WTO与南京经济发展”的高层女性论坛,数十名女干部、女企业家撰文谈自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