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五”计划规定,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六点七,其中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四(包括村办工业为百分之六),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七点五(不包括村办工业为百分之七);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七点五。这个增长速度比“六五”期间实际达到的速度要低一些。  相似文献   

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永丰县的经济发生了显著变化:1991年和1980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414%,年均递增37.3%,其中工业总值产增长872%,年均递增79.18%;国民生产总值增长317.4%,年均递增28.8%;财政收入增长529%,年均递增48.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373.3%、年均递增33.97%。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省、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加大了经济工作的力度,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1994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实现17.5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工农业总产值完成57.1亿元,增长60.4%;财政收入实现5535万元,增长17.6%;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 265元,达到 1160元。为全面实现“八五”规划和到95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三番、工农业总产值翻四番”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5年是各项改革措施逐步到位、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内外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的一年。面对新的形势,我们确立了“城乡联动、全面开放、  相似文献   

4.
进入90年代以来,开县县委全方位推进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实绩。1994年,全县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8.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22.12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3.03亿元,分别比1989年增长167.38%、68.97%和475%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882元,职工平均工资3084元,分别 是 1989 年的2.24倍和 2.39倍:全县财政收入1亿多元.城乡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很快,乡镇企业尤其活跃,引起全国关注。这个地区农村经济生机勃勃,不仅速度快,而且创造了一整套新鲜经验,走出了一条很有特色的新路子。翻番的支柱与农村经济的主体江苏和浙江两省,1984年工农业总产值都比1978年翻了一番多,其中乡镇工业发展速度最快,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经济翻番的一个重要支柱。江苏省1984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100.9%,每年平均递增13%,其中农业递增10.2%,工业递增13.4%,而乡镇工业递增23.5%,六年净增的工农业总产值有三分之一来自乡镇工业。无锡县工农业  相似文献   

6.
一、国民经济在改革开放中稳步前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轨道上,在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指引下,我国经济进入了建国以来最好的时期。八年来,我国经济走上持续稳定增长的轨道。1986年同1978年相比,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都翻了一番:1986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9380亿元,比1978年增长103%;工农业总产值为15207亿元,比1978年增长116%;财政收入为2260亿元,比1978年增长102%(财政收入没有可比价格,是直接按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个丘陵农业小县——丹棱县竟然挤进了经环发展的快车道,受到了市委领导的赞扬,在全省小有名气。1993年,全县经沙发展实现了五个历史第一: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幅度是历史上最大的一年,增长33.5%;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占53.8%;乡镇企业总产值第一次实现一年翻一番,增长106.5%;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历史上增加最多的一年,增长15.3%;财政收入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一  相似文献   

8.
一、当前通货膨胀的成因 通货膨胀作为一种货币现象,它的发生和发展与货币的过量供应直接相关。在1990—1993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9.7%,而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了1.64倍,每年增长27.4%,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幅度远远超过国民经济增长幅度。按照货币理论来说,货币过量供应到物价上涨,有一个时间滞后期,连续几年的货币过量供应,必然会造成物价总水平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9.
舒城县地处大别山东麓,是个圩畈、山区、丘岗综合经济区。全县有57个乡镇,80万零7千农业人口,60万1千亩耕地,人均7分多,是一个人多地少的高产穷县。据1983年统计,全县农业总产值19905.6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62.4%,乡镇企业产值只有3778万元,仅占11.8%。粮食总产近几年一直徘徊在7亿斤左右,每年平均每个农业人口生产粮食都在八、九百斤上下,但是人口多,商品率低,人均收入少,1983年  相似文献   

10.
涵西是涵江区的商贸中心,面积3平方公里,下辖两个村六个居委会,总人口15021人。建办三年来,街道工作呈现平稳发展的好势头,经济社会面貌发生深刻的变化: 一是街道经济发展增实力。95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4.78亿元;工农业总产值4.73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7.7亿元。与93年相比,分别平均年递增为195.5%、190.08%。城镇居民人均年生活费收入为3600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为2600元。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国民生产总值?同工农业总产值相比,国民生产总值包括的范围广,绝对值为什么反而小? “七五”计划继续保留了工农业总产值指标,同时,又增加了国民生产总值指标。这是“七五”计划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我国计划工作史上也是第一次。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各部门生产的可供社会最终消费、使用的全部产品和劳务总和。国民生产总值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支出法,又叫  相似文献   

12.
为加快岳阳县的经济发展,我们要突出重点,深化改革,确保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1%,工农业总产值增长13.8%,财政预算内收入增长10.7%,农民人平纯收入增加300元,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都有新的发展。为此,我们要抓好如下几个重点:一、以推进产业化经营为重点,实现工农业的快速协调发展。一是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重点抓好优质稻、牲猪两大产品的生产,确保优质稻面积达到50万亩,牲猪出栏100万头。继续抓好山、水、湖资源的开发,抓好立体养殖开发和蔬菜生产。同时,以…  相似文献   

13.
安丘市位于山东半岛西陲,是国务院确定的对外开放市。市境面积2010平方公里,下设32个乡镇(其中镇19个、乡 13个),1440个行政村,人口 109万。近几年来,我市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积极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1994年,全市完成国民生产总值55亿元,比上年增长36.7%;工农业总产值130.9亿元,增长43.4%,其中农业总产值23.7亿元,增长39.6%,工业总产值107.2亿元,增长44.3%;农村经济总收入119.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01元,增加524元;境内财政收入完成2.03亿元,增长22.3%;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3.4亿元,比年初增加4.21亿元;社会商品零售额15.42亿元,增长 45.1%;外贸出口商品收购总值11.97亿元,增长81.1%。先后被评定为“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  相似文献   

14.
我们襄城区位于有2800年悠久历史的襄阳古城.近几年来,全区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在注重古城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同时,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把经济发展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使襄城区既展示出它灿烂的历史文化魅力,更展示出它在经济发展上的活力.截止1993年底,全区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500万元.比1990年增长86.6%,平均每年递增23.1%;国民收入达到3000万元,比1990年增长81.4%,平均每年递增22.2%;第三产业收入达到7150万元,增加值为1612万元.利税为530万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一倍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8200万元.比1990年增长72.6%,平均每年递增19.95%;工业利税达到420万元.比1990年增长82.6%,平均每年递增22%;财政收入达到2762万元,平均每年递增11%.1994年,我们的目标是工业总产值达到1.1亿元,增长36.27%;第三产业收入达到1.1亿元,增长53.78%,财政收入达到3033万元.增长15%.  相似文献   

15.
确定陕西经济战略目标,应从两个基点出发:第十,要保证陕西经济增长能够适应和赶上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经济发展形势。第二,要从陕西省情出发,使经济战略目标建立在切实可行的现实基础上。据此,到本世纪末,陕西经济在量的方面应达到:工农业总产值830亿元,比1980年翻2.42番,人均2406元,今后16年平均年递增率为8.1%。国民生产总值687亿元,人均1991元,平均年递增率为10.1%。在质的方面则应达到以下三个战略目标。 1、建立以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新型经济结构体系陕西地处我国中部,全省由陕北高原、关中平原和陕南山地  相似文献   

16.
太仓市璜泾镇的工农业总产值1992年全镇只有5亿元,1994年增加到14亿元,预计1995年可达23亿元,平均每年以50%的速度递增。1994年全镇农业人口的人均纯收入为3199元,比上年增长32.8%。全镇农业人口在农业银行的存款1994年底达到7200万元。而且,全镇96%的农户进入“新风户”行列,98%的职工被评为“文明职工”。这个镇1994年度被太仓市评为综合治理工作先进乡镇,夺得“安全杯”奖杯。  相似文献   

17.
小资料     
我国1979——1982年技术进步增长率每年平均2.4%,对工业总产值的贡献份额为26.28%,是建国后最好水平。1952——1982年全民企业工业总产值每年均增12%,技术进步对工业总产值的  相似文献   

18.
10年改革开放,我们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全面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人民高兴,世界瞩目。一、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的10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10年,也是中国人民得到实际利益最多的10年。初步统计,1991年国民生产总值19580亿元,每年平均大约增长9%。80年代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我国是这一平均增长速度的3倍,大大高于同一时期世  相似文献   

19.
高深 《唯实》1995,(11)
苏北乡镇如何快步奔小康,现在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这里我们介绍海安县的双楼镇。这个镇是江苏省对外开放重点工业卫星镇,也是海安县“两个文明”建设中的排头兵。近几年来,全镇经济取得了大跨度的发展,实现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双丰收。1994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8亿元,比1993年增长49%。其中,工业总产值3.1亿元,比1993年增长41%;工业销售总产值3.08亿元,比1993年增长38%;创利税1862.7万元,比1993年增长38.3%,经济效益名列全县之首;全镇固定资产总值8904.5万元,比上年  相似文献   

20.
一 1979~1988年,是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行改革开放,大规模地进行经济建设的10年。经过10年努力,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国家经济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国家经济实力明显增强。1988年同1978年相比: 国民生产总值由3482亿元增加到138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52倍,平均每年增长9.6%,明显高于1953~1978年年平均增长6%的速度。国民收入由3010亿元增加到115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5倍,平均每年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