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公共外交包括国内维度和国外维度两个方面。国内维度指本国政府与国内公众在对外政策或外交议题上的双向互动。国外维度不仅包括本国政府对外国公众的单向影响,还要包括本国公众对外国政府或外国公众的影响。当今的政府间外交因对国内与国外公众舆论保持的高度敏感而不同于传统的政府间外交,往往也具有公共外交的性质。当前,中国公共外交国内外维度间的关联性在增强。本国公众和本国政府在参与国内外维度的公共外交时,还面临着难以克服的政治—文化困境。  相似文献   

2.
<正>外交是主权国家处理与他国关系、参与国际事务的主要方式,综合国力则是外交的基础和后盾。对外政策的制定和外交的运作,都需认真考虑国际形势、他方状况和本国实力三大方面。也就是说,外交决策必须把客观环境与主观意愿结合起来,不能一厢情愿。外交上强调的"审时度势",就是要把握时势的特点和变化,准确估计自己的国力和能量,以最有利、最有效的外交选择,维护本国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3.
外交是国与国之间以和平方式进行交往、交涉的政治行为。所谓外交空间,是指外交在国家机器运转中所处的地位如何,外交战略和策略是否受到国民认同,外交人员在本国是否有影响力,是否受到尊重,处理涉外事务策略选择多不多,回旋余地大不大,等等。探讨中国千年外交的空间问题,对于拓展今日中国的大外交显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公民与公民道德教育 在中国古代,公民的意义与现代公民的意义不完全一样。在先秦,公民有两种含义,一是如(韩非子)中所说,“是以公民少而私人众矣”。此处公民乃指“为公之民”,即为公众、为国家做事之人;二是指君主之民或公家之民,指一个人的归属。可见公民是历史的产物,是民主政治的产物。现代意义的公民概念,正如(辞海)指出,公民一般指“具有本国国籍,并依据宪法或法律的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相似文献   

5.
胡腾蛟 《求索》2011,(12):94-95,221
冷战后,美国将公共外交作为“塑造和平”的新范式加以广泛应用,其内容日益拓展到社会学层面上;从特点上看,美国公共外交与地缘政治战略、反恐战略和国家形象修复战略紧密结合以维护其软实力优势。从发展趋势看,美国开始探讨公共外交“去中心化”。更加强调以公众为主体,着手解决“有效性”问题,以最大程度地维护美国全球利益。  相似文献   

6.
<正>周边是一个国家维护主权权益、发挥国际作用的重要保障,是提升国际地位的主要支撑点与战略依托带,也是他国制约该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媒介和利用对象。周边外交的成功与否,周边环境好坏程度,将会深刻影响一国国家利益的实现。要构建良好的周边关系,使周边环境有利于一国发展,离不开合理的、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周边战略的指导。周边外交从来不是抽象的、静态的,也永远不能一劳永逸。一国周边外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外交为民”,切实维护好我海外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已成为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在国外的本国公民提供领事保护和领事服务,是驻外使领馆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所谓领事保护,即当本国公民、法人的正当权益在接受国受到侵害时,我驻外使领馆依据包括国际公约在内的国际法的各项原则、双边条约或协定以及中国和驻在国的有关法律,通过外交途径进行交涉,反映有关要求,敦促驻在国有关当局公正、合法、友好、妥善地处理。所谓领事服务是指驻外使领馆依据本国有关法律和法规为在接受国内的本国公民提供涉及国际旅行证件、公证、认证等事宜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一国公民在本国领域外遭绑架属于涉外刑事案件的一种,涉外性因素加重了此类案件的处置难度,尤其是当中由恐怖组织或反政府武装实施的绑架犯罪还兼具政治敏感、国际关注、影响恶劣等特点。公民海外遭绑架成为近几年中国公民海外权益受侵的突出形式之一,其原因既有国际因素也有国内因素。预防和处置公民海外遭绑架案件成为我国外交、公安等部门加强中国公民海外权益保护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9.
所谓软实力,是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它不同于武力威胁或经济制裁等强制性手段,而是通过吸引力或同化力影响他国而实现本国目标的能力。软实力能增加一个国家在世界上受欢迎和认同的程度,各主要大国都非常重视软实力建设。  相似文献   

10.
国际秩序观是一国如何认知世界、如何处理自身与世界关系的重要理念指引,反映了一国政府对现行国际秩序的态度、立场以及对理想国际秩序的主张和愿景。作为权力、制度和观念因素共同作用的起点,国家身份认知对本国的国际秩序观塑造有内在建构的影响。本文认为,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不仅强调自身“中华和合文化”与“全球大国”的内生身份认知,还在与国际社会的积极互动中确立了“现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参与者、建设者和引领式改革者”的社会身份认知。这两类身份认知通过国内和国际层次影响着中国政府对国家利益的主观认知和界定,进而塑造了新时代中国对现行国际秩序的立场以及以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理想国际秩序主张与愿景。  相似文献   

11.
开阔视野     
国际制裁有几种国际制裁一般包括外交制裁、经济制裁和军事制裁等。外交制裁,通常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外交领域采取主动行动,对另外一个国家予以惩处,以维护本国的尊严,或者公开表示本国政府的愤怒与不满。外交制裁是一种国家行为,仅限于外交领域,其做法须是和平、非暴力、约定俗成的,通常在外交交涉失败后采用这种方式。比较常见的方式有召回大使、断绝外交关系等。经济制裁是指采用断绝外交关系以外的非武力强制性措施。一般认为,财政、金融、贸易、海运、航空,甚至军火贸易等领域的制裁均属于经济制裁。常见的方式有:贸易禁运、中断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2.
反制裁是指一国为应对他国单边制裁在先的行为,根据国际法以及国内法实施的合法对等的经济外交手段,是为维护国家的利益、安全与发展而被动克制地采取反制措施的行为。作为涉外法治和国内法治交汇的关键领域,我国反制裁不仅在国际法上具有合法性,而且具有明确的国内法依据。我国反制裁应坚持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从立法、执法及司法角度完善反制裁实施机制,建立反单边制裁措施有效评价和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我国对外传播面临的重大机遇当属新公共外交的兴起。传统意义上的公共外交主要是一国政府针对国外民众开展的外交活动,意在提升本国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进而促进本国的国家利益。近年来,全球公共外交展现出新的特点,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急剧增多,信息传播主体更为多元化,我们应积极培育对外传播力量,不断扩大对外传播的战略联盟,让中国声音传得更远。  相似文献   

14.
自我教育的概念界定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冯春芳 《前沿》2004,(3):76-78
自我教育是教育的理想境界 ,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一种和教育 (指他人教育 )相对应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 ,自我教育是指个体 (群体 )根据社会规范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 ,把自身作为发展对象 ,通过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而影响其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主体性、自控性、内向性、社会性、终身性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的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的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张永强政治参与是指公众为了争取、实现和维护自己的利益,围绕国家政权展开的活动。政治稳定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稳定的政权性质、合理的国家权力结构和有序的政治过程三个不同层次的范畴。在剥削阶...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经济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绍忠 《思想战线》2012,38(1):80-83
经济外交有两种含义和表现形式,其一是指国家为实现其经济目标而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其二是指国家为实现其外交目标而进行的经济活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外交蓬勃发展起来,使中国发挥了自己的比较优势,增强了本国企业的竞争能力;中国接过了国际产业转移的“接力棒”,为调整产业结构,解决人民币汇率高估问题,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提供了条件;为中国经济发展争取了稳定的国际环境,有力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促进了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17.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中具有不同的时代特色。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现代逻辑演进主要是由于在本国与他国之间、祖国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个人与祖国之间这几重关系中获得了对国家或民族利益的崭新“定位”  相似文献   

18.
最近,新党有人提出“一中两国”的主张,也有人加以反对.主张者认为“唯有这项政策才能化解两岸现有僵局”,并强调这是“新党中国政策的主流意见”,是“新党自创党以来的中国政策”;反对者则认为任何”两个中国”“两个主权”的说法,都是不合宜、不成熟的,“一中两国”就等于台独,将让新党面临崩溃.这里涉及新党的国家认同问题.所谓国家认同,是属于主观信仰的范畴,是一种政治主张或立场,它指的是公民对其所自我归属的政治共同体的主动的认同,一通过凝聚感情和政治意志的表达,愿为爱护和维护这个共同体的生存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那么,新党的国家认同究竟怎样?有必要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19.
2005年,成为中国的“财经外交”年。相对于国人熟悉的“乒乓外交”而言,“财经外交”对中国是个“舶来品”。所谓“财经外交”,是指通过积极的外交手段、外交活动、外交磋商,为一个国家创造宽松、和谐的国际经济交往和活动的氛围和环境。而积极参加到世界经济发展之中,是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国际财经舞台上的中国身影2005年2月,中国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和央行行长周小川应西方七国的邀  相似文献   

20.
全球文明倡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深入体察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客观规律和本质要求后提出的具有高度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中国方案,其在价值关切、价值理念、价值导向上与奥林匹克精神具有内在契合性。体育和体育外交与全球文明倡议存在密切的逻辑关联,体育外交是实践全球文明倡议的独特场域,全球文明倡议为体育外交的发展提供了理念指引,创造了更为宽广的行为领域。我国体育外交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为国家外交大局作出了独特贡献,但也同时面临着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的制约。在以体育外交践行和推动“全球文明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要在理念层面打造体育外交与全球文明倡议的互动体系;在规制层面积极参与全球体育治理;在实践层面全方位布局提升体育外交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