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业与保障》2009,(3):6-6
小保:张某在一家饭店当厨师。一日,前堂食客李某因菜质量问题,与送菜小姐发生争吵。张某听到后即来前堂与李某理论,两人话不投机,发生争吵撕扯。之后,李某拿起桌上的空啤酒瓶,向张某头部砸去但没砸着,张某弯身拿起落在地上半截啤酒瓶,向李某脸上扎去,将李某的右眼扎瞎。事后张某被法院以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李某提起民事诉讼,要求饭店和张某承担医疗、残疾赔偿金等费用。饭店以张某的行为是一种犯罪行为,已被追究刑事责任为理由不负民事赔偿责任对吗?  相似文献   

2.
《民主与法制》2014,(26):64-64
张某向林某租赁了房屋一套,约定租期5年。张某承租期间,林某突然通知张某房屋已被抵押给顾某,且顾某要求实现该抵押权。经了解,张某得知,林某向顾某借款两百万元,并以张某承租的房屋进行抵押。在张某与林某签订房屋租赁合同前林某已与顾某签订了捌甲合同,并办理了抵押登记手续。张某认为,即便房屋所有权变更也不应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张某有权继续承租该房屋。请问,在顾菜主张实现抵押权的情况下,张某是否有权继续承租该房屋?  相似文献   

3.
《民主与法制》2014,(18):62-62
编辑同志: 潘某(男)与张某(女)通过相亲认识,闪婚后两人感情较好,潘某提出将其婚前购买的一套公寓过户至张某名下。潘某与张某签订了书面协议,载明潘某将公寓赠与张某,由张某单独所有。随后,潘某办理了过户手续,将公寓登记在张某个人名下。现潘某以双方婚后性格不合为由提出离婚,并要求张某返还公寓。张某同意离婚,但不同意返还公寓。请问,潘某能否要求张某返还该公寓?  相似文献   

4.
[案例]: 张某系某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为使张某得到实践经验。学校经信函与某有限责任公司取得了联系.该公司表示同意接收张某到公司进行实践操作。2005年1月,该公司与张某签订了一份临时劳动合同。同年6月14日。张某在该公司车间进行车床工作时不慎受伤.致使左手缺失。同年7月27日,该公司与张某就工伤事宜达成了赔偿协议,约定:某有限责任公司对张某因工伤事故致残所造成的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交通费、假肢安装及维护费、工伤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二次手术所需的费用等予以一次性补偿人民币97000元,不得反悔。当  相似文献   

5.
案例1:假珠宝骗你没商量【事情经过】张某参加某旅行社组织的新马泰10日游。在新加坡一家珠宝店,售货员向其推销了一个价值5500元的天然祖母绿吊坠,付款时商店开具了一张英文版收据及质量保证单,并要求张某在落款处签名。行程结束后,经人翻译收据及质量保证单内容,张某才得知该祖母绿吊坠为人工合成的,并非天然珠宝。为此,张某找旅行社交涉并要求赔偿,得到的答复是,张某在购买珠宝时,商店向其出示的收据及质量保证单上已说明该祖母绿的制作成分,张某已签名确认,是自愿买卖行为,拒绝赔偿。  相似文献   

6.
案情:李某为了能在自己的房子里欣赏远处的风景,便与相邻的张某约定:张某不在自己的土地上从事高层建筑;作为补偿,李某每年支付给张某4000元。2年后,张某将该土地使用权转让给王某。王某在该土地上建了一座高楼,与李某发生了纠纷。王某认为,自己已经取得了该土地的使用权,因此,在该土地上从事高层建筑是合法行为。而李某则认为,自己与张某以约定的形式在该土地上设立了地役权,王某就应该遵循约定以及地役权的规定。双方各执一词,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并诉至法院。  相似文献   

7.
《国家安全通讯》2000,(1):51-51
安律师:张某是我市一家外贸公司英语翻译,由于工作努力,成绩比较突出,很快成为业务部门主管。1997年末,张某赴美国留学。张某的母亲原籍台湾,现在还有不少亲人住在那边。由于思乡心切,张某和母亲准备到台湾探亲。然而,这一正当要求却被台湾在美国的办理赴台探亲手续的机构无理拒绝。这时,一自称是该机构负责人的王某表示愿意从中帮忙。王某的真实身份是台湾间谍机关驻美国的间谍,专门在大陆留美学生中发展组织成员。从张某一踏上美国的国土,王某就盯上了他,通过一段时间的侧面考察,认定张某是最合适的发展对象。王某告诉张某,…  相似文献   

8.
案情:魏某与张某前几年前因合伙开饭店产生经济纠纷.两人散伙后张某以魏某尚欠自己5000元为南一直追要未果。2006年初.张某又多次找魏某之父.魏父无奈之下替儿子与张某达成还款协议。张某立即以还款协议为据提起诉讼.要求魏某归还欠款。魏某答辩称,父亲未经其授权在协议书上签字.该协议无效,请求法院驳回张某诉讼请求。法院审理认为,魏父未经魏某授权即与张某签订还款协议。该协议事后亦未取得魏某的追认。因此,该协议对魏某不发生法律约束力。据此,法院判决驳回了张某的诉讼请求。  相似文献   

9.
《就业与保障》2011,(1):6-6
作过多年药品营销的张某,最近被某药厂聘为某地区的销售代理。为此公司在某市租了房屋,购买了电脑、办公桌椅,安了固定电话等办公设备,张某也在该场所工作了近一年。近段,张某要求药厂为其办理养老保险等,这些理由成立吗?  相似文献   

10.
《中国保安》2014,(2):78-78
我是驻某风景区的一名保安员,在景区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游客张某在景区游览时,发现有一位女游客行为举止有些异样,即心生疑惑,在附近观察。后来该女子翻越了写有“危险标识、禁止跨越”的栏杆,站在山顶岩石边上向下跳去。张某情急中拉住女子衣服,将她救了上来。张某在救人过程中,随身携带的单反照相机被碰坏,手臂被擦伤;女子的头也被碰伤,衣服被撕破。张某将女子送到医院,为其支付各种医疗费用800元,并为包扎自己的伤口用去100元。  相似文献   

11.
王某在本市东城区租有公房二间,并于1994年8月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了在利用泼房经营餐馆的营业执照,由其邻居张某利用该执照经营餐馆。王、张二人订立了台伙协议,并商定:张某每月付给王某"劳动报酬"400元。1995年4月,张某因故不能继续经营,暂由王某的儿子王飞经营,一切设备由其保管使用。1996年8月,张某以王某不同意其继续经营该餐馆为由,诉至法院,要求王飞返还其投资款及自己经营餐馆时所购置的物品。一审法院经调查发现:王某与张某二人名义上是合伙经营餐馆,但王某并未参与任何经营活动,也来提供任何劳务。餐馆完全由张某一人负责经营,全部经营用品也都由张某一人购置。一审法院认为,王某未提供任何劳务,却让张某每月付给其"劳动报酬"400元,实质上是王某凭借自己系公房承租人的身份,以劳动报酬的名义向张某收取的房租款,是一种变相高价  相似文献   

12.
案例张某是一家公司的技术人员,自1996年起就在该公司工作。2000年,因公司新设立了一个项目,需要下属公司提供人力帮助。2000年3月,张某被借调到上级公司工作。两年后,因为项目完成,张某又回到原来的公司工作。2006年,张某的劳动合同到期,公司向其发出了续订两年劳动合同的通知书。但张某认为自己在该公司已工作期限满10  相似文献   

13.
端午节前夕.黑龙江省同江市某辖区老人张某来到某边防派出所索要扶贫物资(米、面),该派出所在今年端午节没有帮扶计划的前提下。由所领导自掏腰包驱车为张某购买了一袋大米和一袋白面.送至张某老人家中。  相似文献   

14.
2013年5月初,新耀公司承包了某大楼雨棚改造工程,并将该工程转包给了张某施工。同年6月,张某和新耀公司签订了一份内部目标责任合同,约定大楼雨棚改造工程由张某负责,张某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一切安全事故,由张某承担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张某作为实际施工人完成了大楼雨棚改造工程。但在施工过程中,张某雇用的工人齐某因工作不慎,从工地脚手架上掉下来,经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事发后,新耀公司  相似文献   

15.
案例张某是一家公司的老员工,在公司工作了很多年,每5年与公司签订一次劳动合同。2007年,张某已经在该公司工作了12年,但其劳动合同还有3年没有到期。张某想与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是公司的人事部门告诉张某其劳动合同还没有到期,因此没有办法签订无固定期限劳  相似文献   

16.
小保信箱     
《就业与保障》2012,(4):4-7
伪造行为不影响双倍工资小保:某物业公司招聘时,张某伪造了学历证、电工证等,因而被聘为电工。招聘后工资实行集体劳动合同标准,该物业公司一直没与张某签订劳动合同。张某就这样在该公司工作了九个月。可是最近物业公司发现张某所提供的学历证、电工证系伪造,欲与其  相似文献   

17.
《民主与法制》2011,(1):64-64
关某为个体工商户,其经营范围为商业信息咨询。张某与关某签订了劳务输出合同,双方约定,张某缴纳5万元办理出国费用,关某负责为张某办理国外工作签证及工作安排一事,工资每月大概在8000元以上。合同签订后,张某如约缴纳费用,并出境,但关某却没有在国外为张某安排工作。  相似文献   

18.
2005年7月,张某毕业于一所名牌大学,并且与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签订了一份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公司决定将一批表现良好的工作人员送到德国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培训,张某名列其中。2006年7月,该公司在工作人员前往德国之前,与包括张某在内的全部参加培训的人员签订了培训协议。协议约定,在接受培训后,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再为公司工作4年,在这4年里如果有辞职或者以其他形式离开公司的,必须赔偿公司的培训费用6万元。但是,公司与张某等人并没有重新修改当初的劳动合同期限。2008年7月,张某与该公司的劳动合同到期,张某提出终止双方的劳动合同,但公司拒绝了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是不当得利、盗窃还是侵占缪军今年二月的一天,张某与同事陈某、李某到隔壁办公室打扫卫生,陈某发现办公桌底下有一张存折,被张某捡到手,接着张某去另一办公室接电话。接完电话在上厕所的路上,张某掏出存折看,方知是同事郑某的活期存折,存额为16600元。回到办...  相似文献   

20.
【案例】:张某被招聘为某国有大型企业业务员,该企业与张某签订劳动合同时,要求其先交纳500元保证金,否则不予签订合同。张某无奈之下交纳了500元保证金后与该企业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后听人说企业收取保证金的做法违背了《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便要求企业退回其所交纳的保证金,遭到拒绝。企业负责人还威胁说,若要退回保证金,就解除劳动合同。于是,张某向当地劳动仲裁机构提出申诉请求劳动仲裁机构裁决该企业在签订劳动合同中的做法违法,应返还张某的500元保证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