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子恢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任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最重要的贡献,是为解决三农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出了探索。他是党内公认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专家,被誉为中国  相似文献   

2.
1953年10月初,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恢受中央委托,率领工作组到南方各省就农村合作化运动进行考察指导。随行人员有邓子恢夫人陈兰、农工部二处(互助合作处)处长李友九、我的父亲鲁亚夫(邓子恢秘书)以及警卫员于汝亮等。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了实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央提出的政策  相似文献   

3.
1952年8月4日,毛泽东批示同意刘少奇的建议:国家进入建设时期,由于工作繁重,需要增设机构,调各中央局书记来中央工作。邓小平、邓子恢均在被调之列。邓小平任政务院副总理,邓子恢则受命于农村工作,解决农业合作化问题。邓子恢以他的智慧和卓识,向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提出了许多富有前瞻性的构想。邓小平坚信邓子恢是可以当好农村“统帅”的。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在我党80多年的历史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党的基本纲领是在1945年4月至  相似文献   

5.
龚格格 《学习导报》2013,(17):60-61
由于在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经验不足,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提出一系列超常规发展的高指标,致使经济建设浮夸风盛行,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表现尤为突出。未经试点,全国农村普遍将小型的农业合作社加以合并,大办“一大二公”、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仅一个多月时间,全国基本实现人民公社化。发动“大跃进”运动以及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主观愿望是希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能够实现跃进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红岩春秋》2012,(1):19-28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短短几年内接踵而至的胜利使人们认为,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和政治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都已取得伟大胜利,广大人民群众热情高涨,经济建设应该搞得更快一些。为此,党中央、毛泽东酝酿并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并在这个过程中相继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  相似文献   

7.
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伟大的历史性变革时期.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邢台县广大妇女在各级党组织领导下,积极投身农业合作化运动,妇女工作和妇女事业有了长足进步,取得了巨大成绩.1950年至1952年,邢台县连续三年有郭爱妮、王全荣、郭海棠三位女劳模进京参加国庆招待会,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在天安门上观看首都群众游行,游览长城、故宫、颐和园,一时在全县全省传为佳话,干部群众称她们是最幸福的人.  相似文献   

8.
林木 《党史博览》2009,(3):F0002-F0002,F0003
农业合作化运动从新中国成立初就已开始。从1949年10月到1953年,以办互助组为主,同时试办初级形式的农业合作社。1953年4月,针对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中出现的急躁冒进倾向,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提出了“稳步前进”的方针。然而,毛泽东却认为,农业生产合作是农村工作的主题,“纠正急躁冒进”,吹倒了一些不应吹倒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相似文献   

9.
《福建党史月刊》2009,(10):25-25
1951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第一次全国农业互助合作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决议(草案)》的颁发,给福建方兴未艾的农业互助合作运动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红岩春秋》2012,(1):10-18
1949年11月30日,五星红旗在山城冉冉升起,重庆历史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广袤的巴渝大地,孕育着新的希望。20世纪50年代,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村社会生产大变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在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重庆也不例外。这是我党在领导减租退押、土地改革后又一场旨在变革农村生产关系、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相似文献   

11.
陶鲁笳,1917年2月出生于江苏溧阳,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至1949年在太行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工作。1949年9月任山西省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1953年7月至1965年8月任山西省委第一书记。1958年5月,被选为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中央委员。1960年10月任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1965年9月任国家经济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兼中央工业交通工作部政治部主任。1973年7月,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政委。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农业合作化则是这场改造运动的重要内容.当下人们对于农业合作化有着不同的评价,肯定者与否定者都有之.由于每个人看问题的视角不同,就同一历史事件作出不同的评判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对运动初期几个影响较大的合作社进行简要的介绍,也许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农业合作化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3.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河南与共和国一起迈进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开始了新的探索。但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重大偏差,中国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挫折。为彻底摆脱困境,中央下决心纠正错误,调整政策。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50年代初,围绕山西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问题在党内引发了一场争论。争论的表面是老区互助组织要不要提高一步,但实质上是老区农村或土改后的农村要不要开始起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这场争论不只是在山西呈现白热化,而是直接牵动着中央高层领导,影响至全国。甚至到了1966年"文革"爆发,林彪、康生、陈伯达、江青等人又重提这场争论,并把它作为农村"两条路线斗争"的案例,以及刘少奇反对在农村搞社会主义的"罪证材料"加以利用,致使刘少奇等一大批中央及省、地、县党政领导干部遭受猛烈批判和斗争,有的甚至被摧残、迫害致死。  相似文献   

15.
云南解放以后,在经过一系列民主改革和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的基础上,1953年,云南与全国一道进入了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新时期,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等进行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核心内容是在农村逐步推行由互助合作到初级进而到高级的农业合作化。为了加强对这一工作的组织领导,省委专门成立了由省委副书记于一川兼任书记、部长的省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和农村工作部。在内地  相似文献   

16.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是中共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遭受的一次严重挫折,是国内外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的产物。作者现对其中的一个因素即苏联因素,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期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制的若干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关于农村合作制的理论,在民主革命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实践中萌发,在50年代前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得到充分发展。1955年"五月变化"以前,毛泽东否定了经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理论,主张动摇乃至消灭私有制,但又坚持保护农民互助合作和发展个体经济的"两个积极性",提出农业合作化应包含社会革命和技术革命两部分;"五月变化"以后,他要求进一步加快合作化,提出"大发展"方针,开展反"右倾",强调以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的理论指导合作化运动。  相似文献   

18.
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特殊化风和生产瞎指挥风盛行,造成国民经济的困难。1960年是最困难的一年,尤其是农村出现了大面积饥荒。为此,1960年底至1961年初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下决心解决农村“五风”问题。  相似文献   

19.
1955年下半年,毛泽东周游列国(他自己的幽默说法,即通过看材料了解各地的情况),看了全国各地关于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几百篇报道,认真而又投入。上个世纪60年代,毛泽东数次提到自己在建国后作过两次大的调查研究,一次是听取中央各部委的汇报,一次便是1955年的周游列国,可见他对此事的重视。为此,毛泽东亲自编辑出版了《中国农村  相似文献   

20.
1964年12月15日至1965年1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总结前一阶段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经验,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就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和刘少奇对社教运动的看法出现了严重分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