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规律与资本主义积累规律密切相关,二者之间的联系主要有以下内容: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资本积累的增加使工人对资本的从属关系加强,劳动生产率的发展是资本积累的最强有力的杠杆,资本积累与相对过剩人口互为条件是资本主义人口规律的显著特点,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形式与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马克思关于人口规律理论,对指导我国遵循适度人口规律,制定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口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通过建立资本有机构成、劳动需求增量、现役劳动军劳动供给增量、纯劳动需求增量、纯劳动力需求增量等概念的相互联系说明了相对过剩人口形成的机制。与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尤其是信息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失业理论相比,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更为科学和优越,另外两者还存在相似之处。研究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就业问题,必须坚持以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为根本指导。  相似文献   

3.
秦蒙 《理论月刊》2023,(9):23-37
与新古典主义工资理论相比,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具有明显的理论优势,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资的本质以及现实工资运动的规律。马克思成熟的工资理论是劳动价值论和资本积累理论的有机结合。劳动价值论是理解资本主义工资本质的基础,工资在表面上体现为劳动的交易价格,但在本质上却反映了资本剥削劳动、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矛盾运动的真相。资本积累理论是理解资本主义工资运动的关键。伴随资本积累过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产生了持续存在的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规律调节资本主义工资的运动趋势。此外,马克思在《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中对再生产均衡条件以及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矛盾的论述表明,剩余价值的实现取决于资本家的积累欲望,而工资水平则会通过作用于利润率而显著影响积累率,工资的运动趋势因此是能否实现宏观经济均衡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马克思的工资理论,马克思主义学者构建了一个不同于新古典主义的工资决定模型,这一模型对于理解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工资运动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傅学良 《传承》2012,(22):72-73
对严复人口思想的主要内容,如人口消长的治乱循环论,绝对过剩人口论,相对过剩人口论,人口数量多与质量低的恶性循环论以及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办法论等,进行收集、整理、概述和评论。  相似文献   

5.
赵秀娥 《求索》2013,(10):79-82
《保卫马克思》是20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阿尔都塞的成名作,在理论界具有重要影响。《保卫马克思》对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启示在于抓住理论的“总问题”,反对分析目的论,坚持“马克思关于思想发展的理论原则”,从“理论实践”中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问题意识和开放性。把握整体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6.
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选读(下册)》,重点应放在对马克思经济学巨著《资本论》的基本理论学习和掌握上,这里对有关重点问题予以概括的解析。一、马克思关于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理论及现实意义商品的基本特性,主要表现在商品具有二因素,生产商...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无疑是后人争议最多的文本之一,而其中异化理论又是争论的焦点。在发展问题业已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联系现实重新解读与思考马克思的这一理论文本,我们会获得一些新的启示。一、马克思异化理论再认识在《手稿》...  相似文献   

8.
下岗失业问题之所以使政府、国有企业、下岗失业者个人手足无措,且深感再就业压力甚大,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缺乏思想准备和精神、心理准备,认识滞后、理论研究滞后,从而所采取的相应的对策滞后且乏力。随着下岗失业、再就业问题逐趋严重化、复杂化,经济理论界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再就业对策越来越感到不满意,于是较普遍地提出了尽快建立再就业理论的共同要求。但是,关于如何建立我国的再就业理论的问题,经济理论界却存在着争论,并产生了三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关于失业、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是建立我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础的研究,多注重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理论。殊不知,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恩格斯比马克思还要早,并且在马克思逝世之后还继续研究。马克思研究这一问题,是由于米海洛夫斯基发表《卡尔·马克思在茹柯夫斯基先生的法庭上》一文引起的。茹柯夫斯基、米海洛夫斯基都借“跨越”发展的名义,来曲解《资本论》的理论,马克思为了维护他的著作的科学性,不得不对他的论敌进行回击。而恩格斯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从开始的时候,就径直是针对俄国当时的社会问题的。恩格斯对俄国“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资本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一部人们所熟悉的政治经济学巨著,是凝结着马克思四十年心血的伟大产物,是每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必修课程。我们学习的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理论,就是马克思《资本论》的一个重要理论,特别是《资本论》第  相似文献   

11.
世界各国共识:制订人口政策具合法性 20世纪之前,资本主义国家因工业化的刺激人口激增,转移过剩人口的方式是强制的政治性移民, 人口的数量增长并没有成为关注的问题。直到20世纪40年代之前,发达国家认为人口问题主要是增长缓  相似文献   

12.
<正> 张奎良同志的《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一文,(载《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2期),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长期以来为学术界关注甚少的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特点及其发展道路的理论,读后颇受启发。但是,对张文关于对马克思理论中生产力尺度与道德尺度的论述和评价则不敢苟同,现谈几点看法,以就教于张奎良同志。一道德标准或人道主义标准在马克思的西方社会理论和东方社会理论中的地位是张文论及的中心问题之一。马克思在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以《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  相似文献   

13.
有责任透彻地理解社会主义理论问题──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观札记之一严枝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是以他们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同时也是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发表于1848年初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但是,马克思和恩...  相似文献   

14.
《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研究的成果,是马克思经济学说最主要的著作。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理论的基本原理,是在《资本论》第一卷的最后一篇中论述的。所谓资本积累理论,就是关于资本如何由剩余价值产生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理论。在社会化大生产中,资本积累作为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前提和源泉,是生产经营发展中的一个客观规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学界,有的论者一谈到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时就论及《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是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马克思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经过理论研究制定出来的。这个过程,就是理论驿站。这个理论驿站和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继承有重要的关系。这里,主要研究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科学理论是怎样产生的。理论驿站是要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的内在关系上研究其发展。这需要对1843年《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手稿》、1843年《论犹太人问题》、1844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内在关系作深入的剖析。不研究这三部经典著作,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以后的发展就没有了根基。理论驿站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是我在一本新的著作《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发展史论纲》(光明日报出版社2021年版)中提出来的。在这部著作中,理论驿站是针对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说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平面结构,是由一种理论运用、推广出来的。理论驿站不同,是一个历史的、逻辑的方法。这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方法论。在这部著作中主要是对“三个组成部分”展开的,对马克思早期思想演进缺乏深入研究。现在研究这个问题,刚一开始就遇到了一个矛盾:版本的问题。以上说的这三部经...  相似文献   

16.
梅学兵 《求索》2011,(11):103-105
日本新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之一望月清司在其代表性著作《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中提出,《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早期不成熟思想之学术著作,其历史理论是科学主义的“分工展开史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依赖关系史论”则是其成熟的人本主义理论。连接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桥梁是在《雇佣劳动与资本》、《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资本论》中频繁使用的“社会联系”这一范畴。望月清司对马克思历史理论实质及其早晚期判断的失误决定了其对“社会联系”范畴的解析具有明显的目的论色彩。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理论阐述主要以当时世界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典型的英国作为例证。《资本论》大量引用了《工厂视察员报告》《童工调查委员会报告》《公共卫生报告》等英国官方材料,并给予所引用的英国官方材料和从事调查统计工作的官员以充分的肯定。考察《资本论》如何运用英国官方材料作为例证、马克思如何评价所引用的英国官方材料等问题,不仅有助于深入学习、理解《资本论》,而且有助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体系中更好地用中国的事实和资料作为例证。  相似文献   

18.
交往理论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交往”范畴的多义性,交往形式的多样性,表征了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科学内涵的丰富性。本文主要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交往理论的源泉、内涵以及其深层话语对马克思交往理论进行了尝试性解读。  相似文献   

19.
重新审视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的“跨越”理论及其重要意义─—马克思《历史学笔记》研究之六冯景源一由于对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偏颇理解而引起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理论论证时,特别重视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理论的探...  相似文献   

20.
《正义论》是罗尔斯在借鉴、吸收、修正有关正义问题研究基础上的理论硕果。罗尔斯的《正义论》在部分吸收马克思公正观之有益探索的基础上,对马克思的"正义批判理论"给予现代回应。然而,由于二者在理论基础、研究视阈、理论关怀上呈现出的巨大差距决定了罗尔斯只是对马克思公正观的片面继承,而非现实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