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向中国朋友们表示问候。我很荣幸应邀参与《当代世界》杂志关于东欧剧变等重要问题的讨论并发表个人粗浅之见。  相似文献   

2.
2019年是东欧剧变30年,关于1989年导致"天鹅绒革命"的关键因素再度被重解。回顾过去30年,东欧各国转型仍在途中,新旧挑战交织而生。中东欧国家在融入欧洲问题上存在共识,但预期与结果相距尚远,出现了"新旧欧洲"的心理围墙和"二等公民"之感。当前,"民主制度"依然脆弱、经济发展未达预期、标志国家稳定的人口状况出现剧烈变动等是中东欧各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也是当代中东欧政治社会状况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3.
关于东欧左翼政治力量演变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东剧变后十余年中 ,东欧国家左翼政治力量的发展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在东欧政治经济和社会转型过程中 ,东欧左翼政治力量既无力也无意改变社会发展的总体方向 ,但却承担了塑造东欧正在形成的资本主义的历史任务 ,因而同西欧左翼力量相比 ,扮演了不同的政治角色 ,发挥了不同的作用。东欧左翼政治力量的起落沉浮 ,是由其内部的和外部的种种制约因素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1989年秋冬,东欧上空风云突变。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以及原民主德国,政权易手,国家变色。对此,全世界的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欣喜若狂,弹冠相庆;众多善良的人们也曾寄予种种希望。然而,时光已过两年后的今日东欧,从波罗的海沿岸到多瑙河畔,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生产下降,失业严重;社会沉渣泛起,治安状况恶化;地主反攻倒算,人民失望愤怒。这一幅幅阴暗萧瑟的图画,一桩桩怵目惊心的事实,向一切关心东欧形势的人们说明了许多在剧变前不易讲透的道理,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5.
1989年的东欧剧变,抛开意识形态之争,无可否认的是,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亨廷顿的"第三波浪潮"高歌猛进。柏林墙、哈维尔、瓦文萨、团结工会、圆桌会议、戈尔巴乔夫……一连串熟悉如常的名词被历史定格,但问题是,接下来怎么办?民主了,未必是宪政了,即便宪政实现,大部分人还是得低下头面对衣食住行这样那样细小入微的问题。每一个国家的转型模式,都有其具体的历史承接和现实条件的约制,匈牙利学者  相似文献   

6.
二战后,相似的国际处境和国内状况,促使东欧各国共产党试图探索一条经由人民民主向社会主义间接过渡的新路子.尽管东欧各国共产党对人民民主道路的认识、理解与解释不尽相同,但是总起来看,它们在对人民民主道路本质的认识上又有很多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7.
腐败与东欧共产党的衰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欧各国党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导致东欧剧变的多种因素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各种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腐蚀了党的肌体,削弱了党与群众的联系,影响了党的纯洁性、先进性、感召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8.
苏联模式是苏联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然而,随着冷战全面爆发,苏联强行把这一模式推广到东欧各国,给这些国家的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斯大林去世后不久,在东欧一些国家就发生了对苏联模式的冲击和改革.但是,断断续续的改革并没有使东欧国家摆脱苏联模式的痼疾,最终导致各国彻底抛弃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9.
剧变后东欧共产主义政党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欧剧变后,一批新的共产主义政党在这一地区建立起来。围绕着摆脱历史羁绊、实现党的现代化,东欧共产主义政党不断调整自己的政策,经过艰难复苏,逐步融入到现行的多党竞争的议会体制中。剧变20年后,东欧共产主义政党的数量已超过30个,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战后初期东欧各国的人民民主制度 ,虽然凝结着东欧各国党根据各自实际进行有益探索的各种努力 ,但它的出现和消失 ,更大程度上是战后东西方大国逐鹿东欧 ,按照各自势力影响 ,进行讨价还价、相互妥协与争斗的结果。考虑到东西方大国战后在东欧问题上的微妙关系 ,东欧各国在战后选择“人民民主制度” ,而不是直接走向社会主义这种历史现象 ,是可以理解的。同时也应承认 ,这种选择也是符合东欧各国国情的。如果战后东西方大国能够屏弃强权政治 ,还东欧人民独立自主的地位 ,或许东欧人民会通过自己的努力 ,为世界各国的社会发展提供一条非常有借鉴作用的道路。但历史的发展表明 ,只要东欧不能摆脱受大国政治左右的困境 ,就很难进行适合本国特点的发展道路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苏联、东欧国家十几年来政党格局和社会政治思潮变化的分析,考察了制度变迁的特点与后果.苏联、东欧国家制度变迁的过程中,政党出现了异乎寻常的剧烈变动,原来执政的共产党纷纷倒台.实行多党制后,政党政治逐渐走向制度化,议会也成为国家政治的中心,基本上进入西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范畴,从政治体制上结束了斯大林模式.同时,各国原有的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主流文化丧失,各种潜在的或外来的政治思潮涌现,在制度变迁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这三股思潮在苏东国家制度变迁和变迁后的十几年中,不同程度地左右着政局和社会的变化.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执政党要充分认识社会政治思潮的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2.
2010年8月下旬,本文作者前往布加勒斯特,对罗马尼亚前驻华大使罗明先生和他的夫人萨安娜女士进行了五十余小时的访谈,所及内容主要包括他们与中国的情缘、中罗关系以及罗马尼亚的社会发展等.本文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二战以后,东欧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遵循和照搬苏联模式,曾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但由于苏联模式是苏联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给东欧各国带来了许多弊端,造成了其政治、经济危机,并最终导致了国家剧变.实践证明,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正确对待外国经验和外国模式,坚持从本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14.
苏联顾问在东欧:一个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之后,随着东西方冷战思维的形成和冷战的加剧,随着苏联东欧政策的根本转变,一大批苏联顾问出现在东欧地区.他们为什么而来?他们的到来给东欧各国造成了什么影响?本文拟根据近年来解密的俄罗斯档案材料,对二战后苏联派遣顾问到东欧地区的经过、动机与影响进行剖析和考察.  相似文献   

15.
东欧的政治变迁——从剧变到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30年间,东欧政治经历了一个异常曲折、动荡和艰辛的历程。自20世纪70年代起,东欧各国普遍陷入难以自拔的多重危机之中。始于1989年席卷整个地区的政治剧变之后,以"民主化"、"市场化"、"欧洲化"为目标的转型成为东欧各国政治发展的主旋律。经过20年的转型,无论就民主的巩固、市场经济的运转及融入欧洲的进程来看,整个地区次区域间的差距明显拉大,多样化无疑将继续主导东欧未来的政治发展。东欧近30年的政治变迁表明,如何让本土因素更好地主导未来的转型进程,是东欧各国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6.
“颜色革命”是苏联东欧剧变大地震后的余震 所谓经典的“颜色革命”是指2003至2005年独联体地区三国所发牛的三次重大政治事变:2003年11月,萨卡什维利手持玫瑰花逼迫格鲁吉亚总统谢瓦尔德纳泽下台并取而代之,从而拉开独联体地区“颜色革命”的序幕。2004年秋,乌克兰在总统选举中发生激烈政治斗争,尤先科以橙色为标志向其政治对手发起攻击,最终获胜,这就是著名的“橙色革命”。2005年3月,吉尔吉斯斯坦议会选举发生剧烈的政治震荡,阿卡耶夫总统在骚乱中流广同外,巴基耶夫坐上了总统宝座,这就是所谓的“郁金香革命”。  相似文献   

17.
1978年前后,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大规模考察团对苏联东欧国家进行了访问和考察。苏联东欧国家的改革是这些访问和考察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内容,给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具体说来,中国共产党考察苏联东欧改革对中国改革开放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模式多样性的认识;二是推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三是丰富了中国改革理论的思想来源;四是促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道路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作者在多年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为回应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试图为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翻案的文章,而撰写的一篇有关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研究的长文.全文分为六个部分,分别对伯恩施坦其人、他的修正主义学说、社会改良主义路线等进行了深入的评析.  相似文献   

19.
自18世纪以来,在欧洲,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政治思潮有三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启蒙主义和德国马克思主义,它们彼此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融合中形成了伯恩施坦为创始人的自由社会主义(即民主社会主义)与贝弗里奇、凯恩斯为代表的社会自由主义两大派别的历史趋同,所谓战后欧洲莱茵资本主义模式就建立在这种历史趋同的基础之上,从而使西欧资本主义得以度过战后黄金时代。80年代崛起的里根主义和撒切尔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以至世界政治的基本走向,他们宣传的新自由主义是一种市场原教旨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的结合是当今欧洲政坛的主流趋势。在政治思潮持续向右转的大环境下,很多人产生了一种“历史复归”的危机感。  相似文献   

20.
关于新自由主义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自由主义区别于自由主义的特征就是坚决拒绝劳动价值理论 ,用边际效用价值论来取代劳动价值论 ,把资本的利益放在首要地位。今天所说的新自由主义是指与凯恩斯主义、弗赖堡学派完全对立的哈耶克主义以及里根—撒切尔主义。从一定意义上说 ,新保守主义也就是新自由主义 ,但新保守主义与新自由主义这两个概念还是有严格区别的 ,特别是在政治与社会文化领域。经济上的新自由主义与政治上的新保守主义合二为一 ,是当今西方国家中右政府或者中右政党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