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气候问题已经日趋政治化,碳减排正成为各大国政治与外交博弈的新场域。基于理性主义计算的国家并非没有国际气候合作的可能,但碳减排收益成本计算的困难使得国家的合作行动变得迟缓。当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气候合作谈判上有着针锋相对的立场,气候谈判的实质是发展权之争。随着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中国在气候外交上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急需创新思路,提出气候外交新对策。  相似文献   

2.
以囚徒困境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非合作博弈是困扰国际气候谈判进展缓慢的关键障碍,其原因就在于各国(国家集团)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个体利益诉求与国际社会的集体利益诉求之间存在冲突。如果在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协调上失败,极有可能导致集体理性的失控,最终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气候系统崩溃。因此,探讨非合作博弈困境的内部机理并寻求其破解途径,就成为解决国际气候谈判困境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9·11”后国际恐怖主义的国际影响及国际反恐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琼 《理论月刊》2005,(11):149-151
"9·11"后的恐怖主义对国际政治、经济及全人类心理的影响深远.国际社会在恐怖主义的根源、定义及反恐合作的主导权和反恐形式等多个方面一直存在着争论,而在根除恐怖主义的行动中这些方面又确实存在着不足,只有总结经验,认真面对这些不足且加以改进,才能使国际反恐合作更有成效.  相似文献   

4.
当前,跨国犯罪十分突出,参与国际警务合作是打击惩治涉外犯罪的有效方式。自1984年以来,中国参与国际警务合作的实践模式主要有:在国际刑警组织框架内开展警务合作,广泛开展双边和多边执法合作,在国际组织和区域性组织中开展国际警务合作,以及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等,进一步增进了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理解与互信,扩大了合作共识,深化了警务合作关系,进一步提升了打击境外犯罪的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5.
集体意向理论是当前哲学社会科学中探讨的最为热烈的话题,对集体行动的说明中运用得最多的概念是集体意向,通过背后的意向,行动才能被说明为理性的行动;通过何种形式的意向,才能判断某项行动是集体行动还是个体行动,行动背后的意向是否是集体意向,需要对集体意向的基本条件作出说明,进而判断该行动是否是集体行动。而集体意向理论中关于集体意向的理解存在着争议,争论围绕的主题是集体意向是否可以还原为个体意向。本文作者试图通过对集体意向的内容做语义上的分析,指出集体意向的特有性质,来回答集体意向是否可以还原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关系基础理论中,国际合作论日益引起学界的关注。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界,以亚历山大.温特为主要代表的建构主义学派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国际合作论:第一,从整体主义和理念主义方法论上揭示了共有知识和观念对国际行为体的意义。第二,否认了先验性的国际无政府状态,认为国际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第三,从社会建构主义的角度阐释了国际合作论:合作文化论。  相似文献   

7.
国际警务合作的概念,是指“不同国家的警察机关之间,根据本国法律或者参加的国际公约,在惩治国际性犯罪,维护国际社会秩序领域相互提供援助、协调配合的一种执法行为”。其基本特征:一是国际司法合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二是各国警察机构在执法领域的一种合作;三是以国际刑警组织为主渠道,协调不同国家之间打击刑事犯罪;四是灵活性与效益性;五是具有国内与国际双重法律性质的执法活动;六是建立在对等互惠基础上的一种协作关系。国际警务合作的范围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警务合作范围是指国际刑警组织框架内,主要围绕案件侦查进行的合作;广义的警务合作范围是指包括各国间开展的刑事司法协助的有关内容。文章还对国际警务合作的意义和法律依据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现实主义作为国际关系理论中最有影响和最有解释力的一种理论,它关于国际合作的深刻思想对将要构建的国际合作理论是应该得到批判性借鉴的.对于西方现实主义国际合作观,我们要进行批判性的解读,既不能完全肯定,更不能全盘否定.既要看到它合理性和相当深刻性的一面,又要看到它局限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9.
国际合作是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议题,但长期以来,西方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上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国际合作理论:批判与建构》的面世,挑战了西方国际合作理论的话语霸权。它在对西方国际合作理论进行理性批判的基础上,建构了以“国家能力-国际合作”为主轴、国家意愿和国际社会为干预变量的国际合作模式,实现了对现有西方国际合作理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
人类的命运在超越,历史的本质是变迁。人类在超越自我生命中形成大规模改造社会的自我行动这就是历史发展中的社会运动。社会运动是道义的事业,它寻求的是群体生存质量的提高。当一种社会运动以提取最大公约数的方式,规定出人们集体行动的目标时,个体的一切利益都要无条件地溶解于  相似文献   

11.
<正>日益增长的国际合作需求当前国际减灾合作体系可追溯至20世纪。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国际合作规模极大拓展,形式更为多样化。世界政坛日益重视国际合作,不断寻求更广泛的参与和共识,共同应对一国或几国难以独自解决的发展挑战。  相似文献   

12.
杜芳  李龙 《公安教育》2011,(4):70-73
<正>一、欧美国家开展国际警务合作的新近发展趋势(一)不断扩大的合作范围随着犯罪内容和形式的不断演变,国际警务合作的传统模式已被突破,合作领域逐步扩展。协查犯罪案件及联合办案、通缉和逮捕在逃人员乃至越境追捕、没收犯罪收益(包括追查、冻结、  相似文献   

13.
顺利开展国际反恐怖斗争,增进国与国相互合作,必须有可靠的制度安排作为保障。 现有国际反恐怖合作的水平和规模未能适应国际反恐怖斗争有序开展的要求,存在范围和领域十 分有限、单边行动、合作基础不巩固等问题。完善国际反恐怖制度体制,一要根据斗争的现实要 求,不断对现有制度进行改造,增强其针对性和适应性,提高反恐怖制度的收益水平;二要强化已 有制度间的整合和衔接,减少其内部冲突,降低制度的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14.
杜战锋 《理论月刊》2005,(6):139-140
西方人学不管是理性主义还是非理性主义,都是建立在孤独的个体基础之上的,因而人总是面临着孤然独处的尴尬.阿伦特强调人应当在行动的基础上于公共领域中与他人分享人生.这样,孤独的个体才能由独处走向崇高,享受艺术人生.  相似文献   

15.
罗伯特·基欧汉的国际合作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罗伯特.基欧汉国际合作思想的逻辑线索进行了梳理:从界定国际合作开始,接着分析了博弈论和科斯定理两种国际合作理论,在此基础上,指出国际合作的阻碍因素以及实现条件,最后阐明国际规制在国际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征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是集体追求最大化经济利益与道德效用的理性选择,但我国现代征信体系仍处于效能发挥与实际需求不匹配的非均衡发展状态,未能实现创制时预期的集体理性。究其原因,征信体系多元主体利益互动的过程中信任要素的缺位导致个体理性行动导致的集体非理性,即集体行动难题。良好的秩序应建立在制度均衡点上,现代征信体系需要多元主体借助契约精神、共享伦理等道德要素的规制力量促进个体对集体行动的认同,并通过制度信任以及信息信任的建立夯实普遍信任基础,使多元主体实现行动共通、从个体理性走向集体理性,以此解决集体行动难题并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支撑经济社会运行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耿亚东 《长白学刊》2022,(4):121-127
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呈现的复杂性问题需要全球治理的视野和手段,更需要一种全新的集体行动方式,即合作治理行动去解决。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为行动者积极平等参与社会治理活动提供了新的动力和空间,激发了行动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还赋予了行动者合作彼此所需的资源。因此,合作治理行动不仅顺应了大数据背景下社会行动者的成长态势,充分考量了大数据的内在特性,还能充分发挥社会行动者的特长,提升政府治理的弹性与活力。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社会为辅的社会行动者唯有以合作的方式才能充分利用大数据,才能应对大数据带来的挑战与危机。  相似文献   

18.
相对获益与国际合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国家对外政策要考虑相对获益是肯定的,也是合情合理的.但它是否如新现实主义所说阻止国际合作呢?本文认为,相对获益确实对国际合作造成一定的麻烦,但并不能阻止国际合作的发生.在不同情境下,相对获益对国际合作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随着各国相互了解的不断加深,相对获益在国际合作中的影响力会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19.
<正>2023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提出完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同共建各国加强减灾等领域多边合作平台建设,为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提供了新指引、新动能、新方向。同年11月,“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正式成立。本文对“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的演进过程、重要意义进行介绍,对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20.
由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国际事务研究所程又中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和“211工程”建设课题“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国际合作”目前顺利结项,所出版的一套“国际合作研究”系列丛书于2006年11月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本套丛书旨在解析当代国际合作的理论问题和中国当前参与国际合作的实践问题。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国际合作,世界各国只有在互利合作中才能实现共同发展。过去和当前存在于国际关系中的合作现象,早就受到国外学术界的关注,井得到国际关系主要学派的不同解释。在理论上,功能主义、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建构主义和英国学派都提出了各自的国际合作理论。这些理论大体上涉及对国际无政府状态下国家之间的合作是否可能和如何实现、国家之间开展合作的障碍足什么、国家愿意合作的目的定什么、国家之间在何种条件下才能实现合作、何种条件对于成功实现国际合作最具决定性意义等问题的不同回答。在实践中,进入21世纪,全球化使中国和世界发展所依赖的国际合作处于一个新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个阶段上的国际合作,无论是参与合作的主体、有利于合作的条件,还是合作的领域和范围、合作的影响和意义,等等,都不是现有的理论所能充分解释得了的。为了全面了解新的国际合作现象,具体分析国际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国际合作的发展趋势,同时认真思考中国正在从事的各种国际合作,我们不仅必须放眼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合作,对国际合作做整体的调研尤其是基本的理论思考,还必须就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里的中国与外国、外国集团和国际组织所开展的国际合作做历史和现状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创新思路,为拓展和深化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国际合作寻求因应之策。在丛书之一《国际合作理论批判与建构》,作者宋秀琚博士对西方国际合作理论进行了批判,分析了它们在本体论和方法论方面存在的不足,认为受政治立场和价值观念的制约,这些理论反映的主要是大国强国的自身利益,并不具有普遍性。为尝试建构一种新的国际合作理论,作者提出了三个理论假设第一,国际关系就是国家能力间的关系,国家能力的分布格局决定了国际关系的总体态势。在国际关系中,国家的直接目标是通过各种方式或弥补或增强自己的能力,国家能力趋同和能力自主是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