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前,我国耕地保护形势十分严峻。按照国家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我国年均占用土地达600万亩。国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这是很好的措施。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最不严格”的问题。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应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确保耕地红线不突破。国家应设立耕地保护补偿专项基金,充分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政策》2009,(7):63-63
从国土资源部获悉:1999年至2008年,我国通过土地整治共补充耕地4163万亩,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测算,整治后农地利用率提高5%-10%,农业生产成本下降了10%,  相似文献   

3.
我国耕地面积进一步逼近警戒线。截至去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比上年度末净减少460.2万亩,总面积下降到18.27亿亩,进一步逼近18亿亩的红线。  相似文献   

4.
蒋卫武 《小康》2007,(8):62-64
国土资源部新任部长徐绍史在首次面对媒体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18亿亩耕地红线是高压线,谁都不能碰,对敢于触红线的人绝不手软。我们必须坚守红线,绝不动摇,打一场只能胜不能败的耕地保卫战。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耕地资源现状 我国耕地资源的基本现状,可概括为“一多三少”,即耕地总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人地矛盾突出。如何在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我国耕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生产而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传统粮食产区,已不能为我国提供足够的商品粮。在世界粮价日趋增长的阶段,加大对国家粮食核心产区的建设与保护,对保障18亿亩耕地红线及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金浩 《重庆行政》2010,12(2):65-66
当前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步伐持续加快,城市外扩力度加大,城区面积迅速膨胀,城市建设占用耕地资源逐步增加。同时,国家的保障粮食安全政策和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政策,促使城市建设与耕地保护形成了新的矛盾,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今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一定要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可就在温总理的话儿犹在耳边回荡着时,  相似文献   

9.
《辽宁人大》2008,(10):28-28
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近日强调,实施土地违法问责制,对国土资源战线来说,对地方各级政府来说,都是推进改革的重大契机。要加快建立土地违法问责制,落实土地管理共同责任,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决不动摇。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国家多年来一直强调保住18亿亩耕地这个红线。然而,18亿亩只是数量的概念,我们更应关注这18亿亩耕地的质量。现在,中国每年需要一万亿斤左右的粮食,因此不得不强化耕地的产出。我国粮食连续11年大丰收,丰收背后是每年产生7亿吨秸秆,其中只有不到1/3的秸秆实现了还田,其余的基本被烧掉或废弃,造成了环境污染和浪费。随着经济发展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近年来,有机肥、秸秆还田等传统养地手段,都已经很少用了,  相似文献   

11.
论坚守耕地红线的内涵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18亿亩耕地红线是农民生活和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正确理解耕地红线,不仅要重视数量目标,更要重视质量目标,必须关注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和耕地健康问题。不仅如此,正确理解和坚守耕地红线,还要按照建设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重视耕地基本形态的重构,重视提高耕地利用效率;要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崇高目标,重视耕地生态景观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建设和保护;要以建设促保护,让土地整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视点     
《今日浙江》2014,(1):5-5
国土部:我国适宜稳定利用耕地18亿亩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近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目前我国适宜稳定利用的耕地约1.2亿多公项,折合约18亿亩。总体来说,人均耕:[也少、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保护形势仍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13.
黄涛珍  赵小风  袁源 《群众》2022,(10):34-36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粮食安全是维护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最重要的压舱石。当前,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耕地安全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和基础,也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相关数据显示,近30年,我国耕地面积一直保持在19亿亩以上,基本稳定,守住了18亿亩耕地红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新粮食安全观,“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相似文献   

14.
时菊红 《山西政报》2011,(20):39-40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十一五"期间,全国人口每年递增1000多万,耕地每年递减1848万亩。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人地矛盾进一步尖锐,针对土地这种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等问题,全国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为了寻求实现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平衡点,全社会各个  相似文献   

15.
正为确保粮食安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严守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区通过土地整治,扩大了耕地面积,完善了农田水利设施,改善了耕地质量,提高了农田产能,为我区粮食安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一餐一饭,关乎国家安危、人民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耕地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相似文献   

17.
朱有国 《湖湘论坛》2009,22(2):86-88
粮食安全问题对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事关重大,但工亚化和城市化进程必然造成耕地减少,加之人口总量的继续增加及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气候变化等因素,势必形成我国粮食供需长期的“紧平衡”状态,我国的粮食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而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只能主要依靠自己来解决。力保18亿亩耕地红线、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两大基本面。消减地方政府的卖地冲动和加大对农民种粮的补贴是两大重要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8.
《时事资料手册》2008,(6):111-112
10月下旬发布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我国土地利用规划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统筹各业各类用地、加强土地生态建设、强化土地宏观调控。规划期内,全国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确保15.6亿亩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  相似文献   

19.
土地是财富之母,更是民生之本。严格管理土地,加强耕地保护,是贯彻落实基本国策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前经济健康运行中的一项重要手段,还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更是确保亿万农民长远生计和国家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但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的耕地却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甚至连"18亿亩耕地红线"也正在面临着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利用效率低的总体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扭转。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并作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重要战略部署,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水利部已划定水资源三大红线,国土资源部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国家林业局启动了生态红线保护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