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勤锦 《前沿》2013,(17):16-18
青年阶层固化造成青年对分层合法性怀疑、生活无力感、缺乏进取创新、犯罪率高、身份焦虑、社会腐败横行。社会流动促进青年社会认同、阶层互赢共生、政治清明、社会活力、价值观健康。社会流动的动力因素包括生产力、政治、教育、结姻、单位等。  相似文献   

2.
唐钧 《时事报告》2010,(2):73-75
最近一个时期,媒体上出现了一股“二代”热,常见的有“富二代”、“官二代”、“垄二代”,还有“贫二代”(“穷二代”),等等。公众和专家学者,都对此议论颇多。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是一种“贴标签”的做法,会导致受众对某些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最后走向事实上的歧视。  相似文献   

3.
网络媒体制造了很多新词,比如“官二代”、“富二代”、“贫二代”、“农二代”、“屏丝”、“高富帅”、“白富美”等等。这是网络世界对阶层和阶层流动的形象描述。这样的表述也多少反映出一种对抗和无奈的情绪。与此相呼应,众多媒体和学界精英将批评的矛头指向了中国社会的阶层固化问题。  相似文献   

4.
董雁伟 《思想战线》2020,(3):107-116
隋唐至清末实行的科举制度,在打破社会分层,促进社会流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量的资料和数据表明,在7~20世纪初的"科举社会"中,社会流动始终维持着一定的速率。在对科举制与社会流动的研究中,"流动派"与"非流动派"各执一端,研究者在史料与数据上面临着历史解释的困境。从"富民社会"的视角来看,"科举社会"的实质是"富民社会","科举社会"是"富民社会"内涵及特征的体现。科举是"富民社会"的一种选官制度,也是"富民社会"下社会流动的产物和标志。科举制下以"富民"为主体的社会流动具有整体的社会意义,也是考察科举制与社会流动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公安研究》2017,(6):95-95
殷鹏在2017年6月13日《人民日报》撰文指出,社会和谐稳定与阶层固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社会和谐稳定是指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井然、各类事务处理公正有效的社会状态。阶层固化则是指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很难发生变动,特别是向上流动的通道不畅,因而它的一个重要判断标准是社会流动性。只有社会流动性低,才表明存在阶层固化问题,社会缺乏活力。  相似文献   

6.
社会向上流动受阻催生“夹心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阶层不可怕,可怕的是社会阶层固化,不能正常社会流动。社会存在夹心层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夹心层扩大化  相似文献   

7.
社会良性而有序的流动是一个社会正常运行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改革开放进入第三个十年,中国社会的阶层流动已经逐渐开始出现了阶层固化的趋势,这是由于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影响.而阶层固化将对社会发展与稳定产生危害,不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阻碍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社会流动与中间阶层的壮大和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星 《前沿》2005,(3):156-158
中间阶层的壮大与发展可以使社会结构尽快地从金字塔型转变为橄榄型, 从而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社会流动直接导致社会阶层的分化与重组, 影响中间阶层的构成与发展。因此, 现阶段要扩大中间阶层比重, 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形成良好的社会流动机制, 推动社会成员实现合理的向上流动。  相似文献   

9.
流动青少年进入城市以后,由于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深层次的变化慢于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而产生的"文化滞后"现象严重影响着该群体的社会融入。主要表现在:城市生活不适应、角色定位不清、身份认同感较差、主观规范意识模糊以及流动青少年犯罪问题等。为此,需要从加快制度创新,促进文化融合与物质融合的协调发展;加强文化适应性教育与宣传;从促进流动青少年"文化自觉"能力的形成入手,尽快消除文化滞后。  相似文献   

10.
《当代广西》2010,(21):60-60
近年来,媒体关于“二代”现象的讨论很多,诸如“富二代”、“贫二代”等。“二代”现象的出现并被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一现象及其所反映的社会问题超出了多数人的记忆与经验范围。  相似文献   

11.
舒绍福 《传承》2012,(9):74-75
无论是英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和现实,还是韩国等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实践探索都表明,社会流动是和谐社会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协调机制,合理有序的社会流动对阶层关系具有有效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惠兰 《山西政报》2007,(13):48-48
社会流动是社会学中的一个名词.指的是社会成员在一定的社会分层结构中位置的变动。从流动的方向看,分为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垂直流动又叫上下流动,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分层结构中位置的升降:而水平流动则是在同一层次或水平的流动。正常的社会流动.是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姜卫平 《今日浙江》2013,(14):46-46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个人通过奋斗和劳动创造了美好生活。但是,在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人民福祉逐步增进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会分层"凝固化"和社会流动"缓慢化"的趋势,并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让中国梦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相似文献   

14.
“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这是浙江永康市第二中学行政楼大厅LED大屏幕上打出的一条标语。就是这么一句“高考励志标语”,没想到引起了强烈反响。很多人认为,这条标语里隐约透露着与“富二代”的对立情绪。  相似文献   

15.
南宋时期,内忧外患伴随政权始终,使得南宋政权不得不日益将地方财务聚集中央,导致地方官府行政治理能力严重不足,百姓赋税重于前代。唐宋以来崛起的财富力量“富民”阶层,历经北宋,到南宋时期,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乡村社会强弱关系、贫富关系、官民关系等重要社会关系的主导力量,使南宋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富民”阶层在强弱关系、贫富关系、官民关系中不断加深着与国家、与小农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既推动了乡村经济的繁荣发展,更保障了乡村社会的协调稳定,为维持国家政权稳定和社会安定奠定了基础。同时,“富民”阶层逐渐成为地方社会的经济文化引领者,而且促成了吏强官弱的地方政治治理模式,成为乡村社会治理与教化的主要力量,使南宋社会呈现出政治力与社会力共治的形态,形成明清以来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形态的雏形。  相似文献   

16.
张田田 《求索》2011,(10):226-228
本文探讨现代汉语“可不是:”的对话衔接功能和固化的形成过程,其中“可不是,”中的“是”已经进一步语法化。“可不是”最早连用的例子出现在唐代,经过宋元时期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可不是”已经固化。文章认为,语用推理和语境吸收是诱发“可不是,”固化的主要机制,语用强调和主观化是导致“可不是:”固化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17.
高庆 《前沿》2010,(13):113-115
改革开放30年后,当下的中国中的阶层分化与贫富壁垒进入固化过程,近年开始出现的"X二代"、"X奴"、"X族"等现象,都凸显出社会深度转型和阶层显性分化过程中叠加在青年群体身上的社会隐忧。只有使"贫二代"不自甘"向下的青春"并坚韧执著地不放弃底层的打拼,还原"富二代"尊崇道义、恪守规则并懂得感恩和回馈社会的道行德性,复以政府自觉担当撬开贫富层际流动的壁垒的责任,才能更好更快地推动中国走向"富N代"的"共富社会"。  相似文献   

18.
所谓“五种‘社会形态”’的“社会形态”,混淆马克思原著文本新唯物主义史观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社会”、“经济的社会形态”“社会形态”不同范畴的原意;是对马克思“社会”、“经济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形态”三范畴与生产力原理不同关系混同。  相似文献   

19.
促进城市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政策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流动儿童社会融合问题日益受到广大青年研究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而影响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深层原因主要来自政策和制度上的制约与失范,因此政策与制度的规范和保障有助于促进流动儿童的社会化和社会融合。  相似文献   

20.
黄宇 《求索》2013,(10):205-207
由于“富二代”犯罪主体身份地位的特殊性.使得“富二代”犯罪现象不仅危害了当前我国社会的安全稳定.而且对社会道德和司法公信力也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因此,对“富二代”犯罪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治理方法,对社会安定和法学理论发展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