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近来,中东地区出现一连串令人惊讶的新动向。叙利亚与以色列、利比亚与以色列、埃及与伊朗、叙利亚与土耳其等昔日“宿敌”打破坚冰,恢复“接触”。有人据此认为,后萨达姆时代正在到来,中东将重新洗牌;也有人说,中东形势正处  相似文献   

2.
在1967年的第二次中东战争中,埃及失去广四奈半岛,但埃及从未放弃收复失地的努力为防止该军夺回领土,以色列沿运河东岸修建了一条“巴列夫防线”,从海、陆、空三个方面进行防守:在防线的每个地堡下铺设通向运河的凝固汽油管、遇敌叮《火形成火阵;布建大程雷场;部署“霍克”防空汽弹防线建成后.埃军的炮火连他堡的墙和顶I:的防护层也无法击穿.以不夸耀说:“巴列夫防线是埃丁不可逾越的障碍。”但是,1973年IO月6日,埃及、叙利亚突袭以色列,埃军一举突破“巴列大防线”,使其成为了“马其诺第二”。这背后,埃及情报总局发挥了…  相似文献   

3.
应土耳其-中国友好协会、埃及-中国友好协会、以色列-中国关系促进会和塞浦路斯-中国友好协会的邀请,陈昊苏会长率对外友协代表团于2001年8月31日至9月16日对上述4国进行了友好访问。  相似文献   

4.
世纪回眸     
1964──1968年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及 六.五战争爆发 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耶路撒冷成立。该组织由巴勒斯坦各游击队组织和各界代表组成,最高权力机构是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成立,引起了以色列的极端仇视,1967年6月5日,以色列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向埃及、约旦、叙利亚、伊拉克等阿拉伯国家发动侵略战争,“六.五”战争(也称第三次中东战争)由此爆发。从6月5日到6月11日,以色列侵占了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旧城、加沙地带以及埃及的西奈半岛、叙利亚的戈兰高地等6.5万多…  相似文献   

5.
韩日独岛危机未了,俄日北方四岛(俄称南千岛群岛)事件持续发酵。新年伊始,束埔寨和泰国边界又起枪声。在有争议的柏威夏寺附近地区,两国军方动用了大炮等重型武器激烈交火,冲突时断时续。如果再联系长期以来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耶路撒冷之争”,印度和巴基斯坦“克什米尔之争”,英国和阿根廷“马岛之争”,希腊和土耳其“伊米亚岛之争”,  相似文献   

6.
以色列是一个危机意识强烈的国家。早在同十年代,它已开始研制核武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尽发。10月,埃及、叙利区部队突破“巴列夫防线”,前锋直指以色列边境。以色列腹背受敌,在前所未有的失败面前惊恐万f_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以色列军方想到了其景秀的杀手银——以色列秘密制造并存放在内格夫沙波9地中的、全世界尚无人知道的13枝原子弹。在国防$长达扬的请求下,以色列内阁召开紧急会议.并通过F使用核武器的决议。以色列迪莫纳反应堆生产的原子弹每一枚的破圩b,都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在广岛和长崎投了阿那两枚原…  相似文献   

7.
徐焱 《友声》2011,(2):14-15
【正】以色列和土耳其位于亚洲西部。从希伯来人的"应许之地"到小亚细亚文明,从横跨欧亚大陆的伊斯坦布尔到世界三大宗教的圣地耶路撒冷,以色列和土耳其的历史一直与人类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时事资料手册》2005,(2):43-44
旨在推动巴以和平的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约旦四方领导人峰会2月8日在埃及的红海旅游胜地沙姆沙伊赫举行。这是在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的倡议下,巴以双方最高领导人近4年来的首次会晤。经过数轮双边会谈后,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当日宣布,他已经同以色列总理沙龙达成协议,正式结束巴以暴力冲突。沙龙随后也宣布结束以方针对巴勒斯坦人的军事行动。近4年来的首次巴以最高领导会晤为艰难曲折的巴以和平进程带来了一线曙光。  相似文献   

9.
2008年12月27日,以色列开始对控制巴勒斯坦加沙地带的哈马斯实施代号为“铸铅行动”的军事打击,哈马斯以发射火箭弹等形式对以色列南部城市进行还击。2009年1月18日,经过大规模空袭和地面进攻两个阶段的军事行动之后,以方宣布单方面停火,并在1月20日从加沙地带全部撤军。哈马斯随后也宣布停火。持续22天的战争共造成巴勒斯坦方面1400多人死亡和5500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估计达20亿美元左右;以色列方面的伤亡则很小。目前,双方在埃及斡旋下开始长期停火协议谈判,同时仍有零星交火,冲突处于边打边谈状态。  相似文献   

10.
英、法和以色列不顾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严重警告和强烈抗议,坚持侵略埃及,并且力图迫使埃及人民承认他们已经造成的侵略现状。埃及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遭受惨重的牺牲和破坏。战火蔓延的地区愈来愈扩大,面对着这种危急的局面,埃及政府向全世界呼吁援助,苏联政府建议采取紧急措施制止英、法侵略。中国政府热烈地响应埃及的呼吁,坚决支持苏联的主张。中国政府坚决要求英、法和以色列的侵略军队撤出埃及领土,真正实现举世渴望的停火。  相似文献   

11.
在漫长的中东阿以和谈过程中,以色列、美国和约旦等国的情报机关禀承各自国家政府的旨意,积极以灵活多样的方式配合和辅助外交谈判,甚至直接介入和谈,发挥了神秘、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成功地使谍报与外交两者“联姻”。2000年1月曝光的以约两国联合窃取叙利亚总统尿样事件,再次令世人关注起不断出现在长达20年的中东和谈进程中的幢幢谍影。研以川队:以约特工联手窃尿样以色列相继与埃及、约旦和巴勒斯坦签订和平协定后,与老对手叙利亚的和谈摆上了议事日程。叙利亚铁腕人物阿萨德在美国的劝说下,决意与以色列人讲和。1999年初,…  相似文献   

12.
《思想工作》2008,(4):36-37
“互联网不完全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的本质是现实的。互联网面向公众,直接对社会产生影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蔡名照曾这样描述互联网与社会的关系。有统计说,预计2009年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将会超过10亿,依法管理网络已经成为各国越来越关心的一个话题。记者了解到,埃及、以色列和希腊等很多国家都在思考如何加强互联网管理,寻找理想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应土耳其文化旅游部部长穆姆久及土耳其中国友好协会主席巴伊塔什,埃及副总理兼农业农垦部长、埃及中国友好协会主席尤素福·瓦利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土、中埃友协会长司马义·艾买提率中国友好代表团一行9人于2003年11月29日至12月9日对土、埃两国进行了友好访问。土耳其总统阿赫迈特  相似文献   

14.
土耳其,一个地跨亚欧的独特国家,近几年声名鹊起,不仅在于其日趋活跃的外交身影,更因其东西合璧、多元包容的独特发展模式而引起了政界和学界的巨大兴趣。然而,作为中东四大传统力量之一及G20成员,土耳其与中国的相互往来、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却相对不足,总体上滞后于阿拉伯国家、以色列与伊朗。  相似文献   

15.
1982年12月20日到1983年1月17日,赵紫阳总理访问了埃及、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几内亚、加蓬、扎伊尔、刚果、赞比亚、津巴布韦、坦桑尼亚和肯尼亚11个非洲国家,开创了中国和非洲人民友谊的新篇章。本文分别介绍这些国家目前存在的26个宣称“社会主义”的政党的情况。 1.埃及民族民主党。埃及现在的执政党。为已故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1918—1981)于1978年7月所创建。宗旨是“民族、民主和社会主义”。主张实现“富裕而不是贫穷、建设性而不是破坏性的社会主义”,要把埃及建成一个像奥地利那样的“民主社会主义”国家;主张把政治自由和社会自由合为一体,实行多党制。该党反对马克思主义。宣称伊斯兰教是党的主要的思想源泉,伊斯兰教法是立法的重要依据。他对私营企业实行开放政策,鼓励私人和外国资本投资,竭力改善与以色列关系。该党在1979年埃及人民议会选举中获绝  相似文献   

16.
另一种国情     
星竹 《思想工作》2006,(3):33-33
不同国家国民的生活状况。会直接影响到民众对人生的看法。下面仅举我们出访埃及和土耳其的几个事例:  相似文献   

17.
陶彦召 《同舟共进》2013,(10):16-18
一位外国人若在以色列,很快便会发现,被当地人问及最多的问题,要么是“你觉得以色列怎么样”,要么是更为直白的“你喜欢以色列吗”——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没有其他民族像以色列人这样,如此在意外界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自埃及民选总统穆尔西被军方解职以来,埃及局势正朝着失控的方向发展。特别是8月中旬埃及临时政府的强制清场,导致了数百人死亡,使得埃及处于危机临界点。是什么导致埃及革命走上如今的迷途?笔者认为,回顾自“阿拉伯之春”以来埃及政局的发展,可以认为,埃及有着相当的典型性,即它明显“迷失”在西方的主导话语体系中,进而导致社会被撕裂、需求被掩盖、方向被误导。  相似文献   

19.
1993年10月4日,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作为唯一的候选人,以96.28%的高选票,第三次连任埃及总统。 12年前的10月,当前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突然被暗杀时,大多数埃及人对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十分担忧。由于埃及单独同以色列达成了戴维营协议、签订了和约、结束了长达30年的敌对状态,许多阿拉伯  相似文献   

20.
今年2月16日上午,土耳其总理埃杰维特突然举行记者招待会。他以胜利者的口吻宣布:土耳其“头号公敌”、库尔德工人党领袖阿卜杜拉·奥贾兰已被生擒,并被押回国内。奥贾兰被捕的消息一传出,有人欣喜若狂,拍手称快;有人惊恐万状,寝食难安;而效忠奥贾兰的库尔德人则悲愤交加,反应强烈。他们在欧洲许多城市掀起了一股袭击希腊、肯尼亚、以色列等国驻外机构的浪潮,使历史遗留的库尔德人问题愈发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