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宪法的层面上,表达自由的价值即使不说是高于著作权和财产利益,也是特别受到关注和偏爱的,因为具有普遍价值的表达权利,往往比个人的经济利益有更重要的社会意义,因而更受保护。伴随着陈凯歌新片《无极》票房的攀升,网络上开始流传一个名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网络短片,该片将《无极》中的一些镜头与某电视台法制新闻节目镜头编辑在一起,“搞笑”指数极高。陈凯歌一度表示要起诉其作者胡戈。很少有一个可能的著作侵权案,引起媒体如此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馒头血案”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关注,是因为这个案子涉及情(认为陈凯歌导…  相似文献   

2.
<正>春节前后,在电影《无极》不断红火的同时,《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也在网络上以匪夷所思的速度与广度疯传,从而引起了一段娱乐圈的奇谈趣闻。事实上,这只是“草根传播”的一个突出体现而已。近一两年来,网络上涌现了一个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草根英雄”:郭德纲、胡戈、芙蓉姐姐、天仙MM……他们在网络上以惊人的速度走红,把“草根传播”的特质发挥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大片,在死棋局里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6年12月29日,一部投资1000万的恶搞电影《大电影之数百亿》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这部片子以恶搞的方式向《功夫》、《十面埋伏》、《花样年华》等大片一一“致敬”。在恶搞已风行网络的今天,堂而皇之的登上大屏幕则是首次。其实,在看过《大电影》之后,我们很容易就能想到这只不过是一个加长放大版的“馒头”(2006年风靡一时的恶搞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中国电影可以说一直在期待真正的大片,可现在所谓的大片,都成了被娱乐的对象。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式大片难逃“馒头”宿命?  相似文献   

4.
乡间有句俗话说:“跟上当官的做娘子,跟上杀猪的翻肠子。”那么,当胡戈的“馒头血案”与陈凯歌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跟上胡戈还能吃上味道可口的馒头哩!前不久,苏州两个天堂创意公司抓住胡戈跟陈凯歌“馒头”纠纷的大好商机,已迅速地将“胡戈”注册为馒头商标。2月2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恶搞?目前尚无准确的定义,网络流传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倒是一个恶搞标本。处在一个文化多元化并存的时代,解构主义大行其道,对恶搞怎么看?这是一个问题。是疏导?是硬性压制和封堵?还是置之不理?这还是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恶搞?目前尚无准确的定义,网络流传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倒是一个恶搞标本。处在一个文化多元化并存的时代,解构主义大行其道,对恶搞怎么看?这是一个问题。是疏导?是硬性压制和封堵?还是置之不理?这还是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恶搞?目前尚无准确的定义,网络流传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倒是一个恶搞标本。处在一个文化多元化并存的时代,解构主义大行其道,对恶搞怎么看?这是一个问题。是疏导?是硬性压制和封堵?还是置之不理?这还是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恶搞?目前尚无准确的定义,网络流传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倒是一个恶搞标本。 处在一个文化多元化并存的时代,解构主义大行其道,对恶搞怎么看?这是一个问题。是疏导?是硬性压制才封堵?还是置之不理?这不是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网络就是这样一个处处充满奇迹的地方。2006年,一个“馒头”引发了一场网络地震,受到了全国网民的关注,并带来了别样的惊喜和快乐,它就是——《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相似文献   

10.
张闳 《今日广西》2007,(1):64-66
围绕电影《无极》引发的“馒头”官司,著名文学前辈与后辈之间的口角之争,无不体现了两代人的文化对决,一系列好大喜功的国产大片制造了一堆堆有形无形的“垃圾”,易中天说《三国》、于丹说《论语》,  相似文献   

11.
围绕电影《无极》引发的“馒头”官司、著名文学前辈与后辈之间的口角之争,无不体现了两代人的文化对决,一系列好大喜功的国产大片制造了一堆堆有形无形的“垃圾”,易中天说《三国》、于丹说《论语》缔造着一个新的说书时代,知识和观众无可避免地被粉丝化了……回眸凝望2006年这一系列文化争鸣事件,人们在论争中留下了几许笑骂、叹息、思考或者启迪  相似文献   

12.
2006年“馒头血案”风行以来,恶搞就已经成疯。如今无论是“不打酱油了,来躲猫猫”的热炒,还是《康熙来了》的劲爆,或湖南卫视的“娱乐至死”,恶搞已从最早的电影娱乐领域扩大成为一种现代大众传播现象。这股恶搞旋风不仅流行于各种论坛、贴吧、聊天室等网络社区,也层出不穷反映在各种报纸、杂志、电视等传播媒介上。恶搞现象的流行正在引发着传媒的话语革命。  相似文献   

13.
在2006年中国的网络生活中,“恶搞”无疑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雷锋、李宇春、郭德纲、赵本山、葛优、潘冬子以及铁道队员,全部都通过“恶搞”这道工序成为网民娱乐的调味品。到了8月,防止网上“恶搞”成风专家座谈会、互联网的视频上传的许可证、立法禁止向未成年人传播“恶搞”等的消息成为一根针对恶搞的大棒,“以后还有没有‘馒头’?”成为中国当下的热门话题。如果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让中国人突然发现了“恶搞”带来的创意和欢乐,那么当这股旋风刮到“红色经典”的大厦时,终于出现声讨它的强大阵营——起码,中国互联网协会理…  相似文献   

14.
林晓莉 《人民政坛》2011,(12):28-29
近期,一部时长达27分钟的微电影《雷锋侠》在网络上迅速蹿红,短时间内在各大视频网站的点击率便突破百万,被网友称为“2011最强大的短片”。该片讲述一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清洁工郑英雄,为了父亲和爱人雯月,决定做一名英雄,化身成为“超级英雄”雷锋侠,穿梭  相似文献   

15.
对周敦颐哲学思想的评价,历来分歧较大,究其源,是对于“无极”、“太极”等范畴的不同理解。由于周敦颐未对“无极”、“太极”作明确界说,为讨论增加了困难,今试作辨析,就正于方家。 一、儒、释、道论“无极”与“太极” 在以往的论著中均以“无极”这个概念见于《老子》第二十四章:“复归于无极。”“太极”这个概念见于《周易·系辞上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周敦颐把  相似文献   

16.
以美动心,以情动人,最近,一部名为《云南一天》的短片,刷爆了朋友圈.片中,一个美到不可呼吸的云南,不仅征服了众多网友,也征服了外交部王毅外长.2月20日下午,外交部和云南省政府在外交部蓝厅举行“开放的中国:魅力云南世界共享”云南全球推介活动,《云南一天》穿插播放,云南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17.
黎启海 《人大论坛》2011,(10):12-13
“你知道选民证吗?你见过选民证吗?你用过选民证吗?”近几年来,一些网络论坛掀起一阵阵“晒选民证”的热潮。一网友在某论坛发帖晒出大学时代人生第一张《选民证》时称,“以后就没有第二次了……”甚而,更有细心的网友在某论坛发帖咨询,“今年已具有17年选民资格,应该获得多少张选民证?”从这些网络舆情,引发笔者深思一个问题——在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中,是否“应当发给选民证”?  相似文献   

18.
"不能让馒头已经到老百姓嘴边了,却还要再加一道税。"济南市政协委员、济南民天面粉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潘耀民如是说。由他提出的关于降低"馒头税"的提案,在网上引起围观。而这,已经是潘耀民连续第三年提交类似提案了。(2月21日《济南时报》)潘委员挖下一个陷阱,幸好还有明白的记者和网友,知道这根本不是什么馒头税,而只是卖馒头应缴的增值税。倘若卖馒头  相似文献   

19.
李雅男 《小康》2011,(4):38-39
税负过重的一个关键是,还有很多类似馒头税一样的"隐形税"最终被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而脱节的则是此类税赋缺乏与相关公共服务的关联买一块钱的馒头要交两毛钱的税?连续三年,济南市政协委员、济南民天面粉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潘耀民都上交提案建议降低"馒头税"。2月21日,山东省国家税务局的网站上发表了一篇《山东省国税局就"馒头税"问题做出的解释》,说  相似文献   

20.
《精神文明导刊》2009,(7):62-62
2009年6月3日《中国青年报》曹林的文章,有网友发帖说,自己与4名同学走到学校4号门时,一名妇女突然摔倒在他们身旁。“就在身旁约1米处,于是我就伸手扶了她一下”。没想到的是,这名妇女突然攥住这名同学的衣角大喊:“就是你把我绊倒的!”这件类似当年彭宇案的事件,又一次触动了舆论的道德神经,与当初彭字案引发的彭宇恐惧症——“八成网友选择不再做好人”一样,此事再一次引发了舆论的抱怨:以后谁还敢做好事?以后谁还敢再做好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