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如平 《党史文苑》2007,(11):37-41
陈铭枢(1889-1965),字真如,广东合浦人,国民党陆军上将,早年参加过孙巾山领导的革命活动。1920年孙中山创建粤军3个师。陈铭枢被任命为第一师第四团团长。北伐前夕,被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与张发奎的第十二师并肩作战.连克北洋军重镇,被誉为“铁军”。攻克武汉后,第十师被扩编为第十一军,陈铭枢任第十一军军长兼武汉警备司令.  相似文献   

2.
(一)1926年11月,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扩编为第十一军,陈铭枢任军长。蒋介石举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夕,陈铭枢曾亲往南昌见蒋介石。1927年3月,陈铭枢即辞去武汉卫戍司令兼第十一军军长职,离汉口出走。从事后陈铭枢告四军十一军将士书来看,当时陈铭枢、  相似文献   

3.
杨梅生杨梅生(1905——1978),湘潭县(今属株洲县)淦田镇桃花园人。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武汉警卫团。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十一师三十一团班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三十一团副队长,红一军团第十二军特务大队大队长,第三十六师一○六团团长,湘赣红三师师长,四川  相似文献   

4.
正北伐1924年暑期至1925年暑期,梁漱溟师友团队的山东曹州办学"一年之局"终归失败,原因之一是军阀混战,战祸将起。与此同时,国民革命军第4军军长李济深和第11军军长、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陈铭枢,则在拉拢梁漱溟师友团队。梁漱溟在《略记当年师友会合之缘》一文中曾回忆,其时陈铭枢等人多次来信劝他和熊十  相似文献   

5.
1926年9月,国民革命军左翼军由湖南进入湖北公安,以贺龙领导的第九军第一师为主,在第二师(师长杨其昌)和第十军的配合下,进行了北伐战争史上著名的黄金口之战。  相似文献   

6.
正刘畴西,1897年出生,湖南望城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5月,经党组织推荐,刘畴西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一队。1925年2月,刘畴西随军参加东征。3月12日,刘畴西所在的第一教导团与叛军林虎部主力在棉湖西北山地展开一场恶战,刘畴西身受重伤,被割掉左臂。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刘畴西奉命去贺龙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工作,同年夏转入第十一军二十四师。  相似文献   

7.
《湘潮》2016,(11)
正粟裕从普通士兵到共和国大将,从南昌起义到全国解放,身经百战,战功显赫,逐步成长为一位深受人民爱戴的高级将领和军事家。他戎马一生,从头到脚,先后6次负伤,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头部贯穿伤1927年马日事变后,粟裕从湖南奔向当时革命的中心武汉。在那里,他入伍到了武昌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二十四师教导队。第二十四师是共产党掌握的一支力量,师长就是大名鼎  相似文献   

8.
正在国民党战犯当中,黄维一生堪称传奇。戎马跌宕黄维,黄埔一期生,由于两次东征中表现突出受到蒋介石青睐,1928年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师团长,随即到陆军大学学习。1933年,年仅29岁的黄维官至第十一师中将师长。1936年被选派德国深造。其被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七七事变后,黄维应召回国。同年9月被蒋介石任命为国民革命军六十七师师长派往淞沪抗战罗店战区参战,取得毙日寇千余战绩。同年底,被任命为第十八  相似文献   

9.
1926年10月,国民革命军占领武汉。中共利用军队扩编之机,在军中建立党支部和加紧发展党、团员,以叶挺独立团为基础初步扩展自己的军队,这些军队后来成为南昌起义部队的重要力量。四一二、四一五等反革命政变发生后,毛泽东、周恩来等进一步认识到了党直接掌握军队的重要性。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1927年夏秋,中共在武汉扩大组建起"自己可靠的军队"并随后参加了三大起义。它们主要有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第二十四师教导大队,第二十军教导团、第六团、特务营,第十三军补充团的两个营等。广州起义的主力,主要是中共掌握的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员改编的教导团。这一时期,中共还对贺龙部队进行了改造,使其成为自己掌握的可靠武装。  相似文献   

10.
1922年2月初,孙中山组建海军陆战队,任命叶剑英为海军陆战队营长。10月,孙中山组织讨伐叛军陈炯明,任命叶剑英为东路讨贼军第8旅参谋长。 1924年3月,孙中山组建建国粵军,叶剑英任第二师参谋长。5月5日,受廖仲恺邀请,叶剑英被委任为黄埔军官学校教授部副主任。 1925年3月,粵军第二师攻占广东梅县后,叶剑英奉广州留守府命令兼任梅县县长。 1926年7月,北伐战争初期,叶剑英任  相似文献   

11.
《福建党史月刊》2014,(15):38-38
正1927年6月,驻扎在南昌的国民革命军第五方面军第3军教导团团长朱德在给从教导团毕业的学员颁发的毕业证书上,明确要求学员要"誓为人民服务"。国民革命军第五方面军第3军教导团能够制作出如此匠心独运的毕业证,绝非偶然。该团虽然在编制上属于国民革命军,  相似文献   

12.
1931年 6月底,蒋介石自任“围剿”军总司令,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三次反革命“围剿”。这次,他重新组织了南昌行营指挥系统:以何应钦任前敌总司令兼左翼集团军总司令,陈铭枢任右翼集团军总司令;以蒋光鼐、孙连仲、朱绍良、蒋鼎文任第一、二、三、四军团总指挥;以赵观涛、陈诚、上官云相任第一、二、三路进击军总指挥;以卫立煌为预备军总指挥。共23个师、2个旅,约30万兵力的“围剿”部队。具体部署: 左翼集团军指挥第六、第十一、第十四、第五、第八、第二十四、第九等师,从南城方面进攻,寻找红军主力决战;  相似文献   

13.
正许继慎是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是中央军委认定的36名军事家之一。他毕业于黄埔军校一期,在北伐战争中担任过国民革命军第4军叶挺独立团第2营营长、第25师73团参谋长、第11军第24师72团团长等职,在战斗中多次身负重伤,屡立战功。1930年春,他被派到鄂豫皖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军长,参与整编鄂豫皖边武装力量,领导取得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巩固和扩大了鄂豫皖苏区。周恩来称赞他:"政治上很强,很能打仗,他把叶挺独立团的战斗作风带到了红四方面军。"  相似文献   

14.
“铁军”一词,起初是民众用来赞誉担任北伐先锋队的叶挺独立团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4军的,意思是指第4军是人民的铁卫士。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荣誉军旗方阵中的“铁军”军旗,落款是“民国十六年一月五日武汉粤侨联谊社同人敬赠”,换言之,是民间授予的“铁军”。在人民解放军军史上,官方也有一个“铁军”,即1932年3月红一方面军第1军团授予红4军第仆师“铁军”荣誉称号。一个是国民革命军的“铁军”,一个是工农红军的“铁军”,它们有血脉联系吗?  相似文献   

15.
欧阳青 《党史纵览》2014,(10):17-21
正陈锡联:夜袭阳明堡一战成名的"老虎纵队"司令1933年7月,陈锡联升任红三十军第八十八师第二六三团政治委员时,只有18岁。到了次年11月,他又升任红四军第十一师副师长。1935年6月至抗战前夕,两年时间内,陈锡联先后交叉担任王牌红四军的第十一师政委、第十师师长,成为红四方面军中最年轻的师级军政主官。1935年8月初,在川西毛儿  相似文献   

16.
董保存 《党史博览》2018,(8):34-39,43
正有研究者概括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4集团军是"组建很晚,历史却很长,善与外敌作战,战果十分辉煌"的部队。而第54集团军的将士们只说自己所在的部队是一支"铁军"——从1924年孙中山大元帅府的铁甲车队叫起,一直到后来的重点建设部队……周恩来拍板:就叫54军1952年10月,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原第四野战军第45军和第44军各一部(45军军部、直属队、第134师、第135师;44军第130师)合编为一个军入朝参  相似文献   

17.
<正>无论是个人的成长,还是一支队伍、一个组织的发展壮大,往往都是在直面困难(对手),不断磨砺、砥砺前行中更加成熟、更加坚韧、更加强大的。贵阳有个地名叫纪念塔,1941年到1952年期间,这里矗立过一座"国民革命军第一○二师抗日阵亡纪念塔"。该塔塔基为正方形,塔身为三角形,塔面向东,高达10.2米,像一把刺向敌人的锋利刺刀。主持修建这座纪念塔的是国民革命军第102师师长柏辉章。102师是众多抗战黔军的代表,由25军即黔军第二师改编而成的,1937年8月,该师奉调开赴上海参加抗战,此后  相似文献   

18.
<正>1948年深秋,为了挽救淮海战场败局,继第二、第七、第十三、第十六兵团之后,蒋介石又将其主力第十二兵团投入淮海大决战。该兵团所辖的36个步兵团中,第十八军第一一八师第三十三团、第十军第七十五师第二二三团、第十军第一一四师五十四团是主力兵团中的主力,第十二兵团司令官黄维和副司令官胡琏最倚重的3个王牌团,曾被分别命名为"老虎团""青年团""威武团"。这3个团的共  相似文献   

19.
贺龙部队是起义的主力 南昌起义部队来自多方面,但贺龙任军长的第二十军和叶挺率领的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及叶挺独立团扩编后的第四军第二十五师是起义的主力。  相似文献   

20.
叶剑英平生遇事沉着老练,足智多谋,被毛泽东誉为"吕端大事不糊涂".大革命时期,叶剑英就曾以自己的机智勇敢多次挽救了濒临危境的国民革命军.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公开发动反革命政变,7月下旬,汪精卫以方面军总指挥的名义召集有关人员在庐山开会,并通知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贺龙、第二十四师师长叶挺等参加,欲乘机囚禁二人,并一举除掉贺、叶二人的部队.然而,这个阴谋被时任第二方面军第四军参谋长的叶剑英及时识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