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奎杰 《新长征》2009,(5):22-23
发展的第一要义是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这种全面发展意味着人与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相同步。其中,法律的发展是实现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前,"全球化与马克思"已成为理论界关注的一个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事实上取决于对"全球化究竟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基本性质"这一问题的回答。事实上,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站在今天这个"全球时代"来回顾马克思,我们必然会看到马克思理论的当代意义和生命力。尽管我们这个时代的全球资本主义在许多表现形式上与马克思所亲身面对的资本主义有所不同,但在一些根本性方面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马克思的理论仍然是我们剖析和批判当今现实资本主义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3.
在和平与发展的前景上,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以高超的政治智慧,表现出全球视野中的互利观:在利用外资上,表现为外资与中国的互利;从发展战略上看,表现为中国与外国的互利;在处理国家间的关系上,表现出坚持平等、合作和互利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5.
我虽然在上海生活了五十年,但我的祖籍在浙江,从小在浙江生活过好几年,所以从籍贯意义上讲我是一个浙江人,或者说是一个生活在上海的浙江人。前两年我随上海市代表团到浙江学习考察,所到之处,印象深刻。有几个数字当时听过就记住了:一是二十年的改革开放,浙江全省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排序由第十二位跃升至第四位;二是浙江有各种商品交易市场四千多个;三是浙江有四百七十多万人从事个体私营经济,其中三百多万长年在省外、国外经商,这些人每年汇回浙江一百多个亿。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数字表明二十年来,浙江经济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社会面貌…  相似文献   

6.
陈振一 《唯实》2006,(1):32-35
“行政性分权”、“放权让利”、“承包经营”等改革在一定时期内取得过某些效果。由于没有触及企业制度的本质,所以,最终都没有能够使企业恢复生机和活力。这就要求我们从法学角度对现代企业制度的构建作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既以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为依据,又吸取了西方发达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在对时代背景的判断、对当今中国发展战略的选择等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全球视野。  相似文献   

8.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历史依据、战略选择等都具有放眼世界的全球视野。  相似文献   

9.
10.
基于全球视野对文化产业发展态势的前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球文化产业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呈现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产业规模、整合程度、科技含量、个性生产、全球趋势、"可口可乐化"等方面的重大变化.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需要整体把握全球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大胆探索和广泛开拓促进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实践举措.  相似文献   

11.
朱景文 《新视野》2007,(1):67-70
以往的法治研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把他们的视角局限在国家边境以内,似乎这些法律成就的取得完全依靠这些国家自己的力量,更有甚者,把它们与种族中心主义相联系,似乎西方是一个天生崇尚民主、自由、法治的民族,而其他民族则是劣等的。但从全球的观点看,世界是联系在一起的,上述这些西方法制成就的取得是以牺牲、剥夺世界其他民族的利益为代价。而解决这一不公平的现象也只能以历史的眼光和从全球的角度来探究。  相似文献   

12.
卢学英 《求实》2008,(3):73-75
当今社会多元化的出现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客观现象,并且是民主社会的应有内涵.为了使多元化的价值观或价值体系能够和谐共存,需要以法律进行社会整合.从多元化存在的现状及和谐社会建设构成法律整合的缘由来论证法律整合的方式,从而表明法律整合为多元的价值观或价值体系的发展提供着理性的平台,并为和谐社会搭建基本的制度架构.  相似文献   

13.
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西方现代化的老路.后发展的国家想要单纯依靠增加资本、消耗资源来实现赶超先进国家生产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研究我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崭新的视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我们在实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战略时,一、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二、把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与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三、正确处理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过程中生产力的不平衡发展与平衡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正扬信礼在2016年4月18日《学习时报》撰文指出,发展价值观是发展观的核心和灵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高扬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发展的最高价值。人民是发展的实践主体,也是发展的价值主体,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  相似文献   

15.
2008年5月6日至10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日本之行,无疑是给两国关系注入活力的开拓之旅。两国首脑互访机制的恢复和确立是拉动目前中日关系的最大动力,在经历了小泉执政5年两国关系的低迷之后,当前的中日关系正因为胡锦涛的访日而展现出“暖春”的生机,让人们对全球视野下的中日关系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16.
全球治理的产生基于全球化、全球问题以及国际社会新兴力量的崛起。全球治理的概念一直都没有统一和明确,不同专业和领域的机构、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这一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国际法与全球治理的目标是一致的,其本身应当是实现全球治理的一种重要方法或是途径。全球治理和国际法的共同基础是国家主权,二者的发展都与解决国际问题包括全球化问题密切相关,全球治理的主体、对象和范围、实现方式和途径等基本问题都可以从国际法的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夏云 《前线》2019,(10)
推进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既要立足新时代中国建设发展的具体要求,也要着眼全球生态文明发展的普遍要求,适应世界生态化发展大势,吸取西方国家的历史教训,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不断提高中国在世界生态化建设方面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与之相应的人们的交往也日益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表现出新的特点.在全球发展语境中反思人类交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今纷繁芜杂的交往活动,厘清在日益全球化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进而寻找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以利于社会更加协调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尤其是生产力发展的维度看,社会发展标识着人在外部世界实践能力的发展水平;从人际关系的维度看,社会发展标识着人的交往范围的扩大和平等意识的提升;从社会进化的维度看,社会发展标识着人类文明的演进秩序和发展程度;从人的发展的维度看,社会发展标识着人的发展程度和人的自由程度.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发展的认识是我们理解现代社会发展的理论基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学视野中的人的发展蕴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万光侠 《理论学刊》2003,42(4):20-24
人的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的本质观是人的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人的本质是类本质、群体本质和个体本质即劳动、社会关系和需要三者的有机统一。在此基础上 ,人的发展意蕴的思想框架主要表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