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首都北京的西北郊,有一所世界闻名的语言学院。创立于1962年的北京语言学院,是中国唯一的一所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和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目的的开放型国际性大学。30多年来,共为世界上146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近30000名懂汉语、熟悉中华文化的学生。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大潮的涌动,北京语言学院与国际社会的交往在不断扩大。作为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中心的北京语  相似文献   

2.
北京语言学院将出版适合韩国学生使用的汉语教材中韩建交以后,在韩国掀起了一股学汉语的热潮,仅北京语言学院先后就接收韩国留学生两千多人,去年(199年)一年就有一千多人来北京语言学院学习,他们有读硕士学位的,有读四年制学士学位的,还有读短期速成班的、此外...  相似文献   

3.
北京语言学院开设韩国语专业北京语言学院首届韩国语专业新生开学典礼1995年月11日在北京语言学院隆重举行。到会的主要来宾有韩国驻华使馆教育官罗中化先生和文化官柳在沂先生。北京语言学院张晋峰书记、崔永华副校长等出席了开学典礼。韩国驻华大使黄秉泰先生送来...  相似文献   

4.
北京语言学院举办韩国教育文化讲座1994年12月17日,北京语言学院“韩国教育文化研究中心”举办有关韩国教育文化情况的讲座,该校孙钧政教授作了题为“韩国教育文化之我见”的演讲。孙教授曾在韩国有名的高丽大学讲授汉语。他在韩国期间,对韩国教育文化的现状作...  相似文献   

5.
第一届全国朝鲜语-韩国语教学研讨会在延边大学举行第一届全国朝鲜语一韩国语教学研讨会于1995年7月27日至29日在延边大学举行。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洛阳外语学院、黑龙江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大学、北京语言学院、山东师范学院、烟台大学、青岛大学、天津外语学...  相似文献   

6.
韩国汉阳大学国际语言学院成立于1997年3月,1997年4月开设韩国语教学课程。到1998年10月,已有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的近350名学生在这里学习韩国语。国际语言学院利用多媒体进行小班授课(每班不超过10名学生)。除上课外,学生还可利用学院的多媒体图书馆,在练习韩国语的同时了解韩文化。语言学院的教师在讲授作为第二外语的韩国语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他们不断研究和摸索如何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韩国语,分析外国学生在学习韩国语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准备出版作为第二外语的韩国语教材。他们将个别辅导作为韩国语教学的核心,抓住每个学…  相似文献   

7.
根据《武汉大学与法国合作会谈纪要》,武汉大学法语系、法国问题研究所于1983年10月27日至29日在武汉举办了法国诗人维·瑟加兰(Victor Segalen,1878—1919)和圣-琼·佩斯(Saint-John Perse,1887—1975)学术讨论会。应邀与会者,中国方面有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语言学院、北京国际关系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上海外语学院、西安外语学院和四川外语学院等单位的十八位法国文学研究界的老、中、青学者;法国方面有专程来汉  相似文献   

8.
盛成同志在本世纪初期留学法国,在法国诗学,文学上卓有成就。曾荣获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他在法国发表过其代表作《我的母亲》(Ma mère),《在疯狂的年代》(Les années folles)等小说和诗篇,颇为法国人士所称道。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校教授。现任北京语言学院教授。这首诗是为了纪念雨果逝世一百周年,给法国文学家格拉蒙(Maurice GRAMONT)而作的。来稿因邮寄延误,特在本期发表。  相似文献   

9.
自青少年时代起,马尔罗就对中国产生了兴趣.正如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许多年轻的法国人一样,马尔罗也未能幸免于新"世纪病"的折磨.他希冀在行动的过程中摆脱"世纪病"阴影的笼罩.在马尔罗看来,中国不仅提供了一个从事革命活动的机会,一种与"欧洲的过去决裂"的可能,而且还为医治欧洲文明的顽疾开出了一纸处方.马尔罗关于东方文明的知识,主要来自于他对(由纳龙·威吉尔神父翻译)中国哲学书籍的阅读,与东方语言学院的的接触以及在基美博物馆所从事的自学和研究工作.而后,他与中国人面对面的交往与接触又更加丰富了他已有的书本知识.  相似文献   

10.
汉语在法国     
三十年前,法国只有东方语言学院设有汉语专业。五十年代后期,情况发生了变化。巴黎大学和波尔多大学于1957年和1959年率先增设了汉语专业。随后,埃克斯大学、里昂大学、万森大学的中文系也在六十年代中期相继而起。这几所大学一开始就侧重现代汉语,于是,这种厚今薄古的趋势就  相似文献   

11.
中韩论坛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今年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同时又是韩国光复50周年和中韩建交3周年。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候,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韩国研究中心和韩国现代中国研究会共同主办的“中韩论坛第四次会议”在北京隆重...  相似文献   

12.
韩国现代美术展在北京隆重开幕北京的春天,到处洋溢着勃勃生机,在这美好的季节里,由韩国国际交流财团、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和中国展览交流中心共同举办的“韩国现代美术展览”在北京隆重开幕了。这是中韩建交后首次举办的两国文化交流展览,也是韩国现代美术第一次大规...  相似文献   

13.
应德国歌德语言学院邀请,我今年6月前往德国参加德国大诗人歌德诞辰250周年的纪念活动,活动的第一周在歌德居住时间最长的魏玛举行。魏玛位于图林根盆地中部,海拔200米至250米,东经11°18.6′,北纬50°58.6′。经度一线有哥本哈根、慕尼黑和佛罗伦萨,纬度一线有布鲁塞尔和德累斯顿。人口62640,面积84.27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比不上上海一个区大,小小的城区有两处非常大的公园,大约占去整个城区的三分之一的面积。公园内有歌德的花园别墅,有一个露天游泳池,还有二战中被杀害的犹太人公墓和阵亡的苏…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韩国哲学研究概况及其特点朱七星中国和韩国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韩两国人民在长期的文化交流中,共同开拓了东方文明。北京大学张政限教授等著《五千年来的中韩友谊关系》一书中指出:“我们今日要了解酉洋古文明,不能忽略地中海沿海的任何地方,同样的,我们...  相似文献   

15.
韩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金秋的北京,气候宜人。来自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四个国家的韩国学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同迎接中国首届韩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由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主办的“韩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5年10月19...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西方学者、媒体习惯于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话语体系和分析工具,对中国的发展态势作出评判。近年来,他们渐渐放弃“中国崩溃”、“中国威胁”等论调,而代之以“北京共识”、“中国模式”等话题。尽管目前他们对于中国模式的看法并不统一,但是,话语转换本身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当代韩国》2008,(1):10-10
为了促进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韩中两国之间的交流,韩国政府做出决定,韩国与中国之间将实行免签证旅游。法务部称,将在7~9月期间试行免签证旅游。这一做法预计将使前往对方国家旅游的游客人数大增。  相似文献   

18.
文章妙处寄友情──《儒学与现代化》一书在中国哲学界引起反响四月末的北京,洋溢着一派明媚春光。1995年4月28日上午9时许,中韩两国百余位学者和专家聚集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在这庄严肃穆而又点缀着几分喜庆色彩的学术殿堂中座谈和研讨中国社会科学院...  相似文献   

19.
中国境内韩国无政府主义运动是独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朝鲜无政府主义者组建团体,大力开展无政府主义运动的时期。他们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建立了一系列无政府主义团体,积极进行无政府主义运动和反日独立运动。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韩国无政府主义者的思想逐渐发生了转变,并积极参加中国的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20.
谱写中韩友好合作的新篇章——中韩论坛第六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今年是中韩两国建交五周年,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刻,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韩国研究中心和韩国现代中国研究会共同主办的中韩论坛第六次会议于1997年11月6—7日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次论坛的主题是“中韩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