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揭晓 《世纪桥》2011,(7):131-132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关系到民族、国家和政党的兴衰成败。在社会转型和全球化趋势的冲击下,我国意识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必须维护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发挥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
意识形态建设在中西方意识形态竞争局面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意识形态建设生发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出场,并且作为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战略需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与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环节,在应对国内外意识形态风险与挑战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以提升意识形态竞争力为焦点,通过战略定力、战略能力、战略支撑与战略目标来总体把握国家意识形态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提升意识形态竞争力提供战略路径上的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张华 《求实》2008,(11)
意识形态要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必须具有感召力.由于意识形态淡化,意识形态多元.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感召力、渗透力不够等因素的影响,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正面临"边缘化"危机,迫切需要通过发展意识形态的民族性、人民性、现实性等手段来增强中国意识形态的感召力.  相似文献   

4.
科学把握当代中国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态势,是做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必要前提。当代中国,自由主义和新左派等非主流意识形态呈现出场所分布多域化、表现形式多样化、政治诉求公开化、传播路径网络化和受众对象年轻化的新动向。精准把握这一新动向对构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试图以“观念的科学”面目出现的意识形态,自其诞生不久就遭遇了打压性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更是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无情批判。哈贝马斯、卢卡奇、葛兰西、阿尔都塞、曼海姆、齐洛克等人对意识形态的理解存在范式的差异,但曼海姆等人对意识形态批判的方法和视角,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亦有鉴戒意义。  相似文献   

6.
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各种意识形态问题,比如渗透在人们的思维、话语和行为之中的虚假、虚伪、虚幻等.作为思维方式的意识形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甚至可以说意识形态思维是一切行动的现实出发点和理性选择的依据.对日常生活领域的意识形态思维进行批判性分析,实质就是"去意识形态之蔽"的过程,就是通过扬善惩恶增加信任、减少摩擦的过程和重新树立社会道德风尚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无论马克思主义还是西方经济学都充分认识到意识形态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功能,从个人的角度讲,意识形态具有提升经济主体活力,约束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等作用;从社会的角度来讲,具有协调利益,节约交易成本等功能;从国家的角度讲,具有维护主权,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与运行机制等功能.中国6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充分证明,当我们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并以正确的思想路线指导我们的经济建设时,就能够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对于促进经济建设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周民锋 《探索》2007,4(3):98-102
中国的经济崛起与社会发展,为当代的意识形态研究提供着现实基础及实践需求。从哲学认识论看,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中介或工具。而以意识形态为对象,并透过意识形态认识现实社会,便是意识形态观研究的维度及方法。其主旨在于,在保持意识形态的政治统一功能的同时,挖掘并发挥意识形态的社会认识功能、文化认识功能(文明创新功能),以促进中国的现代化大业。  相似文献   

9.
新疆民族分裂势力在遭到国际和国内不断打击、生存空间被压缩后,他们变换策略,继续与我们进行较量:在继续进行暴力恐怖活动的同时,强化了舆论攻势,加剧了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分裂和渗透活动,他们利用宣传、思想、文化、教育、宗教等多种途径,大肆炒作人权、宗教、民族等议题,煽动民族分裂,鼓吹推翻中国现存社会制度,建立“东突厥斯坦”国等论调,利用各种能为其利用的事件、社会热点问题,攻击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为他们分裂国家大肆进行反动的舆论宣传。因此,助推实现“中国梦”,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  相似文献   

10.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纷繁复杂的话语格局,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战略提出了严峻挑战.文章从理论层面对四种错误的意识形态话语展开批判.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在意识形态领域,我们应旗帜鲜明地提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国化"任务,即要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1.
30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稳定持续增长,即便是在经济转轨和2008全球金融危机中也辉煌依旧,这是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西方的正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都不能解释中国奇迹的成因,诺思的制度变迁模型可以为我们提供启示。本文认为,在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中,意识形态决定有效率的产权制度的供给,决定界定和保护产权的国家的意志,因此,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石。中国经济奇迹的关键原因是作为党和国家意志的意识形态的范式变革,即实现了由政治中心到经济中心、由革命至上到改革开放、由教条主义到实事求是的历史转变。  相似文献   

12.
文化始终与意识形态紧密相联,不论是传统文化,还是当代社会,意识形态无时无刻地不在文化中体现出来,意识形态中存在的问题也在文化上打上烙印,充分认识其问题对文化建设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意识形态工作是其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正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各种冲击和挑战。为此,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真理和价值魅力充分展现;坚持与时俱进,使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发展变化更相适应;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的方法创新,使工作更有实效。  相似文献   

14.
王华城 《新长征》2006,(1):34-35
意识形态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对我国意识形态提出了具有时代性的重要课题,我们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工作者就应该全面认识构建和谐社会对意识形态的新要求,正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中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规律,积极探索意识形态建设的新途径,大力拓展意识形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由于媒体宣传的跨国界,各个国家的新闻动静和意识形态能够在第一时间传达至世界各地,时其他国家造成了重大影响。我国当前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西方意识形态的传播和渗透,意识形态安全成为我国当前最重要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更应牢牢把握新形势的新特点,从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视角抓紧制定意识形态安全战略,独具慧眼,扎实根基,掌握发展主动权,力争在21世纪跨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杨昕 《探索》2012,(3):19-24
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概念与内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近现代中国的历史演进、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路径与方法等方面,对目前理论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对其进展与不足进行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前29年的意识形态工作既有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坚守,也造成了严重的泛意识形态化.改革开放后,意识形态工作由斗争型转向建设型模式,此时既强烈体现出开放的特点,但也出现了较为普遍的淡化现象.历史启示我们:基于意识形态安全的考虑,意识形态工作既不能泛化,也不能淡化,而应该在改革创新中强化其地位与作用,优化其内容与形式,促使其在社会主义的方向下实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理论完成了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从而使中国新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初具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则完成了向成熟的执政党的转变并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这一体系。主流意识形态边变革进程中的世界主义、发展主义、中国特色三大价值取向和主义性意识形态与国家性意识形态合一、主导性与兼容的多样性的合一、科学性与世俗性的合一三大特点预示了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创新、充分发挥统摄和整合功能及以爱国主义为又一基本内核的重组功能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大众文化的兴起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这种冲击不仅表现在大众文化在价值取向上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消解,而且表现在大众文化的传播方式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模式的对抗。具有独特传播特征的大众文化形成了一种草根性、渗透性、开放性的"教育"大众的方式,挑战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模式的神圣性、灌输性、封闭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必须积极创新教育模式以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20.
意识形态的元逻辑结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传统意识形态理论关于意识形态内容的研究,本文另辟蹊尝试以意识形态的元逻辑结构为视角展开对意识形态形式本身的分析。本文认为,任何意识形态均包含思维方式、认识论、价值论和评价论四大结构层面,而且这四个层面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平衡的逻辑结构,处于一种前提与回溯的逻辑动作之中,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意识形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