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近三年来大陆地区毒品滥用状况呈严峻态势,新型合成毒品逐渐取代传统型的毒品而成为不法者的新宠,互联网日益成为毒品交易及毒品滥用的新媒介;在防治毒品滥用过程中,行政强制戒毒等措施虽然受到重视,但仍然主要依赖于刑罚量不断加重的刑法;司法行政机关作为治疗毒品滥用中吸毒成瘾人员的重要手段的强制隔离戒毒的责任主体,对吸毒成瘾人员的管控应秉承"家庭式关怀、医院式治疗、学校式教育"的理念,加大人力财政物力投入,多措并举,形成"全民关注、齐抓共管、共建共享"的一元多层次毒品滥用与犯罪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2.
滥用毒品,通常称为吸毒,是指非医疗、科研目的的吸食、注射受管制的麻醉药品、情神药品的行为。滥用毒品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而且给吸毒者本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吸毒人数中青少年吸毒人数所占比重较大,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危害."一日吸毒,终生戒毒",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毒品预防教育变得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青少年吸毒的危害及其原因,指出毒品预防教育是青少年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并具体阐述了对青少年进行毒品预防教育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4.
虽然世界各国都在大力禁毒,但是全世界的吸毒人数仍在持续增加。禁毒,重的是打击贩毒者(卖方),但是在毒品市场上如果没有需求者(买方)即吸毒者,也就不存在供应者(卖方)即贩毒者。所以,打击毒品犯罪应当重减少需求。  相似文献   

5.
毒品犯罪立法中的刑事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品犯罪立法主要涉及犯罪圈的划定与刑罚的设置,包括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目前争论最多的是"毒品合法化"问题与吸毒行为的性质认定."毒品合法化"的观点主要是在反思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禁毒政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毒品合法化"观点既不科学,也行不通.而吸毒行为不宜作为犯罪处理,因为它不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非犯罪化处理符合刑法谦抑原则和人权保障理念.  相似文献   

6.
1997年,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者已达54万人,吸毒导致刑事犯罪率上升,且引发了卖淫、爱滋病感染、性病传播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为解决毒品犯罪问题,我国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贩毒、吸毒仍屡禁不止,且越演越烈。作者认为,要解决毒品犯罪问题,除了继续加大对毒品的制、贩、运等毒品供应的打击力度外,还须正确认识毒品供应与毒品需求之间的关系,加大对非法毒品消费的打击力度,即将非法毒品消费纳入刑法的调整范围。  相似文献   

7.
女性吸毒者具有低度社会联结特征,其薄弱的社会联结与吸毒行为密切相关。女性初次吸毒的主要原因是朋辈影响和寻求新鲜刺激,影响复吸的关键因素是社会排斥、毒源难绝、生理成瘾,吸食的毒品主要是海洛因和冰毒,吸食合成毒品呈上升趋势,主要吸毒场所具有社会控制程度较低的特征。女性吸毒者有较强的就业服务和社会融入需求。从毒品需求侧开展毒品治理,应从实际出发,建立"不想吸、不能吸、不敢吸、不必吸"的禁毒戒毒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毒品的特殊危害性和吸毒行为发生的独有特点,决定了应该把吸毒者视为受害者和病人,那种旨在通过对吸毒者进行强制隔离戒毒、罚款、拘留或者刑罚惩罚来达到遏制吸毒人数增加、萎缩毒品供给市场的企图和做法,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无效的和得不偿失的。当前吸毒政策的调整方向,不是盲目照搬国外毒品合法化的做法,也不宜对大麻等软性毒品开禁,而是继续用美沙酮维持治疗方法替代罚款、拘留、强制隔离戒毒和刑罚,并且向全社会宣传普及该种治疗意义,扩大维持治疗方法的地域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以贩养吸"是指吸毒者通过贩卖少量毒品获得利润作为其吸毒经济来源的毒品犯罪类型。贩卖毒品的核心是出卖。"以贩养吸"人员运输毒品的,不宜以贩卖毒品罪论处,但可能成立运输毒品罪或者非法持有毒品罪。从"以贩养吸"人员的住所、车辆等查获毒品,数量较大的,不宜以贩卖毒品罪论处,原则上应当以非法持有毒品罪论处。从"以贩养吸"人员身边或者其住处查获的毒品与贩卖的毒品数量之和明显少于其购买的毒品数量的,对去向不明的毒品,应当坚持"存疑时有利于被告人"原则,不宜以贩卖毒品罪论处,但可以就其被查获的毒品成立非法持有毒品罪。即便认同有关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所采取的事实推定方法,也应当严格限制适用范围,以免轻罪重判。  相似文献   

10.
HIV在毒品注射者中的迅速传播引起了越南政府的高度关注,并在1992~2011年间对毒品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发现和分析促成政策转变的因素,探讨毒品政策与实践之间存在的矛盾,及其对吸毒人员获得有效的公共卫生服务的影响,对政府加强毒品问题防控尤为必要。政府应当发现政策冲突对社会及公共卫生可能造成的影响;不同管理部门应协调一致;应建立鼓励公民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制度,以强化毒品政策与实践的联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女性吸毒问题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女性吸毒人数在过去几年持续上升,由于女性与男性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差异,以及高比例的吸毒女性卖淫已成为艾滋病传播的重要途径,女性吸毒现象开始受到关注.为此应加强女性世界观、人生现、道德观教育,提高其自尊、自爱意识,提高女性素质,增强自主、自强的能力,提高女性对毒品问题严重危害性的认识,并为吸毒女性提供必要的社会关爱和救助,进一步落实社会帮教措施.  相似文献   

12.
毒品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社会问题,为肃清毒品的危害,各方政府均采取了不同的措施。香港也曾是毒品的重灾区,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其毒品涉案数量正逐年减少。笔者认为,除全方位的禁毒宣传外,其严密而有效的禁毒法网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3.
吸毒人员人格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日益严重,深入研究吸毒人员的人格特征,对于有针对性地戒除吸毒人员的毒瘾、减少吸毒人数,从而从根本上减少毒品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吸毒人员尝试毒品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心理原因和社会原因两方面;吸毒人员的人格特征包括认识、情绪情感、意志、个性倾向性、气质等几个方面的特征;吸毒人员人格矫治对策包括药物治疗、封闭治疗和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4.
吸毒对于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来讲具有极大的危害,因此帮助吸毒者彻底摆脱毒瘾成为十分迫切的社会工作。本文分析了吸毒者的心理原因,提供了心理矫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20 0 3《国家禁毒战略》明述了美国总统的国家中期禁毒目标———用 2年的时间使毒品滥用情形减少 10 % ,用 5年的时间使毒品滥用情形减少 2 5 %。最引人关注的是 ,2 0 0 3战略记述 ,要用接近 10年的时间实现青少年吸毒现象的首次减少。在战略优先选择方面 ,2 0 0 3战略十分明确要确保三个优先 :第一优先是事前阻止 (在吸毒开始之前 ) ;第二优先是事后戒治 (在吸毒开始之后 ) ;第三个优先是打击市场 (使毒品供应基础结构裂变 )。  相似文献   

16.
随着劳动教养制度的废除,与之类似的收容教育的存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亦多主张废除。违法行为矫正法的制定应考虑伦理与法律的关系。对吸毒人员的社区戒毒应有相应的配套措施,明确具体的责任主体,做到专业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在强制戒毒场所对有心理问题或疾患的戒毒人员做心理咨询,与在社会上对求助者做心理咨询具有不同的角色冲突,需要具有心理咨询师身份的管教民警紧紧围绕监管场所的特点,扮演好管教民警和心理咨询师的双重角色,即不断创新心理咨询工作,做足做好心理咨询的事前工作,把处在监管状态下,有心理问题或疾患的戒毒人员转化为“类求助者”。监管民警适时扮演心理咨询师角色,运用心理咨询的程序和具体技术,对该“类求助者”做心理咨询工作,并取得良好的心理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全世界有 2亿多人在吸毒 ,截止 2 0 0 1年底 ,中国登记在册吸毒人已达 90 1万人。吸毒以其突出的社会危害性受到当今世界各国及国际社会的共同关注 ,治理吸毒问题是我国禁毒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然而 ,我国对“禁吸”的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薄弱。本文对吸毒及其相关概念进行初步研究 ,旨在为治理吸毒问题构建必要的理论基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贵州“阳光工程”社区戒毒的工作模式对吸毒人员就业安置、帮教管理、回归社会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可持续性发展不足、社区专门禁毒力量不够、社区戒毒专业化服务不足的问题对此,应通过吸引更多企业参与,维持其可持续发展.要注重建设质量,避免急于扩大安置规模通过引入个案管理的方式,做精细化管理.同时加强戒毒专干队伍建设,培育社会公益组织及专业人员.  相似文献   

20.
戒毒人员脱毒后复吸率很高,半年内复吸率一般为90%-99%。戒毒人员复吸与吸毒者自身的心理、生理因素,以及与社会、家庭环境等方面有关。寻找引发复吸的主要原因和规律,探索行之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是提高戒毒成功率,延长操守时间的根本途径。通过公安实践和文献调查的方法,研究我国戒毒人员复吸的相关问题,结合我国禁毒工作实际情况,适合我国国情并具有可操作性的戒毒模式应为复吸综合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