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邢少文 《南风窗》2011,(23):76-77
一年以来,欧债危机终于初见一份具有实质意义的救市方案。10月27日,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范龙佩宣布,欧元区成员国领导人已就解决债务危机达成一揽子初步协议。这些协议包括:一、欧盟与银行达成协议,同意对希腊债务减记50%,希腊债务由此减记1000亿欧元左右。债券互换在明年1月进行。  相似文献   

2.
赵伯英 《当代世界》2012,(11):22-26
随着欧债危机愈演愈烈,欧盟成员国领导人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欧债危机的根源在于金融业不负责任的行为、不可持续的公共债务、一些成员国竞争力的缺乏,以及欧元体制自身的结构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发达国家主权债务风险增大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 《当代世界》2011,(6):41-43
2010年以来,以希腊、葡萄牙、爱尔兰和西班牙为典型的主权债务信用危机在欧元区蔓延,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后的欧元区又陷入了另一场危机中。欧债危机还未缓解,随后便是英国、日本和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主权信用问题的浮出。尽管,目前发达经济体核心国家普遍存在的主权债务信用风险还未向全球大面积扩散,只是在发达经济体内蔓延或消化,  相似文献   

4.
罗湘衡 《当代世界》2011,(12):45-47
2009年至今,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欧元区成员国陆续因超高的财政赤字率和国债率引发主权债务危机,世界经济面临二次探底的风险。德国作为欧盟第一大经济体,适时推出“德国模式”的财政政策,在应对欧债危局并充当欧元区增长引擎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欧债危机的战略反思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以下简称“欧债危机”)是发生在欧洲衰落的时代背景下,主要是南方的一些欧元区国家出现债务违约风险导致的欧元区经济治理危机,因此被欧洲学者称为“衰落中的危机”。  相似文献   

6.
俞中 《工会博览》2011,(12):225-225
欠债总是要还的,美国可以通过超额发钞来攫取别国实际资产的价值财富。欧洲却不能,多印钞票只能加速财富的转出过程。高消费不减反增,债务就会滚雪球,实际财务支付不了,欧债危机就爆发了。欧债危机从本质上讲,是美国金融危机的另一种直接继续。对利比亚,欧债危机的国家出兵都异乎寻常地积极。这说明扩大债务打仗是为了更好地掠夺财富。  相似文献   

7.
《南风窗》2011,(20):78-78
在半年之前,对于中国购买西班牙国债的举动,欧洲人还发出了"中国在接收欧盟,我们欧洲人在出卖自己的灵魂"的警告,但现在,恐怕他们已经顾不上这么想了。欧债危机正在愈演愈烈,意大利债务额达到1.9万亿欧元,占GDP的116%,希腊这一比例则高达126.8%,  相似文献   

8.
叶江 《国际展望》2014,(4):117-133
欧洲债务危机在持续四年多之后基本度过高潮期,欧元区包括欧洲联盟(欧盟)正趋于稳定。此次欧债危机的持续时间长、波及面广,必然对欧盟和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第一,欧债危机促使欧盟的一体化从"单速"转向"双速"甚至"多速";第二,欧债危机不仅揭示出欧盟本质上依然还是一个特殊的国际政府间组织,而且致使欧洲一体化更难以向可与大国比肩的国际体系中"极"的方向发展;第三,尽管欧债危机显示欧盟难以成为世界一"极",但却促使其已拥有的某些专属权限进一步强化,欧盟在当前的国际体系转型中依然还有影响力。因此,欧债危机不仅不会导致欧盟解体,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欧盟及欧洲一体化进程呈现出某种新的特征。这对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未来建构有着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9.
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爆发,导致了欧洲经济衰退、失业率攀升,一些地区的劳资矛盾激化,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腊都成了罢工运动的重灾区。然而随着危机的蔓延,罢工运动在德国的规模和频率却不断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德国采取了内外兼修的治理路径,实现了社会市场经济国家用"谈判"替代"罢工"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张纲纲 《南风窗》2012,(13):68-70
德国和法国这两个欧元区最重要的国家在如何解决欧洲债务危机问题上出现重大分歧,这不得不让人思考到底什么是解决欧元区债务危机的济世良方:紧缩财政,还是刺激增长?抑或二者并重?奥朗德当选法国总统后,呼吁在解决欧元区债务危机问题上要尝试新思路,主张刺激经济增长。他声称要与德国重新磋商现行的紧缩财政对策,在紧缩财政和刺激增长中间谋求一个折中的方案。德国总理默克尔虽然表示会张开双臂欢迎法国新总统,但同时强调已经达成的关于欧债危机的各项政策必须受到尊重。言外之意很明显:德国人认为紧缩财政是欧债危机的最佳出  相似文献   

11.
欧债危机是欧盟创建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其影响广泛而深刻。这场危机不仅严重冲击了欧盟经济,使欧元区的稳定受到威胁,而且引发了一系列地缘政治效应,加大了欧盟的政治不确定性。本文拟对欧债危机背景下的欧盟权力嬗变趋势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和欧盟前途的影响,是为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希腊救助计划及其缘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伯英 《当代世界》2010,(4):28-31,49
2010年年初爆发的希腊债务危机,使希腊处于破产的边缘,也动摇了市场对欧元的信心,引发欧元自1999年诞生以来的第一次严重危机。欧盟在救助希腊的问题上迟迟没有出手,欧元跌势不减,债务危机也呈蔓延之势。经历三个月的博弈,欧元区16国领导人终于在3月25日达成协议,决定向希腊提供救助。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说:“我极为高兴,我们就希腊问题和欧元稳定达成了这个协议。”  相似文献   

13.
欧债危机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国转嫁危机而引发的、但究其内因,债务危机的产生与欧盟的货币统一而财政不统一、成员国财政纪律松散,欧盟层面的财政监管缺失和金融监管体系不健伞等制度缺陷以及成员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4.
几个月来,随着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及欧元汇率急剧下滑,欧美媒体充斥着各种报道和评论,分析希腊债务危机的起因,剖析欧元机制的缺陷,探讨欧元本身的可持续性。关于欧元前景,人们作出了截然不同的判断。有人认为欧元区成员国终究会摆脱当前困境,坚信欧元将稳定发展;也有人断言欧元区必将解体,欧元“将在五年内走入历史”。欧元的确遭遇了1999年问世以来最严重的危机,但仅仅因此而断言欧元区将分崩离析和欧元崩盘,未免过度悲观。  相似文献   

15.
赵伯英 《当代世界》2011,(12):39-44
2011年7月以来,从希腊开始的,欧洲债务危机在欧元区蔓延,债务危机引发政治动荡,而政治动荡又反过来加剧债务危机。11月9日,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为换取反对党支持欧盟新援助方案而辞职。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希腊政党政治具有鲜明的大众主义传统。进入现代,在西方影响下,希腊选择了精英政治,两党执政传统形成,中右的新民主党与中左的泛希腊社会运动党轮流执政,两党创始人在制定纲领和塑造政党政治格局上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债务危机改变了两党执政的传统与根基,危机导致疑欧主义的兴起,精英政治普遍受到怀疑,激进左翼联盟借机胜选并在欧盟的压力下接受"紧缩方案"。但持续的紧缩引起民意反弹,激进左翼联盟的执政基础受到侵蚀。2019年7月希腊大选,新民主党上台执政,希腊政坛传统政党回归。新民主党上台表明民粹主义势衰,但预判其退出历史舞台还为时尚早,民粹主义在希腊仍有生存的根基和土壤。  相似文献   

17.
激进左翼政党在欧盟的兴起是当前欧洲政治中的一个突出现象。政党疑欧主义的理论指出欧盟激进左翼政党的疑欧立场既有其意识形态根源,更有政党战略的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可以发现当代欧盟激进左翼政党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处于刚性和柔性疑欧主义之间。凭借对欧洲议题的政治化,欧盟激进左翼政党通过疑欧立场来谋取选举利益。以欧债危机中的希腊为例,本文解释了激进左翼政党的兴起原因,并分析了它对欧洲一体化造成的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张纲纲 《南风窗》2012,(22):71-73
欧债危机使市场陷入恐慌,大家把眼睛瞄准了最后的希望——欧洲中央银行,其无限额购买欧元区各国政府债券的举动获得了市场的一片叫好声,但关于其如何保持中立性和控制通货膨胀也引来了质疑。处在欧债危机中心的欧洲央行,到底会走向何方呢?  相似文献   

19.
2011年以来,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越演越烈.美国标准普尔评级公司给美国的长期国债降级,欧元区一些成员的债务频频受到市场的质疑,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的国债利息率不断上升,也遭到美国评级公司的降级.但与此同时,美欧日等国的大型跨国企业却没受什么影响,它们不缺流动现金,危机中甚至收益颇丰.西方国家的政府财政与大型跨国公司的财务间为何会出现这种强烈的反差呢?其实,这一切都是经济全球化造成的.由西方国家政府推动的全球化给西方的制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西方的经济、政治制度陷入了深重的危机.这可能是那些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始作俑者所始料不及的.  相似文献   

20.
2010年的世界经济,在后次贷危机的调整和转型中,在欧债危机风险频现和流动性泛滥的环境中,脆弱但缓慢地复苏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