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妈祖信仰是14—19世纪东亚国际秩序中最重要的精神推力。其始于10世纪,随着14世纪下半期中国—琉球正式交往的开始和不断兴盛,妈祖信仰得以传入琉球并与本土宗教信仰发生深度融合,广为流传。一方面,中国海洋贸易的兴盛、东亚华夷秩序的发展、越海册封琉球的方式等深刻的历史背景为妈祖信仰传播提供了官方支持,而另一方面,琉球本土的祝女体系则迎合了妈祖的女性身份及功能,为其在琉球传播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妈祖信仰传入琉球可分为官方、民间两个层次,主要通过中国册封使团、琉球朝贡使团、闽人侨居琉球、飘风难民在琉球避难等四种途径。这一认定不仅是对中国史籍研究的结果,也得到日本文献史料的印证。妈祖信仰见证了中琉交往的历史,也成为今天搭建中日友好交往之桥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2.
明初中琉朝贡关系建立,妈祖信仰传播到了琉球,在明清两代持续对琉球产生影响,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在地化。然而,随着1879年琉球被日本吞并,短时间里琉球妈祖信仰迅速衰弱,甚至一度陷入沉寂。究其原因,除了妈祖信仰传播到琉球的历史特殊性之外,日本幕府蚕食乃至最后吞并琉球,成为琉球妈祖信仰衰弱的直接因素,由此折射出妈祖信仰在琉球传播与发展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妈祖是中国的第一女海神,又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海洋文化现象。千百年来,妈祖信仰从沿海向内陆扩展,之后传播到全国各地,最终伴随海外贸易又影响了世界,成为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信仰之一。在妈祖身上。体现了东方文化精神。妈祖信仰的产生、本质及其传播源流,对理解妈祖信仰、妈祖文化的发展是极为必要的。妈祖是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的代表。  相似文献   

4.
《新东方》2017,(3)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不仅推动了海南岛的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促进了妈祖信仰在海南岛的传播和盛行,其关系主要体现为:一是宋元以来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与海南的海上贸易繁荣,同时,这些地区大量移民进入海南岛,以及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的盛举,促进妈祖信仰在海南的传播和流行;二是来自闽、粤等地的移民和商人,积极倡建和参与修复重建妈祖庙宇;三是在空间分布上,海南妈祖信仰主要集中在沿海港口、津渡等,甚至在中国南海诸岛也多有分布。同时,海南妈祖信仰还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广泛传播至海外。  相似文献   

5.
宋元以来,在中国东南沿海开始流传着妈祖的传说;明代以后,在台湾海峡两岸建筑了许多妈祖寺庙;今天,海峡东岸的妈祖寺庙仍然香火旺盛.本文试就妈祖信仰的起源、发展以及它在台湾的传播与影响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妈祖信仰的起源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福建莆田湄洲岛,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都要举行盛大的妈祖祭典,信众来自五湖四海,那场面真的是盛况空前,莆田城区万人空巷。妈祖祭典作为湄洲妈祖信仰习俗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历史悠久,在我国大陆沿海,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一带影响深远,成为了传播、弘扬妈祖文化,促进两岸文化交流的一种特有载体。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回顾妈祖信仰在马来西亚传播的情况。分析了马来西亚华侨华人妈祖信仰的特点;(一)妈祖庙与华侨宗乡会馆有密切联系;(二)妈祖信仰与祖先崇拜相互促进;(三)海南华侨华人经常把妈祖与水尾圣娘、108兄弟公等神明一起供奉。  相似文献   

8.
正福建莆田作为妈祖的故里,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莆田湄洲妈祖饮食起源于妈祖信仰,经过千年历史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妈祖饮食文化,是妈祖文化的重要部分,彰显了妈祖文化信仰的魅力与风彩。妈祖饮食文化既是民俗生活的视窗,也是外化的民族精神。妈祖饮食文化烘托妈祖文化,传递民间社会的乡情语言。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融入到妈祖文化中去,祈求妈祖的恩泽和灵光带给普天下永  相似文献   

9.
妈祖文化     
谭翀 《统一论坛》2013,(4):78-80
妈祖是中国一种重要的民间信仰,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代表作名录.妈祖文化遍布许多国家和地区,在祖国大陆沿海和台湾地区的影响尤为广泛和突出。是海峡两岸最主要的共同文化现象之一。  相似文献   

10.
清代以后妈祖信仰传播的主要历史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宋、元、明历代朝廷对于妈祖信仰都采取了鼓励其传播并予以利用的政策,清朝统治者也继承了这种政策。从流传于中国大陆的妈祖在清代显应的资料可以看出,清朝官方利用妈祖信仰的范围,大体与明朝相同,只是因历史条件不同,在重点上有所变化而已。根据通峻撰《重修天妃显圣录》、徐葆光撰《中山传信录》、作者不明之《天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