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1942年9月,日本侵略军为巩固它在上海的统治,对浦东开始了大规模的“清乡”。这次“清乡”是通过长期准备精心策划的,来势凶猛。军事上,日军调集侵华日军小林师团的主力以及由它们豢养的各种汉奸部队共约5000多人,对“清乡”区筑篱笆墙167公里,设立大小检问所40多处,全面封锁;政治上建立伪政权,恢复保甲制,清查户口,发放“良民证”,组建“清乡委员会”、“乡民自卫队”,实行“连保连坐”;思想上,推行怀柔政策,加强奴化教育,大肆宣扬所谓“清乡清心”、“同种同文”、“共存共荣”,建立“皇道乐土”等等。在日本法西斯的猖…  相似文献   

2.
1944年初夏,发生在如中耙齿凌地区的遭遇战,是当年新四军一师三旅七团在反“清乡”斗争中的一次重要战斗。意外遇日伪1944年5月,在苏中四分区,我新四军一师三旅主力和地方武装、民兵,紧密配合,对日伪发起了强  相似文献   

3.
正1942年11月14日到12月16日,日军调集精锐部队平林第十七师团、第十三独立混成旅团各一部及伪军等总兵力万余人,在骑兵、坦克、飞机配合下,分5路对淮北根据地进行"扫荡",妄图通过不断蚕食、清乡,逐步扩大伪化区,缩小我抗日根据地,消灭新四军第四师主力及淮北党政机关。朱家岗保卫战是淮北抗日根据地33天反"扫荡"中的一次关键性战斗。新四军四师九旅二十六团英勇顽强,在敌我数量、装备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击退了敌军疯狂进攻,狠狠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宣告了敌人大"扫荡"的失败,巩固了淮北根据地。这次战斗也因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成为抗战史上的一场经典战例。  相似文献   

4.
袭击“老集团”是东北抗日联军一路军在桦甸境内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一次重大战斗。这次战斗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给日伪军一次沉重的打击。 老集团的由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为了巩固在东北的统治,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实行一系列野蛮政策。 1934年,日本侵略军在桦甸地区实行了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成立所谓“清乡委员会”,以“治安肃正”为  相似文献   

5.
1942年元月.我奉命生俘日军送新四军六旅旅部.以便通过教育.使其提供日军在淮南路、津浦路沿线的兵力部署情况.即所谓“舌头”。接到任务后,我就把活捉日军作为主要目标.想方设法尽快完成任务。事有凑巧,有一天,我们住在杨家庙东边张焕亭圩子.正逢日本兵下乡锯树烤火.我军突袭,敌猝不及防,  相似文献   

6.
1942年5月,面对日军“铁壁合围”、“‘捕捉奇袭”和“三光政策”等空前残酷的“大扫荡”,原“晋豫边游击支队”(简称店支队)改编到八路军129师新1旅第1团和第2团的指战员,在刘伯承师长、邓小平政委直接指挥下,充分利用我军对当地人情地貌了如指掌的优势,对入侵之敌进行狠狠打击,我当时作为第2团卫生队队长,跟随刘伯承师长左右,目睹耳闻了刘、邓首长的高风亮节,至今思之,今人感怀尤深。6月8日,当我二团部队按照师、旅的作战部署,行进到黎城东山宋家庄和黄岩地区后,先后接到刘伯承师长和邓,]、平政委两次任务截然不同的作战…  相似文献   

7.
人物寻踪     
△王明星烈士,曾住新四军第六师十八旅五十四团参谋长;一九四一年在苏(州)常(熟)太(仓)地区,牺牲于反对日伪军“清乡”的战斗中。根据老同志回忆,王明星烈士原属闽东红军游击队,后改编加入新四军。现特征询烈士籍贯及生平事迹。  相似文献   

8.
作为新四军的一名女战士,我经常回忆起战争年代的艰苦生活,每当这个时候,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拿出那本珍藏已久的影集。看着影集里飒爽英姿的戎装照,记忆之舟带我回到了半个世纪前的岁月长河,那里有我生命中最难忘的时刻。 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后,苏南地区的形势突然变得紧张起来,日、伪军趁势进行残酷的“清乡”和“扫荡”。1941年1月上旬,新四军16旅在廖  相似文献   

9.
在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中,八百壮士和谢晋元团长早已名震中外,可是,当时任该团少校团副后任代理团长,成为谢晋元得力助手与继承人的雷雄烈士却长期鲜为人知。激战“四行仓库”雷雄,湖南常宁县人,生于1899年,14岁投笔从戎,曾毕业于国民党中央军校武汉分校。抗战前夕,雷雄任陆军第八十八师二六二旅五二四团少校团副驻上海。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军在上海向我驻军发起突然进攻。谢晋元、雷雄等率领五二四团的官兵英勇战斗,利用街垒、房屋与日军逐屋争夺。狠狠打击侵略者的气焰,揭开了“八·一三”淞沪抗战的序幕。在我军的英勇反击下,日军指挥官屡被撤换,并从本土急调精锐增援,总兵力多达20多万。日军在飞机大炮和坦克的掩护下,避开我军主力,从外围包  相似文献   

10.
遭遇清乡     
解放前,土匪闹得凶,而官方年年都要成立“江(北)、巴(县)、璧(山)、合(川)联防剿匪司令部”,实行清乡剿匪。 偏岩场地处华蓥山麓,自然列为清乡重点区域。每到阴历十月末、冬月初,清乡兵便成群结队开到偏岩场驻扎。场头场尾,都有当兵的站岗。有时还有一队队的兵背着上了刺刀的长枪,抬着“水机关”(马克辛重机枪),抱着“格蚤笼”(冲锋枪),象游行一样走在乡间的石板大路上,说是“放排哨”,显示实力。有几年,不但清乡,还“打  相似文献   

11.
夜晚出击,搞毁日军铁路交通 1938年1月.我在家乡山西省平顺县参加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成为一名光荣的八路军战士。入伍后经过一段时间学习训练,我所在的部队开往河南省修武、武陟县一带.主要任务是打击盘踞在道清铁路的日本侵略军。夜幕降临,我们就开始行动。  相似文献   

12.
1940年9月下旬,百团大战进入第二阶段。八路军一二九师从23日开始发起了榆(社)辽(县)战役。当时三八六旅负责攻打榆社县城,三八五旅负责攻打辽县五旅首先攻打的是位于辽县附近的管头、石匣两个日军据点。管头是日军设在榆辽公路上的一个重要据点,约有100人担任守备,配有1门“九  相似文献   

13.
(22)敌后军民 反“扫荡”斗争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后,日军在正面战场上停止了战略性进攻,逐渐将其主要兵力用于打击在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面对此种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主要责任。日军对抗日根据地实行疯狂的“扫荡”,在1939年和1940年的两年中,仅华北地区日军大规模的“扫荡”就有109次,使用兵力总计在50万人以上。1941年至1942年是敌后抗战最困难的时期,日军在  相似文献   

14.
郭庄庙巷战     
1939年六七月间,我们八连奉命往南京郊南靠拢,以郭庄庙、邢家镇为中心,在敌伪据点林立的区域开展游击战。一天,日军小队长领着100多名日伪军到郭庄庙清乡抢粮,我们获悉情报后,即隐蔽小跑至郭庄  相似文献   

15.
359旅在广灵     
梁鲜花 《党史文汇》2002,(12):40-40
“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在中国被占领土上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而国民党的游兵散勇与土匪相互勾结,趁势横行乡里,人民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们山西广灵县也未幸免于难。1938年秋,正当广灵人民处于危难之际,王震旅长率八路军359旅健儿们转战到广灵,并率部立即投入战斗,先后在广灵的海子峪、车道沟、石梯岭、圣佛寺、邵家庄、张家湾等村截击日军并获得大捷,击毙了日军北伐指挥官独立第一混成旅团长、少将常冈宽治和正亚大佐等头目,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和武器弹药,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振奋和鼓舞了我县抗…  相似文献   

16.
1938年10月28日,我八路军第一二○师三五九旅七一九团由兄弟部队配合,在山西省雁北地区的邵家庄打了一次漂亮的伏击战。歼敌300余人,击毙日军旅团长常冈宽治少将。我当时任七一九团团长,战役的前前后后,至今历历在目。 1 1938年9月,在旅部的统一指挥下,我带领全团到雁北地区活动。上级指示我团,以灵活的游击战对敌人进行袭扰、伏击、牵制,重点破坏其交通运输线,断其“血脉”,利用边区的有利条件,抓住战机主动打击敌人,积小胜为  相似文献   

17.
<正>1944年6月,新四军主力"老7团"在南下归建苏中4分区途中,于如皋县西北耙齿凌一带(今属如东县),与"扫荡"追击我地方部队的日伪军500余人猝然遭遇,以白刃战将敌全歼,创造了车桥战役后苏中第二次大捷,极大地鼓舞了4分区军民反"清乡"斗争必胜的信心。苏中4分区的反"清乡"1942年6月,日军鉴于对我苏中根据地进行的全面"扫荡"、分区"扫荡"、乘虚跃进、交通政策等都没有收到效果,再次变换方针,吸取华北铁壁合围和苏南"清乡"的经验,开始对我苏中地区进行"清剿"("机动清乡")。从  相似文献   

18.
1940年8月,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了破击日军交通线和反击日军“扫荡”的重大战役——百四大战。 这一天,386旅16团团长谢家庆从旅部领受任务回来,立即召集干部传达了上级指示,16团的任务是攻击芦家庄车站。 产家庄车站是敌人在寿(阳)榆(次)铁路线上的一把大锁,是周围敌据点的指挥与供应机关。车站内除了油库、兵站外,东北高地上有7个堡垒,四道铁丝网缠绕于堡垒和车站之间,西头是芦家庄铁桥,南面是条小河。守敌一百余人,有曲射炮、重机枪、掷弹筒各一个分队。  相似文献   

19.
百团大战     
林木 《党史博览》2010,(8):F0002-F0002,F0003
1940年8月20日,为打击日军的“囚笼政策”,八路军总部指挥晋察冀军区、第一二〇师及第一二九师,对华北敌后主要铁路、公路交通线展开了一次全面的大破袭,史称百团大战。  相似文献   

20.
1938年9月,日军集中兵力人举进攻我晋察冀根据地。我们八路军359旅718团集结在平型关和灵丘之间的东河南镇。12月下旬的一天,旅部命令我团和教导营、骑兵大队,在广灵以北50多里的张家湾伏击敌人。719团在广灵城西截断敌人退路,以消灭从广灵出发增援灵丘的一个日军大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