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协商民主:民主党派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进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商性民主是民主发展的第三种模式,它适应了权力社会化和多元化的现实需要。和谐社会首先表现为政治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整合社会各阶层力量,通过平等、协商、妥协的机制,化解政治冲突。各民主党派实现从政治协商到协商民主的转变,利用协商民主的制度特性,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协商民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商民主是民主发展的第三种模式,它适应了权力社会化和多元化的现实需要。和谐社会首先表现为政治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整合社会各阶层力量,通过平等、协商、妥协的机制,化解政治冲突。各民主党派实现从政治协商到协商民主的转变,利用协商民主的制度特性,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建设中党群关系的发展是对历史的传承,更是现实的需要。从政党角度而言,群众是贯穿其活动始终的力量来源;而从人民群众角度而言,政党是其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大背景下实现党群关系的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发扬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牢固树立相信和依靠群众的观念;履行整合和协调群众利益的政党职能;进一步拓宽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渠道;进一步完善服务和联系群众的体制和机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拟在简要分析有序政治参与概念和内涵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对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作用,提出适应公民政治参与扩大的要求,要积极开发和利用现有制度资源,形成有效的利益整合机制,拓宽政治参与渠道和丰富政治参与的形式.并根据现实发展的需要对现有制度进行改革创新。这对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促进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维护政治体系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政治共识内涵与结构的梳理,简要分析了当代中国政治共识的历史演进、基本内容及现实挑战,论述统一战线凝聚政治共识的内在机理,总结出建构包容性政治与实现差异性团结是统一战线凝聚政治共识的有益探索。依循“结构—过程—功能”的分析框架,着力探讨统一战线凝聚政治共识的系统结构、运行过程与治理功能,得出统一战线凝聚政治共识结构的调适和功能的优化在于机制的畅通。由此,提出新时代广泛凝聚多元社会的政治共识,需要实现协同型组织领导机制、复合型政治整合机制、发展型理论创新机制、制度化利益协调机制和协商型政治沟通机制的多维互嵌。  相似文献   

6.
范晶章 《工会论坛》2010,16(2):33-34
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特征,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需要,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需求。针对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创新开展新形势下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重机制创新、载体创新和内容创新,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着力完善高校民主管理机制,需要整合运用好各方政治资源的优势。一是要完善教代会运行机制;二是要整合好统一战线资源;三是要重视学生参与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政治现代化视野中的政治结构分化与政治系统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现代化是政治系统结构由混同状态向政治结构分化状态的变迁过程。政治结构分化与政治系统整合是联系紧密的两个概念,是政治现代化过程中相反相成的现象。政治结构分化引发的负功能客观上成为政治现代化的障碍,政治系统整合是政治结构分化的必然要求。政治系统整合通过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理性的政治文化机制、现代的政治制度机制、理性的法律机制、良性的政治权威机制、开放的民主参与机制综合在一起形成合力完成。  相似文献   

9.
政治决策是现代政府的核心职能之一,也是治理过程的核心机制。政治决策需要协商。人是理性的动物,但人的理性既是有限的又是多元的,既包括个体理性也包括公共理性。在政治决策过程中,弥补有限理性、整合多元理性、驯化个体理性、达成公共理性都需要加强协商。这应该是近年来党和国家反复强调要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次发展的初衷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发展党内民主的现实紧迫性切入,分析了党内民主的现状,认为在当今社会利益多元化的背景下,通过发展党内民主是整合社会多元利益,推动社会民主政治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