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肖毅 《广东党史》2011,(10):48-50,5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由惠宝人民抗日游击队、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队组成,以下简称“东江纵队”)是华南敌后抗日战场的主要力量,是“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它在东江地区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坚持“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转战东江两岸,深入港九敌后,协同英美对日作战,有力地打击了盘踞在东江流域的日本侵略军,...  相似文献   

2.
抗日根据地知多少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等深入敌后,在日本侵略军占领的广大地区开展游击战争。随着游击战争的发展,我军建立了一块又一块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敌后根据地计有华北地区6个,华...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军事思想在华南敌后抗日战场的胜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强大思想武器。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在抗战的艰苦岁月里,华南抗日游击队(又称华南抗日纵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紧密结合华南抗战的实际,坚持敌后战场,坚持人民战争的战略和战术原则,抗击日本侵略军,取得了华南战场抗战的胜利。 一、运用人民战争思想,创建人民抗日武装和抗日根据地 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毛泽东在长…  相似文献   

4.
1938年10月12日,日军在广东惠阳大亚湾登陆,华南抗战全面爆发。中国共产党紧密依靠人民群众和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支持,在东江地区建立人民抗日武装,创建抗日根据地,在日、伪、顽军的夹击中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斗争,逐渐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5.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位于东莞市大岭山镇。1940年10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从宝安县布吉乡挺进东莞,创建了大岭山抗日游击根据地。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广东敌后地区建立的最早的抗日根据地之一,也是全国十九个抗日根据地之一——东江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在中共东满特委领导东满人民进行抗日斗争时期,东满特委书记、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共产党员、年轻的革命活动家童长荣不顾身患严重的肺病,仍组织发动群众,创建抗日游击队,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开展抗日游击活动,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相似文献   

7.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潮汕建立的一支人民抗日武装,是华南抗日游击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前身是抗战初期的潮汕青年抗日游击大队(曾称汕头青抗会武装大队,简称汕青游击队),及以后的韩江三角洲地区的潮澄饶敌后抗日游击队和潮汕人民抗日游击队。抗日战争中,韩江纵队在远离党中央,远离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孤悬敌后的情况下,坚决执行党的指示,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灵活运用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在潮汕人民和潮籍侨胞的大力支援下,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开辟了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的华北抗日根据地、华中抗日根据地和华南抗日根据地。其中华南根据地地处祖国南疆,远离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孤悬敌后,其建立和发展经过重重困难。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对我党、我军能在华南坚持活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其中海外华侨特别是南洋华侨,对华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共产党调整在北平的工作重心,决定开辟平郊抗日根据地,并根据抗日形势发展和地方实际情况,提出了巩固平西、坚持冀东、开辟平北"三位一体"的战略任务。中国共产党组建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依靠地方党组织和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日伪政权,至1941年上半年完成创建大块抗日根据地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根据地的政权建设经历了从苏维埃政权向农民委员会和反日会的过渡,在此基础上,党提出创建人民革命政府的主张,并进行了初步实践.在东北沦陷、日本扶植伪满洲国傀儡政权的局面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建立起来的、与之对立的抗日政权是当之无愧的真正的人民政权,不但巩固了抗日根据地,支持了抗日游击战争,也是党在政权建设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尝试,为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1.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八路军、新四军为榜样在华南敌后建立的一支人民抗日武装队伍。在长达八年之久的艰苦  相似文献   

12.
曲晓溪 《奋斗》2010,(4):58-59
<正>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为抗击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在东满、南满、吉东、北满地区积极创建抗日武装,先后成立了十余支反日游击队。1932年末,日本侵略者为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殖民统治开始实行残酷的"归屯并户"与"三光"政策,致使东北地区的抗日运动一度遭受挫折。活动在南满的磐石游击队的抗日斗争也陷入了低谷。为了加强对南满地区抗日武装的领导,中共满洲省委决定派杨靖宇到南满巡视工作,并指导该地区的抗日斗争。杨靖宇到达南满地区后,立即深入到抗日前线,整顿南满游击队,团结本地其他抗日山林队,展开积极的游击战。1933年9月18日,在杨靖宇主持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在磐石县第三区石虎沟宣告成立,杨靖宇任独立师司令兼政委。第一军独立师的成立和当地各抗日山林队的  相似文献   

13.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部队,前身是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它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处于华北抗战的最前沿,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敌后创建的第一个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对坚持华北敌后抗战和全国持久抗战起了坚强堡垒的作用,对战略反攻及配合苏联红军作战、收复东北失地起了前进阵地的作用,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军民在敌后抗日开展游击战争,抗击日本侵略军与伪军,创建抗日民主政权。继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成立不久,1938年12月,在广东惠阳县淡水镇成立了惠阳县第二区行政委员会。这是南中国敌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是广东人民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第一次尝试,它为华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促进了抗战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东莞地区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和敌后战场,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研究东莞敌后抗战的历史地位,并对其作出客观的评价,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华南敌后抗战的历史功绩。一、日军全面入侵华南  相似文献   

17.
东江抗日根据地是全国著名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她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东地方组织根据中央的指示,在领导东江人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中艰苦创立起来的抗日革命根据地.在党的领导下,东江人民抗日武装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在祖国南疆高举团结抗日的旗帜,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先后发展成立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使东江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有力地牵制和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对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叶剑英曾这样高度评价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作用,他指出:“没有民主的抗日根据地的建立,这样残酷、严重与广大的敌后战场是不可能坚持的.”  相似文献   

18.
杨青 《党史纵横》2000,(1):32-34
1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创建的第一块抗日根据地。聂荣臻作为这块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者,自1937年11月到1943年秋,从五台山地区开始,率领近三千人的八路军队伍,艰苦奋斗,英勇作战,经过分兵挺进、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政权,创建并发展了拥有晋察冀(后改称北岳)、冀中、冀热察3个战略区,人口约1500万,主力部队约11万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晋察冀根据地创立、巩固与发展中,聂荣臻身兼党政军重要领导职务,先后担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委员、中共晋察冀分局书记等。在这期间,他创造…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后期,戴季英坚决贯彻毛泽东关于"开展豫西工作基地"的战略决策,深入河南敌后,指挥八路军南下豫西各支队展开英勇顽强的抗日反顽斗争,号召豫西广大民众揭竿而起,组成声势浩大的人民抗日武装,支援八路军打击日伪顽、保卫根据地,使豫西抗日根据地迅速创建发展,为后来八路军、新四军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后期,戴季英坚决贯彻毛泽东关于“开展豫西工作基地”的战略决策,深入河南敌后,指挥八路军南下豫西各支队展开英勇顽强的抗日反顽斗争,号召豫西广大民众揭竿而起,组成声势浩大的人民抗日武装,支援八路军打击日伪顽、保卫根据地,使豫西抗日根据地迅速创建发展,为后来八路军、新四军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