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被害人作为刑事诉讼中的重要参与人之一,我国刑事诉讼法确认了其当事人的地位,对于其诉讼权利的保护也有明确规定.本文将通过对我国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刑事诉讼法规定进行对比,浅析我国大陆地区刑事被害人保护问题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被害人作为刑事诉讼中的重要参与人之一,我国刑事诉讼法确认了其当事人的地位,对于其诉讼权利的保护也有明确规定。本文将通过对我国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刑事诉讼法规定进行对比,浅析我国大陆地区刑事被害人保护问题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如何设计法典的框架结构是制定和修改刑事诉讼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各国刑事诉讼法典在框架结构上既有其传统模式,又呈现出许多共同特征。我国再修改刑事诉讼法典的框架设计应该既借鉴域外的共同做法,又要符合我国国情及历史传统。  相似文献   

4.
反思与祛魅:我国刑事诉讼法解释体制重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普适意义上的法律解释是法官运用法律、裁判案件的一项司法技术 ,它与审判权相连 ,是审判权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在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解释体制下 ,法律解释却被异化为一种权力 ,从而导致解释形式的抽象化、解释内容的扩大化以及解释主体的集中化、多元化 ,进而干扰了司法独立、背离程序法定原则。现行刑事诉讼法解释体制的这一结构特征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我国历史上“以吏为师”的传统 ,并与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不完善的制度结构有关。为此 ,应当转变观念、完善制度 ,重构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体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经济全球化与法律全球化的相互关系 ,论述了法律全球化在刑事诉讼法制上的表现 ,分析了我国刑事诉讼法制与全球化趋势不相适宜的地方 ,认为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制应从观念和制度两个方面去适应、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人权是指人的权利,包括人的生存权利、政治权利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权利.我国1997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在强制措施的完善、无罪推定原则的确立、刑事辩护和代理制度的发展、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对人权的保障,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刑事诉讼法在人权的保障方面还存在某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1996年3月17日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其中关于刑事诉讼价值的变革,较之原有的刑事诉讼法,发生了巨大变化.效率与公平、实体与程序公正是新刑诉法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条所规定的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存在着方向的偏差和内容的缺陷,人权保障理念不足,人权保障对象狭隘,忽视诉讼权利,没有体现出刑事诉讼程序法的特点.刑事诉讼法修改在即,必须以人权保障为重点,反思该条立法,重新定位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我国刑事诉讼法典做了第二次重大修订。如何准确理解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基本精神和相关内容,明晰检察工作面临的新要求和挑战并积极应  相似文献   

10.
2012年3月修订的我国刑事诉讼法,在证据制度上做了大幅度的修改和完善,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不强迫自证其罪、口供补强、特殊侦查措施等证据规则。刑事诉讼的灵魂是证据制度,证据制度的核心是证据规则。分析研究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的证据规则,对于刑事诉讼理论和刑事司法实践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自从1877年《德意志帝国刑事诉讼法》制定完成以来,德国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和现实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百余年来,德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呈现出几个特色:一是协商交易的出现;二是注重对被告人的保护;三是证据禁止制度的确立;四是诉讼程序趋于理性化。这些正是德国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特色所在,其经验对中国的刑事诉讼法改革有重要的启示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国家本位主义一直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立法指导思想,造成了刑事诉讼法具体制度和法条的设计时以国家权力和利益至上,忽视个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与国际刑事诉讼法发展的趋势不符。本文对国家本位主义进行分析,以图对确立新的刑诉法立法指导思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俄罗斯、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都对其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改,其改革表现出几个共同特点:均以政治民主化和宪法修改为先导,均体现为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的转型,均受到本国法律传统的影响,未能实现向对抗制的彻底转型.我国在刑事司法改革过程中遇到了一些与之相似的难题,它们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刑事诉讼法解释论是刑事诉讼法范畴重要的方法论体系,而解释主体是刑事诉讼法解释论的逻辑起点,正确厘定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主体时于维护法秩序的统一性与解释行为的正当性具有重要意义.刑事诉讼法解释主体应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各级具体将刑事诉讼法适用于个案的刑事法官及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抽象主体,行使刑事诉讼法立法解释权,产生具有普遍约束力并以规范性法律文件呈现的抽象性立法解释,对各级刑事诉讼法的适用机关都具有约束力,可以反复适用.而具体办案的各类刑事司法人员则享有刑事诉讼法的具体解释权,生成效力仅及于个案的具体解释结论,对个案的诉讼行为和当事各方的权利义务产生影响,对该案以外的"他人他事",不具约束力.  相似文献   

15.
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已于1996年3月17日由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并将于1997年1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同1979年我国首次制定的刑事诉讼法相比,新刑事诉讼法,无论是在立法技巧上,还是在内  相似文献   

16.
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确立了明确的人权保障条款并完善了相关措施、赋予检察机关职务犯罪技术侦查权并承认证据的可采性、增设外逃贪官赃款没收程序等,对我国惩治腐败和开展反腐败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在贯彻实施新《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的基础上,还需要借鉴国际经验,从规范技术侦查、确立"污点证人"制度、确立推定规则等方面入手,继续强化刑事诉讼法反腐的力度。  相似文献   

17.
试论免证特权制度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证特权制度是证据制度中有关证人出庭作证的一个例外,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普遍采用。我国历史上也规定过免证特权制度,但是在我国的现行刑事诉讼法中却没有规定此制度。通过对免证特权制度的价值和作用的分析,认为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有确立该制度的必要。  相似文献   

18.
概念界定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法律概念的创设则是学科成熟的标志。百年来,国际社会出现了国际刑事法院审判和国际刑事诉讼规约。实践经验的总结与规范制度的概括表明,国际刑事诉讼法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及特有的价值模式。因此,国际刑事诉讼法概念的析明将展现出一门新的法律,认识并发展国际刑事诉讼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概念界定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法律概念的创设则是学科成熟的标志。百年来,国际社会出现了国际刑事法院审判和国际刑事诉讼规约。实践经验的总结与规范制度的概括表明,国际刑事诉讼法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及特有的价值模式。因此,国际刑事诉讼法概念的析明将展现出一门新的法律,认识并发展国际刑事诉讼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刑事诉讼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单一的教授法难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刑事诉讼法学学科特点,在讲授时配合应用案例教学法,在教师讲授相关知识点之后,让学生自主分析案例,并在课堂上讨论、提问,课后归纳总结,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从而实现刑事诉讼法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