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犯罪嫌疑人赵某,女,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某市分公司(国营)业务员。李某,男,某市宝山实业商贸公司(个体)经理,与赵某是夫妻关系。1995年9月的一天,李某得知赵某有一笔公款需要存入银行,便要求赵某将钱存入其朋友张某所在的某农业银行,为张某揽储,赵某表示同意,并当即将14万元现金交给李某,李某随即携带现金前往张某处,由张帮忙,将钱存入银行后,李某以该存单(活期)抵押贷款12万元。之后,李某将抵押贷款的情况告诉了赵某,赵未提出异议,但要求将存单拿回交公司做帐。第二天,李某便通过张某找关系将存单借出后交给赵某,并…  相似文献   

2.
[案情] 1996年7月,犯罪嫌疑人赵某与被害人李某签订一购房合同:李某以套为单位购买赵某商品房2套,计房款7万元。李于1996年6月12日先后五次给付现金、砖,抵房款(赵同意)计8300余元。1998年2月,赵自认房子卖得太便宜,从外地纠集孙某等四人将李某拖上事先准备的出租车,扣押至外地一招待所,途中赵某等对李某进行殴打。次日,赵某打电话给李某之妻  相似文献   

3.
[案情]被告人赵某因为缺钱想骗几部手机换钱,就以送领导礼物需订购六部手机为由将受害人李某约至一大楼六楼。赵某从李某手中接过手机看后.对李某说先去让领导看看手机怎么样。可以的话就把钱给他拿来.让李某在六楼电梯门口等着。赵某假装去办公室沿六楼过道向西走,发现李某一直在后边跟着。赵某没有进任何办公室,走到楼道西头后顺着楼梯跑到大楼地下室。李某随后也追了下来,赵某对李某说手机领导没看上不要了.把手机还给了李某,并向大楼外走。后李某喊抓小偷,赵某在逃跑过程中被抓获。本案争论的焦点是赵某的行为构成抢夺罪、盗窃罪.还是诈骗罪。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赵某构成抢夺罪。被告人赵某辩称其行为是诈骗.其辩护人的辩护意见是构成盗窃罪,其行为是犯罪中止。一审法院以抢夺罪判处赵某有期徒刑五年四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二审法院则撤销一审判决。以诈骗罪判处赵某有期徒刑二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速解]本文赞同二审法院的判决,理由如下: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尚没有使用暴力等方法的行为。本案中,赵某在主观方面是想骗取被害人李某的手机.客观方面其虚构了送领导手机的事实,且赵某之所以将李某骗到一大楼上.一方面是为了让李某相信其确实是给领导送手机。另一方面,赵某也意图借助楼道掩护而逃窜,因此。更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就是赵某在六楼拿到手机后.假装让领导看手机而借机想从楼梯处下楼,可见赵某就是想欺骗李某,进而甩掉李某拿走手机.从这一点可以比较明显的看出,赵某的目的就在于虚构事实进行诈骗。一审法院认定赵某是趁李某不备,拿到手机后逃跑,不太恰当。一审法院认为被害人李某只是将手机临时给赵某,让赵某拿手机给领导看看,李某并不是基于错误认识将六部手机的所有权交给被告人赵某,所以不构成诈骗罪。这种说法将被害人是否具有向被告人交付财物所有权的意愿作为诈骗成立与否的要件,是不符合法律规定和客观实际的。笔者认为,只要被害人是基于被告人编造事实或隐瞒真相而产生的错误认识将财物交给被告人,即使没有转移所有权的意愿,被告人也完全可以构成诈骗罪。  相似文献   

4.
[案情]2012年某日下午5时许,李某(35岁)因宿怨,手持菜刀将张某一家三口杀死,作案后,李某潜逃至其姨妈赵某家中并将其杀死张某一家三口的事情告诉了赵某,赵某隧将其外甥李某藏至其旧家房屋内,次日上午9时许在赵某的劝说下,李某到公安局投案自首。在审查批捕该案时,对赵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窝藏  相似文献   

5.
周静 《法庭内外》2011,(6):39-40
风险一:丈夫恶意转让房产妻子如何维权案例一:张某(女)向法院起诉称,2003年5月,其与丈夫李某以10万元价格购买了北京市密云县某小区房屋,并以李某的名义签订购房合同且办理了产权证。自2004年起,丈夫开始与赵某的女儿同居。为转移夫妻共同财产,李某在张某不知情的情况下,于2007年11月将房屋转到赵某名下。时至今日张某才发现自己的房屋已归他人,故将丈夫与赵某起诉至法院,要求确认二人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无效,楼房产  相似文献   

6.
正[案情]2012年10月24日,林某因业务繁忙委托朋友李某代为存款。林某将5万元现金及信用卡交给李某,要李某代为将该5万元现金存入信用卡内,并将信用卡密码告知了李某。次日,李某依约去银行代为存款时,查询发现该卡内尚有人民币10万元存款,顿生歹意,不仅未将5万元现金存入信用卡,反而将卡内存  相似文献   

7.
1 案例资料 简要案情及现场情况李某,女,37岁。2008年8月21日凌晨1时许,与史夫赵某在自家大货车驾驶室内发生争吵过程中,李某因胸部刀刺伤死亡:赵某报案称:事发当时,赵某脱了鞋把脚搭在方向盘上与李某发生激烈争吵,之后听到李某叫。转头见其胸部出血并以手捂,赵某用毛巾堵住李某胸部伤口,并将其从副驾驶位抱下车并求救,120急救车赶到时证实李某已死亡。赵某当时赤脚,双手染有血迹。因事发于深夜,无目击证人。  相似文献   

8.
法律咨询     
来信2003年5月,由于感情不合,我提出与妻子李某离婚,她坚决不同意。为达到离婚目的,我作了让步,同意把我们家8万元存款全部给李某。法院依照我们商量的意见,将8万元存款判给李某,并判决我们离婚。后双方都有些后悔,于2003年12月复婚。复婚后,因赡养老人等问题导致家庭矛盾激化,夫妻感情再度破裂。李某提出离婚,我同意,但要求把8万元存款分给我一半。李某认为这笔存款属于她婚前的财产,不同意分割。这8万元存款本是我和李某一起生活时的共同积蓄,她凭什么不分给我?(肖云)复信我国《婚姻法》第18条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婚后未作特别约定的,为…  相似文献   

9.
倪靖 《人民检察》2005,(16):35-36
案情简介被告人赵某,原上海某音响公司信息技术中心技术开发部部长。被告人谯某,原北京某科技公司上海办事处员工。赵某与谯某事先预谋,于2001年1月至6月间,谯某通过北京某科技公司上海办事处李某等人,私自复制了由科技公司代理销售的某公司的H软件,以被告人赵某实际控制的上海益龙网络公司的名义销售给其所在的音响公司,非法所得共计人民币63.6万元。被告人赵某、谯某各分得人民币31.8万元,谯某将其中4.25万元分给李某。分歧意见本案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涉及多个法律问题,争议的焦点在于被告人的行为是否系共同犯罪,是构成职务侵占罪…  相似文献   

10.
案情介绍 赵某,无业,以替他人讨债为生,恶名远扬。2001年2月9日,经人介绍,赵某与个体户李某相识。2001年2月14日晚,正在与白某、张某、任某吃饭的赵某,收到李某的几个传呼,称有要事相商,让赵某租车到其住处并说好由李某支付租车费用(路程大既需要2小时)。饭后,赵某与白某、张某、任某租乘云某(个体营运)的面包车来到李某住处。见面后李某却说没什么事,只是想让赵某过来坐坐。  相似文献   

11.
一日午后,空军驻某地随军家属院内两儿童赵某(七岁)与李某(六岁)趁家人干休,相约到院内玩耍时,见一户阳台没有封闭,主人不在,于是爬进阳台做游戏。其间两童发生口角,赵某打了李某一拳,李某就顺手抄起一瓶主人放置在阳台墙根用来清洗厕所的浓硫酸对赵某说:“你再敢打我,我就用‘水’泼你。”赵某不听,又打了李某一拳,李某想急,拧开瓶盖将浓硫酸泼向赵的面部,结果赵某面部皮肤大面积腐蚀、坏死,鼻、唇畸形,造成毁容。事后,李某父母积极协助赵某父母进行救治。支付了两次大的面部整容手术费用之后,其金额已逾万元,而赵某…  相似文献   

12.
赵某(十七周岁)于2006年4月至5月间,先后三次伙同李某,采取持刀威胁、暴力殴打等手段,强行劫取路人财物,数额较大。赵某于2006年6月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李某被公安机关上网追逃。赵某归案后,曾向公安机关反映在逃的同案犯李某居住在本市东丽区大毕庄一带,但由于提供地址不准确,公安机关未能据此抓获李某。2006年10月,正在被羁押的赵某向公安机关提出,其舅舅王某认识人多,有能力打听出李某的下落,要求侦查人员转告王某,帮助抓捕李某,并向公安机关提供了王某的联系电话。后王某经查访,得知李某正在河西区一家超市打工,遂告知公安机关,并提供该超市的地址和联系电话。公安机关根据这一线索于2006年11月抓获李某。  相似文献   

13.
据《新快报》讯2000年11月6日晚,广州市民陈某和朋友到某夜总会唱歌,找了2名“小姐”。次日凌晨1时许,陈某和朋友带两名“小姐”回到其暂住处嫖宿,双方“约定”1500元。陈某称因“小姐”赵某酒醉,感到无趣,没有与其发生关系。后来陈某和朋友给两名小姐每人300元出台费。赵认为自己没有拿到应该得到的钱,就约朋友李某等于凌晨3时许到陈某的暂住处,强行“要”走了1400元。一审判定赵某和李某犯抢劫罪,处以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罚金200元,“嫖资”没收。“小姐”不服。二审判决改判赵某、李某犯有非法侵入住宅罪,处有期徒刑1年5个月,其余维持。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犯罪嫌疑人李某因宅基地问题与邻居张某发生争执,在相互殴打过程中,李某顺手抄起旁边一块砖头向张某头部砸去,张某应声倒地,被围观群众送往医院。李某见事情闹大,请在旁围观的表弟赵某向公安机关报案, 并在现场等候公安人员将其缉拿归案。张某到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李某归案后,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由于赵某报案时未讲是受李某所托,对于李某的行为是否属于自动投案自首,存在两种不同意见。持否定意见者的理由是:由于赵某没有  相似文献   

15.
一、基本案情 2009年1月30日23时许,赵某酒后在某镇一市场遇见李某,遂起强奸念头。赵某尾随李某至某商店后,以买东西为由想进入商店内实施强奸,李某没有开门。随后赵某返回自己的手机店内,携带一把剪刀再次窜至李某的商店。赵某发现该商店一扇窗户未扣,遂从商店窗户翻入店内,起先用剪刀逼住李某脖子,威胁李某,不让出声,  相似文献   

16.
基本案情1999年11月,薛某因李某欠款不还,遂找在市中级人民法院任审判员的同学乔某(党员)帮忙。乔某在未按规定程序为薛某办理立案手续的情况下,私自以法院调解中心的名义收取薛某3000元诉讼费(该诉讼费交给了法院调解中心),并通过伪造“协助冻结存款通知书”、“扣划存款通知书”、“民事裁定书”等法律文书,冻结并划转了李某在当地银行的5万元存款。2000年4月,乔某将此款交给薛某,用以抵偿李某对薛某的欠款。分歧意见对乔某的行为如何定性,主要有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乔某的行为构成了三种错误:一是其伪造“协助冻结存款通知书”、“…  相似文献   

17.
徐东阳 《律师世界》2001,(10):44-45
案情介绍:1999年7月,赵某家中被盗,被盗现金3000元,当时即向110报警,并把王女当作犯罪嫌疑人报告给公安机关。公安机关依法传唤了王女,由侦查员李某对王女进行了讯问。由于王女不足13岁,李某以王女不足刑事责任年龄而停办了此案,并对受害人赵某讲,王女已经供认了犯罪事实,受害人赵某可向王女之父以下简称王父请求返还财产。后来,赵某多次向王父讨要,王父认为,女儿是否盗窃尚不清楚,公安机关至今没有明确的结论,且公安机关对王女的讯问也没有通知法定代理人,自己并不知道女儿当时是怎样的答复,且女儿因被讯问…  相似文献   

18.
张某、李某密谋用药物麻醉的方法强奸王某、赵某。按照预定的方案,张某购买了麻醉药物,李某则假意与王某、赵某相好。在四人聚会时,张某乘王某、赵某不备,将麻醉药物投放到王某、赵某的饮料之中。  相似文献   

19.
[基本案情]赵某(十七周岁)于2006年4月至5月间,先后三次伙同李某,采取持刀威胁、暴力殴打等手段,强行劫取路人财物,数额较大。赵某于2006年6月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李某被公安机关上网追逃。赵某归案后,曾向公安机关反映在逃的同案犯李某居住在天津市东丽区大毕庄一带,但由于提供地址不准确,公安机关未能据此抓获李某。2006年10月,正在被羁押的赵某向公安机关提出,  相似文献   

20.
本案能否适用公示催告程序?编辑同志:李某系个体户,1995年10月李某以个人名义在银行存款2万元,存款定期一年且存单可背书转让。同年12月,李某因车祸身亡,李妻整理遗物时发现笔记本上记有存单号码及所存银行,但存单不知去向。李妻到银行询问得知2万元存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