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政治团体的存在是现代政治现象,西方国家的政治团体往往被称为“利益集团”,它们一般不具有正式的政治地位。在中国,政治团体在政治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作为执政党、政府和民众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政治团体发挥着重要作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反映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中华全国总工会作为我国最主要的政治团体之一,在影响政府决策方面也发挥了作用,文章阐述了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政治功能及其影响政府决策的途径,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以德治国”是指以伦理道德来治理国家的治国方略。本文所谈的伦理道德特指在政治文化的价值层面上 ,处理公共政治生活中个人权力与公共权力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准则 ,也即从事公共政治活动、掌握一定公共权力的责任人意识到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而自觉形成的一种必然性行为。(一 )古今中外的政治家都非常重视从政治伦理道德的角度加强对官吏的管理和规范。在西方 ,自古就有国家“道德说”的观点。亚里士多德说过 :“一切社会团体的建立 ,其目的总是为了完成某些善事……那么我们也可以说社会团体中最高而包含最广的一种 ,它所求的善业也一定…  相似文献   

3.
政治发展方式是研判特定国家和地区政治发展速度和质量的重要概念。尽管自下而上式社会动员为中心的研究路径丰富了有关国家间政治发展方式差异的认识,但该类研究忽视了政治体系选择政治发展方式的可能和实际能力。政治权威属于政治体系所掌控各类政治资源的一类重要变量。伴随着近年来各国各地区政治发展方式差异有所扩大,如何从政治权威类型分析和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政治方式差异,日益成为当代中国政治和比较政治研究的焦点。笔者基于深入探讨政治权威的概念、类型及其与政治发展方式间关系,旨在澄清学者对政治权威存在的认识误区,揭示政治权威多样性特征,为进一步从实证角度检验政治权威和政治发展方式间关系作出跬步之积。  相似文献   

4.
政治团体的存在是现代政治现象,西方国家的政治团体往往被称为"利益集团",它们一般不具有正式的政治地位。在中国,政治团体在政治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作为执政党、政府和民众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政治团体发挥着重要作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反映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中华全国总工会作为我国最主要的政治团体之一,在影响政府决策方面也发挥了作用,文章阐述了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政治功能及其影响政府决策的途径,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派伊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研究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把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看作是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目标,认为政治发展的核心内容体现为平等的精神或态度、政治系统能力的提高、政治结构分化和功能专业化,而发展中国家只有克服一系列的发展危机后才能实现政治发展。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研究政治发展、过渡社会的分析模型以及政治发展的危机理论,对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但在看待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模式和发展目标上却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和意识形态偏见。尽管如此,派伊的政治发展理论仍然是研究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对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也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知情权是现代国家的必然产物 ,是民主政治进化的结果 ,体现了公民私权利与国家公权力的平衡。它包含三个要素 ,即知情权的主体包括个人和团体 ,知情权的客体包括国家权力运行信息与公共团体信息 ,知情权的内容包括立法知情权、司法知情权、行政知情权和公共团体信息知情权。知情权的价值体现在真正赋予公民主人翁地位 ,约束国家公权力 ,保障公民的私权利  相似文献   

7.
政治发展与政治转型是政治学研究中的两个重要概念,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可以发现,从广义上讲,政治转型属于政治发展的范畴;从时间上讲,二者存在一定的继承关系,政治转型范式是在对政治发展范式不断批叛和修正之后逐步走向成熟的。但在理论背景、理论内涵、理论框架和发展趋势方面二者存在着明显区别。在中国政治学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转型研究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公共选择理论的产生和形成建立在对古典经济理论失灵和凯恩斯主义失效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它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到非市场决策的政治领域,以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尤其是“经济人”假设)、原理和方法作为分析工具来研究和刻画政治市场主体(选民、利益集团、政党、官员和政治家)的行为和政治市场的运行。公共选择理论将决策环境划分为市场环境和非市场环境。它认为人类社会存在两个市场──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经济市场的主体是企业(生产者)和个人(消费者),生产者追求最大利润,消费者追求最大效用,市场作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实现需求与…  相似文献   

9.
政治社会团体是现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主体,但我国学界尚未形成达成有共识的概念,有必要从相关概念的比较中辨析其内涵。政治社团是社会团体的一种,但需要区分社团的政治性和政治性社团,也需要对利益集团和与之关联的既得利益集团等术语进行严格界定。结合我国现实,政治社会团体就是指其利益代表地位获得了国家认可、承担一定公共职能,并制度化地参与到公共事务管理中的社会团体。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家治理"话语热并不意味着对公共治理观念的肯定和接纳,相反,它是应对公共治理全球化趋势而采取的一种变通与改造。中国学术界在公共治理在中国的适用性和可行性问题上存在着重大分歧与争议,一些学者以中国缺乏公共治理的条件、适应对象和一元化政治结构为由,否认公共治理的中国适用性;另一些学者则通过考察中国转型社会所出现的具体社会问题而认为,这些社会问题的解决正是为公共治理提供了实践空间。否定公共治理中国适用性观念的几种论证存在着逻辑困境,但在承认公共治理具有中国适应性的同时,也需要评估公共治理的有效实践范围和适用限度,公共治理因无法避免治理失败风险,也无法解决政治结构和政治体制的基础性问题而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刘颖 《工会论坛》2008,14(5):139-141
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新社会运动的产生、发展及兴盛,在欧美社会相继出现了一些解释新社会运动的理论模式,如现代化的矛盾理论、后物质主义理论、资源动员理论和政治机会结构理论。这些理论模式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新社会运动的产生和动员进行了阐释,但作为单一性理论它们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仅靠一种理论模式难以对新社会运动的发展和动员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释,因此,需要几种理论模式的综合运用,才能更清楚地解释当今的新社会运动。  相似文献   

12.
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及其对公共物品领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90年代以后,非营利组织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令人瞩目的作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图从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共物品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的角度,探讨非营利组织发展对改善公共物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克服公共物品领域政府和市场双重失败所具有的意义,从而进一步加深对非营利组织发展意义的认识。一、非营利组织发展及其特征作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形式之一,非营利组织最早出现在17世纪。伴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在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出现了一些带有政治色彩的社会团体以及主要开…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围绕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路径依赖问题,学者们从民主政治建设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化角度、政治制度变迁角度、行政体制改革角度、党内民主发展及监督制度角度、政治参与等不同的视角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理论探讨。在此基础上,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原理的解读和阐述,对于我国政治发展的路径依赖特征及其性质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路径依赖的具体表现,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路径依赖的对策选择及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路径依赖启示等方面对以往的研究做一梳理,便于今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不同国家和地区尽管政治经济背景、文化传统、城市政治体制千差万别,但城市面临的全球化竞争环境日益趋同。城市政府对增长的追求和对土地市场、城市复兴、大型公共项目等方式的运用日益成为普遍现象,使得城市竞争性政策已主导了城市政治。如何解释城市政治的增长动机,城市政治因素能否和如何影响城市发展型政策以及能否兼顾城市公平成为重要研究议题。基于主要西方国家和部分中国实践的研究,公共选择理论、新马克思主义、新城市政治学和政治激励等理论作出了各自的理论解释。然而面对日益衰落的西方城市政治理论和中国城市政治理论的贫困,系统的比较研究将成为现实的理论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法团主义近年来成为分析我国国家与社会关系发展走势的一个理论框架。与强调社会自治的多元主义理论不同,法团主义重视将组织化的利益整合进国家政策制定领域,实现社会秩序的和谐,政治社会团体作为组织化利益的代表者因此成为法团主义的核心主体。作为一个植根于欧洲历史和现实的理论框架,应用于中国语境,法团主义分析框架面临着三大问题:规模上难以适用,社会基础和传统差异,内在的公共地位和私域自治平衡困境。  相似文献   

16.
从公共选择理论有关经典论述出发,我们推导出作为概念乃至研究方法的政治市场这个时新的政治术语,为多视角观察政治生活和进一步分析政治系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概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许占鲁  韩兆柱 《工会论坛》2007,13(2):153-154
政治管理和公共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的主体不同、对象不同、权力运行方式不同;同时两者又有存在着联系。  相似文献   

18.
利益表达:社会团体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社会团体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全国妇联作为维护妇女权益的组织,根据不同时期面临的公共政策制定环境,在博弈过程中,采取了非程序化策略、社会动员、资源集聚和舆论宣传等手段,使妇女阶段性就业这一政策倡议无法从制度上得以产生,确保了妇女解放运动以来所获得的劳动权利,使全国妇联施展的政治影响力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影响澳门居民政治参与强度的因素有个人社会经济变量、政治卷入、社会资本等。数据分析显示,"选择"模型和"动员"模型都能解释澳门居民的政治参与强度,但"选择"模型比"动员"模型更有解释力;政治参与途径越多,居民对政策越不满意,其原因在于当前的政治参与留下的可能更多的是不满的印象,体制内的参与过程可能并不愉快或不通畅,而体制外的参与又加剧了不美好的印象。进一步改进澳门居民政治参与的质量,是澳门特区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在网络民主语境下,民主党派政治功能的发挥面临着挑战,存在政治功能虚化,政治地位边缘化的危险。在我国现行政治体制内培育民主的生长点,激活制度框架内的活力,培育政治的多元力量,最为现实的选择是拓宽民主党派的政治作为空间,赋予民主党派更多的政治权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