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8 毫秒
1.
①中央银行:国家管理金融的最高机构,其职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作为国家的银行。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的货币政策,实施对金融业的监督和管理,控制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经理国库,代理国家发行公债,掌握国家的黄金储备和外汇储备,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二、作为发行的银行。垄断货币的发行权。三、作为银行的银行。集中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并对它们提供信用,作为最后贷款人。中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从1984年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  相似文献   

2.
组织机构比较 关于中央银行。根据1983年9月17日《国务院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以下简称《国务院决定》),中国的中央银行就是中国人民银行,它是国务院领导和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它的职责就是在本级本地调节信贷资金和货币流通,协调、指导、监督、检查各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美国的中央银行——联邦储备银行,是根据  相似文献   

3.
金库保安     
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是美国的中央银行。它的中心金库就设在其总部所在地纽约市近郊。这是一个世界最大、最现代化的银行金库。近年来,由于金库实行有限度的对外开放,它的神秘之处逐渐为世人所知。金库离纽约市中心约40分钟的车程。金库的大门也很平常。保安员凭联邦储备...  相似文献   

4.
一 十年金融改革的方向性突破及面临的挑战 我国的金融改革已走完十个年头,这是不平凡的十年。 十年来,我国金融在银行组织体系、信贷资金管理、信用形式、利率制度、货币信贷政策、金融市场、银行企业化、保险、外汇管理及涉外金融等众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实践,较之十年前,我国的金融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其中带有方向性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我们暂且不管我国今天的人民银行是否已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我们只是强调,从1983年9月起建立的中央银行体制,一定程度上是对宏观  相似文献   

5.
经济体制改革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是要变对经济的直接调控为间接调控。金融体制朝着这个航标作了重大改革,建立了中央银行体制。规定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是金融管理机关,负责宏观金融的管理和监督,负责宏观金融政策和综合信贷计划的制定。为此,中央银行选择了综合信贷计划、存款准备金和利率作为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相对于过去的大一统银行体制来说,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无疑取得了根本性进步,而且这是变金融直接调控为间接调控的唯一正确的道路.但是,横在我们面前侦难题是:在现行的金融体制下,中央银行宏观控制“一耸就  相似文献   

6.
记者:金融是与市场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代市场经济是金融经济,即中央银行作为整个金融体系的中枢,领导、调节、监督着金融机构的运行。那么,能否请您具体谈谈中央银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作用? 贾灿宇:在国外经济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的地位和作用自不待言。从国内看,1986年1月7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并  相似文献   

7.
<正> 德国是欧洲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经济实力也较强的工业国家。它的货币——马克,是当今世界公认的西方“硬”货币之一。在国际货币和其他经济往来中,是一种重要的支付手段。在国际储备中,它已取代了英镑,成为与美元并驾齐驱的国际储备资产。德国的中央银行独立性大,它所制定的货币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40多年来,物价上涨率平均只有3%左右。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德国银行的货币政策手段: 一、贴现率政策《联邦银行法》规定,德国中央银行被赋予制定适合各产业经营的利率并执行贴现,目的在于影响货币流通的数量和信贷规模。中央银行虽然有权对各行各业的票据采取不同的贴现率,然而在其实际  相似文献   

8.
名词解释     
国家管理金融的最高机构,其职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作为国家的银行。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的货币政策,实施对金融业的监督和管理,控制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经理国库,代理国家发行公债,掌握国家的黄金储备和外汇储备,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相似文献   

9.
挡不住的“兼并” 进入9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统一大市场的形成,特别是最近一年多来,兼并正以挡不住的潮流涤荡着世界经济的每一个角落。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兼并狂潮中,世界金融业更是“不甘寂寞”。 96年4月1日,日本擅长国际金融业务的东京银行与在国内拥有强大实力的三菱银行宣布合并,形成优势互补,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超级银行,此举被中央电视台、国家统计局评为96年国际经济十件大事之一。96年引人注目的还有:美国大通曼哈顿银行与化学银行以130亿美元合并为美国最大的银行公司;瑞士信贷银行和瑞士联合银行将合并成世界第二大超级银行;澳洲的西太平洋银行宣布收购新西兰的信托银行  相似文献   

10.
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商业银行 是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 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金融体制必须全面深化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金融体制改革涉及的内容很广,既有加强和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和管理职能的改革;又有国有专业银行改为商业银行、规范商业银行运行机制的改革;也有建立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如外汇市场、证券市场、资金市场、黄金市场等)的改革。 就目前而言,加快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轨,把银行办成真正意义上的银行是最为关键的。这是因为,从转变中央银行调控和管理职能来看,原有的直接调控是建立在作为金融组织体系主体的国有专业银行政策性商业性业务兼营基础上的,如果专业银行不加快向商业银行转轨,其经营的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不分离,中央银行由直接调控转为间接调控便难以真正实现。再者,建立发展金融市场,更  相似文献   

11.
一般认为,金融监管与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密切相联系,由中央银行来履行监管职能是理所当然。从理论上看,确实顺理成章: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就是政府为了满足其对金融事业的统一管理需要,解决银行券的分散发行和流通混乱,克服银行频频倒闭诱发信用危机等一系列问题而赋予大银行种种特权的结果。从  相似文献   

12.
李震 《传承》2012,(7):59-59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亟待吸取教训,推动金融改革。放眼未来,防范银行“暴利”事关国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事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事关社会长治久安。我国防治银行过度赢利时,不但要兼顾国情和金融业的特性,而且要统筹市场经济和行政管理。综合各方面的举措,改革应立足于确保金融市场竞争,有效增强金融机构竞争力,而现代市场经济又是制度经济,建立既符合国际惯例、又切合我国国情的金融竞争制度体系实是破题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金融调控体系,使人民银行成为真正的中央银行,对整个经济、金融实行调控监督,以达到稳定币值,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按照中央银行的管理职能,中央银行的分支机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加强金融监测 1.完善金融统计制度。要在现行金融统计内容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对金融机构资产风险,专业银行的房地产金融业务、国际业务、信用卡业务、证券市场等方面的金融统计。  相似文献   

14.
中央银行增强宏观调控效力,从主要靠收紧或扩大信贷规模等手段直接调控金融,转变为运用公开市场买卖各种有价证券等手段间接调控金融,是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和重要任务之一。本文拟就我国中央银行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实现金融调控的有关问题加以讨论。 一、我国中央银行实施金融调控手段存在的弊端 1984年9月,在大一统银行体制基础上,经过金融机构的行政改组,中国人民银行脱胎成为我国的中央银行,开始履行中央银行职能。但由于中央银行与国家专业银行职能交叉,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混淆,信贷与发行连动等历史的原因,10多年来,我国中央银行对金融的宏观调控仍然是银行内部的调控。调控的任务就是信贷计划指标的分解与落实,调控的手段就是扩大与收紧信贷规模。这种直接调控方式,往往造成调控成本过高,调控代价过大,给经济生活带来剧烈地震动。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15.
黄石建市45年来,金融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壮大,尤其是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业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为推动黄石市第二次创业创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16.
各位代表:我受国务院的委托,现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作如下说明:一、关于制定中国人民银行法的必要性中国人民银行法即中央银行法,是稳定币值、加强金融监管、完善和加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保障金融体制改革顺利实施的一部重要法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明确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和任务,确立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法律地位,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受到局限。1986年1月7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对保证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和管理全国金融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这个条例的某些规定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都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必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对金融业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中国在成为世贸的组织成员后,金融业的对外开放程度将大为提高。一、“入世“给我国金融业带来的机遇一是有利于商业银行体系的完善。外资银行的进入为国内银行提供参照体系和竞争对象,将促进国内银行加快改革、加强管理,提高金融中介效率。外资银行在技术、金融创新上处于领先地位,可以起到示范、激励和交流的作用,从而推动我国银行业技术改进和金融创新的进程。外资银行先进的管理体制和方式方法对提高我国金融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发展过程(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第一阶段1979年到1988年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第一阶段,也可以说是一个大发展的时期。在这一阶段,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初步建立起一个以中央银行为核心,国有大银行为主体,其它各类金融机构为补充的金融系统。②开始重视使用利率等经济手段,组  相似文献   

19.
广西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林 《桂海论丛》2010,25(2):90-94
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广西吸引资金,提高金融业整体的竞争力和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提高广西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实现区域经济金融安全。目前广西金融业存在总体规模偏小、资源配置不优、信贷投放单一、市场结构失衡、产权制度缺陷、信用体系未立、法律制度不全、经济基础薄弱等制约因素,需要制定适宜发展的金融政策,设计进退有效的市场路径,打造流通顺畅的融资平台,构建灵活有效的监管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产权制度,构筑全面立体的信用体系,完善规避风险的法律制度,创建稳定协调的长效机制,助推方兴未艾的县域经济,调整产业失衡的经济结构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在金融体制改革中需要建立什么样的金融体系,理论界对此众说纷纭,提出了多种模式,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强化中央银行,削弱专业银行,双轨制;现行体制。本文试从这三种模式的分析、比较中,对金融体制改革谈点意见。对三种模式的权衡第一种模式:强化中央银行,削弱专业银行。主张强化中央银行的行政、经济职能,削弱专业银行的条条垄断,发展多种形式的金融组织,打破分工,开展竞争,形成以中央银行为领导的、多层次的调控体系。按照这种模式,各级中央银行将从资金、人事、财产等各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