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想起了父亲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伴我度过了这个炎炎夏日的多个夜晚。说实话,五种类型的唱法一场场赛下来,没有记住多少歌曲和歌手,唯一让我动情的是民族唱法选手刘和刚和他演唱的一曲《父亲》,让我记住了他和《父亲》这首歌,他也将这首参赛歌曲作为了决赛歌曲,压了历时三个月“青年歌手大奖赛”的大轴,最终获得了民族唱法金奖。一句“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你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的歌词。让我想起了自己只能来世再见的老父亲.一任泪水滚滚……  相似文献   

2.
《时事报告》2006,(1):7-7
新闻事实:1978年,在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声下,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应运而生,迈出了中国超常教育的第一步。20多年来,“神童教育”历经坎坷,几起几落,为我国培养了大量人才。但随着“神童风潮”愈刮愈烈,无数家长的“神童情结”肆意扩张,也造就了“神童悲剧”……  相似文献   

3.
4.
胡绳先生在世的时候——已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曾问他:“当年你们都是反对钳制舆论的先锋。那时你们确信思想不能查禁,真理不能封杀,它必会赢得群众。所以,尽管政权在国民党手中,报刊也大都在他们手中,  相似文献   

5.
黄瑛  李宁 《人权》2004,(5):46-47
近年来,浙江省的许多青少年宫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使他们和城市里的孩子一起享受到学习和游戏带来的乐趣。 4年前,河南信阳农民尹杰离开家乡到杭州打工,现在一家4口的生计,全靠尹杰卖报的微薄收入来维持。全家租住在远离市区的一间简陋小屋里,尽管日子艰难,但毕竟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有了他们自己的家。尹杰的儿子尹振平就读于当地一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今年暑假,尹振平获得了  相似文献   

6.
《创造》2010,(6):6-6
好些年前,曾熟识一位建国初期在华东地区工作过且很有水平的老同志,由其对当年党风学风的追忆里得到过很多教益。其中记得十分清楚的就是这位老同志回忆起当年在上海听陈毅同志作报告,竟不顾已经年迈激动得站起来连连击掌感慨:"那真是醍醐灌顶,对陈毅的报告,大家不但爱听,甚至可以讲是过瘾,真过瘾呀!"  相似文献   

7.
在奢靡之风盛行的今天,我想起了戴高乐的葬礼。1970年11月9日,戴高乐溘然辞世。遵照戴高乐的遗嘱,他被安放在一口朴素的、价格仅72美元的椽木棺内,由他的3名普通劳动者的乡亲抬往墓地,安葬在他心爱的女儿安娜的身边。他的墓碑用词简约,仅有他的名字和他出生与逝世的年代,可见戴高乐的葬礼是十分简单的。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对戴高乐十分推崇,称他是“一个矗立于二十世纪的英雄,对法国来说,他是矗越于法国历史上多个世纪的英雄之一”。为什么这样一位伟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英国、埃及连遭炸弹袭击,恐怖主义在欧洲、非洲、中东地区蔓延。美国人对“9·11”事件至今心有余悸,半数美国人认为伊拉克战争加剧了在美国境内发生恐怖袭击的危险。在此国际背景下,我们研究以和平、和亲、和谐为主题的“昭君文化”具有特殊的意义。在二千多年前,中国出现了“南有大汉、北有强胡”的对峙局面。当时匈奴的势力范围包括了东起大兴安岭、西到祁连山和天山、北面囊括了贝加尔湖、南达长城的广大地区。胡汉之间常有争战,百姓遭受苦难。怨怨相报何时了,和平解决、和谐相处成为人民大众的美好愿望。“和亲”成为顺应历史潮…  相似文献   

9.
朋友聊天,柴米油盐、事业人生之外,谈及能力才干,嗟叹人生无常,岁月蹉跎。脑海里不由得冒出了两个人物:杨修与东方朔。这两位都是汉朝古人,  相似文献   

10.
张扬 《同舟共进》2008,(2):18-18
近日在2007年12月3日《中国青年报》上读到刘效仁的一篇文章《湖南浏阳市地税局的职工"太有福了"》(以下简称刘文)。刘文写道:浏阳市地税局"依山而建的砖混二层结构,总面积2.5万平方米,总造价1500万元的欧式别墅群,主体已经完工。浏阳市地税局领导称,建别墅是为了解决职工的住房困  相似文献   

11.
想起了黄炎培的一番话李隆1945年7月,民主人士黄炎培访问延安,毛泽东与之进行了感人肺腑的长谈。黄炎培,这位满腹经纶的前清举人,从李自成、国民党取得政权后不久便陷入腐败的历史教训,他向毛泽东坦诚陈词:“我生60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  相似文献   

12.
钟兆云 《文明大观》2003,(10):17-19
提起歌剧《江姐》,自然要讲到老艺术家阎肃。阎肃是河北人,生于1930年。20世纪50年代他参军到文工团时,不是演戏就是唱歌跳舞,整天都是乐呵呵的,加上他平时爱开玩笑,大家总觉得他不够严肃,以致于后来他在戏中扮演反面角色,人们也总想发笑。他一气之下,说:你们也别老说我不严肃,干脆我改名叫阎(严)肃得了。  相似文献   

13.
<正>教育应有的目标便在于减缓乃至纠正不公平的命运给人们造成的冲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度相信"读书改变命运"。几年前在一个学术研讨会上,我听一个博士生用自己做例子,讲解读书是怎样改变命运的。她罗列了同一个祖辈下十多个子辈和孙辈的家族树。家族树上,除了她自己通过读书成为博士以外,其余孙辈或务农或打工,都未能脱离祖辈原本所处的阶层。  相似文献   

14.
<国语·鲁语>中有个故事,说季文子虽官居鲁国宰相,但是他的妻子儿女却没有一个人穿绸缎衣裳;他家里的马匹,也只喂青草不喂粟米.孟献子的儿子仲孙很瞧不起季文子这种做法,于是就问季文子道:"你身为鲁国的宰相,可是你的妻子不穿丝绸衣服,你的马匹不用粟米来喂,难道你不怕朝廷上百官耻笑你吝啬吗?难道你不顾及与诸侯交往时会影响鲁国的声誉吗?"季文子回答说:"我当然也愿意穿绸衣、骑良马,可是,我看到国内老百姓吃粗粮穿破衣的还很多,我不敢让全国父老姐妹粗饭破衣,而我家里的妻子儿女却过分讲究衣着饮食.  相似文献   

15.
最近,在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过程中,与理论界的朋友们一起讨论民主执政的理论时,不免使我想起了巴黎公社的民主原则。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的政权——巴黎公社,历经72天。但就在短短72天的时间里,巴黎公社通过并实行了许多规定和措施,创造了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奇迹。巴黎公社失败了,但它的原则是永存的。巴黎公社的原则,包括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行人民民主制度。巴黎公社的实践是伟大的,对巴黎公社经验总结的理论是辉煌的。这一辉煌的理论成果集中地体现…  相似文献   

16.
王国华 《同舟共进》2010,(11):12-13
中国历史上,底层的平民百姓向来是最没有尊严的。但从宋元起,直至明清,民国,浙江东部一直存在着一个叫做"堕民"的阶层,这个阶层比平民地位更低,看上去更没有尊严。  相似文献   

17.
吴白 《创造》2001,(4):46-46
“以阶级斗争为纲”,曾经是一个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左右了我们党及其执政方略设计的思想,它所造成的危害也是人们所十分熟悉的。因此,对于这个思想是什么和它怎样误导了中国社会,此地无须再赘言。有一个问题却是可以让人感兴趣并且做一点讨论的。这就是,这个早就在实践中被印证出它的失误的主张,是否曾经被党内有怀疑精神、有理论洞见的人们所质疑过?“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者是那么一些经历过风风雨雨的老同志,他们对于一种在实践中行不通,处处显示出非理性的东西,就真的没有人起来怀疑和反对?”这是过去多年所听到的一个疑问。…  相似文献   

18.
谢惠敏何许人也?如今还记得她的人怕是不多了。她是刘心武的成名作《班主任》中的一个人物形象。面对今天颇为轰动的"杨师群事件",我又联想起她来。杨师群是华东政法大学教授,他讲授"古代汉语"难免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好还是不好,抑或哪些好哪些不好,原本是见仁见智的事,也属于学术讨论范畴。我想,倘杨先生一味地称颂,大抵不会出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读黄埔军校的史料已有多年。我写《共产党人与黄埔军校》这本书,除了要理清一些基本史实外,还想对下述问题有所分析与说明。第一,黄埔军校与清末民初军事学堂的关系。军事教育在清末民初之成为热门教育不是偶然的,值得注意的有三点:(一)军事学堂的出现同富国强兵意识的高涨有关,军人的自觉意识开始萌芽。(二)在向外国学习方面不落人后,引进新的装备,请洋教练、练洋操、学外语,模仿西方的军队建制和练兵方法。(三)凝聚人才。因科举制度的废除,大批读书人失去进身之路,促使他们投身军事学堂。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旗兵、绿营以及湘淮军等退出历…  相似文献   

20.
从工地到军营,从山沟到城市,一路过来虽然干的都是粗活,虽然一辈子喜欢读书也没能读个“黄金屋”出来,如今,喜好摄影的我想想还是沾了不少“读书”的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