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低拷贝模板DNA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低拷贝(LCN)模板类生物物证在法医DNA分析中占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用于低拷贝模板DNA的检测方法也得到飞速发展。本文通过对各种LCN-DNA分析技术如增加扩增循环数、纯化扩增产物、全基因组扩增、激光捕获显微切割等检测方法的综述,以及对LCN—DNA检测结果的分析评价,全面介绍LCN分析技术在法庭科学应用的最新进展及存在问题。最大限度地拓展低拷贝模板类生物物证在刑事司法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PCR扩增循环数增加对低拷贝模板STR分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拷贝模板(low copy number,LCN)最初由Gill等[1]定义为低于100pg的DNA模板量.但Budowle等人[2]认为LCN定义为"正常分析随机阈值以下的任何结果的分析和解释"更为合适.应用低于试剂盒规定的最小DNA模板量进行STR扩增检验,并对结果加以分析解释,被定义为低拷贝模板STR分型[3].  相似文献   

3.
PCR扩增循环数与低拷贝模板DNA的STR分型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探讨PCR扩增循环数对低拷贝模板DNA的STR分型的影响。方法模板DNA(9947A)的不同扩增用量(含低拷贝模板量),采用ProfilerPlus试剂盒,扩增循环数分别为28、30、32、34、38次,3100型基因分析仪(ABI,美国)检测结果。结果循环数从28次增至38次,模板DNA量最低检出量可从0.25ng减少至0.0312ng;先循环28次后,每反应加0.3μlAmpliTaqGoldDNA聚合酶,再循环6次较1次34个循环的检测灵敏度高,相当于1次38个循环的效果。结论增加PCR扩增循环数,可能影响低拷贝模板DNA的STR分型。  相似文献   

4.
低拷贝模板STR分型及其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13  
微量、超微量生物学检材的STR分型常常是案件调查中进行DNA分析的难点。多年来 ,法医DNA分析工作者一直努力探索对微量DNA进行分析的方法。应用少于试剂盒规定的最小DNA模板量进行STR扩增检验 ,并对结果加以分析解释 ,被定义为低拷贝模板 (lowcopynumber ,LCN )STR分型[1、2 ] 。LCN STR分型不同于标准的STR分型 ,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引起注意[1~ 5] 。为了避免在LCN STR分型中出现误判 ,本文对如何正确地使用LCN STR分型技术加以介绍。1 LCN STR分型根据生产厂家的推荐 ,标准STR分型方法使用最低的模板…  相似文献   

5.
DNA芯片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DNA芯片技术的制备和工作基本原理,以及其在生命科学、医学及法庭科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扩增及检测方法对低拷贝DNA模板分型检测灵敏度的影响。方法Control DNA 9947A按比例稀释,采用IdentifilerTM和DNATyper15TM试剂扩增,循环参数设置为28和28+6个循环,平行扩增3次,分别单独检测及3次合并检测,使用310及3130分析仪检测。结果28+6个循环的基因座检出率高于28个循环;等位基因不平衡及丢失与基因座没有特异性的关联,随着DNA模板量的减少,等位基因不平衡及丢失增多;将3次扩增产物混合后检测,等位基因不平衡及丢失情况减少,分型正确率增高。结论模板DNA分3次扩增后混合检测、循环数为28+6,可提高低拷贝模板基因座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微量细胞DNA分型已成为目前法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如果能够从犯罪现场遗留的微量疑难生物检材中提取到细胞,并获得DNA分型,这无疑将会大大拓宽检材的范围。同时可以为刑事案件的侦查提供线索、为法庭量刑提供有力的证据。本文从微量细胞的捕获、DNA模板的制备、扩增和检测及应用前景几个方面综述了微量细胞DNA分型在法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苏芹  李彩霞  胡兰  严红  冯雪飞  李鑫 《证据科学》2008,16(4):480-486
微量细胞DNA分型已成为目前法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如果能够从犯罪现场遗留的微量疑难生物检材中提取到细胞,并获得DNA分型,这无疑将会大大拓宽检材的范围。同时可以为刑事案件的侦查提供线索、为法庭量刑提供有力的证据。本文从微量细胞的捕获、DNA模板的制备、扩增和检测及应用前景几个方面综述了微量细胞DNA分型在法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影像医学在法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Zhang JZ  Che HM  Xu LX 《法医学杂志》2006,22(2):153-155
个体识别在法庭科学调查中一直是重要的工作,它包括:性别、身高、年龄的推断等。在法庭科学领域中利用影像医学技术进行个体识别,在准确性、实用性方面有特别的意义。本文目的旨在通过广泛系统地回顾国内外法庭科学中的影像学应用,了解现有医学影像技术在法庭科学应用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为进一步完善医学影像学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法庭科学领域中,遇到越来越多的非人类DNA分型的问题,特别是来源于动物本身或者是动物的分泌物。作为证据,通过对犯罪现场非人类DNA的分型,不但可以知道在何地对何人或何物实施犯罪,而且,如果犯罪的实施方是动物,也可以知道其来自哪里。目前,在法医学领域,有关动物DNA分析方法的标准较少。根据国际法医遗传学会最新的研究成果,综述动物DNA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现状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