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彬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4,28(3):76-80
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当下高等教育不可逆转的趋势之一。学习和借鉴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成熟模式和经验,因地制宜的探索适合我国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举措,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技能,缓解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乃至推进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潘烨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6,(4):69-73
在"大众创业,全民创新"和"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高度重视青年创新创业,号召全社会支持青年创新创业,并呼吁青年走在创新创业的前列。习近平创新创业观对青年创新创业具有重要的启示。当前我国青年创新创业面临着"机遇多、速度快,经验少,挑战多"的现状,青年创新创业要以提高青年素质为核心点,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为着力点,以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服务机制为支撑点,即做好"三个点"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黄洁贞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21(4):74-77
公民教育是香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成功的范例,其发展历程、内容框架、特色经验不仅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而且为大陆推进公民教育提供很好的示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高校创业教育需要不断深化改革。高校创业教育可以将高校学生造就为众创时代背景下大众创业的生力军,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然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却在改革过程中遇到诸多"壁垒",如教育形式单一传统、师资力量薄弱、系统性欠缺和参与主体有限等。要深化高校创业教育改革,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其重要地位,科学制定创业教育课程,提供创业实训平台,通过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唤醒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5.
李磊 《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学报》2012,(4):25-28
经济危机给美国工人阶级带来重大影响。美国工会视危机为创新工会工作和发展工会的大好时机,积极从国家层面和地区层面上采取措施积极应对经济危机以保护工人权益,虽然在宏观上收效甚微,但是其在地区层面上采取的策略和方法收效较好,值得我国工会借鉴。 相似文献
6.
7.
崔艳芳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5,(2)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不是彼此平行的。创业教育的功能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使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这种能力也是专业学习、技能提高的必备能力。将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中,可以让专业教育更具生命力,也可以使创业教育走得更远。并且,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专业教育所倡导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本质上是相通的,两者有机融合,互相补充,互相给养,可以取得难以估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美国社区学院职业教育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卫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2,16(5):83-85
美国社区学院职业教育的发展对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有三个启示 :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接受与认可需要一个过程 ,故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切不可丧失继续前进的信心 ;社区和学院配合 ,共同培养适应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必然是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与学术教育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何丽娟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7,31(1)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已取得一定成效,也存在不少问题。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成为当下社会讨论的热点。时代发展要求下,创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更是大学专业教育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探讨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指出创业教育与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融合的切入点在于观念文化以及知识技能,提出从教学团队、课堂教学模式和实践平台探索两者融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张晋华 《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学报》2001,16(2):16-18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赋予现代高等教育以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办学模式、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势在必行。成人高校应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联合办学,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开设特色专业,调整课程结构体系,旨在素质教育。要针对学生实际,改革教学方法与管理方法,提倡学生能力的培养,走教育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林王荣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19(5):101-103
网络是一种新的交流工具,它所具有的特点,给大学生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对此,高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高校德育工作要主动与网络结合,既可以实现工作方式的现代化,又可以实现其观念和内容上的现代化。要教育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相似文献
12.
13.
王艳霞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21(1):108-110
我国高校正面临着改革深化的现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种种的机遇、挑战与选择,透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打破已经不适应高校现状的旧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在改革深化的背景下如何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作用,是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车萍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21(2):122-封3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难度在不断提高,尽管教改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实现两课的功能和价值依然任重道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主体性和实践性是改变现状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高校素质教育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选艳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3,17(1):87-89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实行素质教育,要以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社科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丽萍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26(2):119-121
分析我国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继续教育的多元化需求和企业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尝试在校企联合办学深度结合的基础上,构建高校继续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谈高校创新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强化的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裕根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21(3):103-105
高校创新已成为迫在眉捷的现实问题,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历史赋予高校的根本任务。高校创新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强化,尤其要注重政治导向功能、服务功能与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8.
从大学生体质健康变化趋势的角度洞察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广丰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21(5):112-115
高校体育教学作为实施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一直是教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但经过比较发现,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却在下降,特别是耐力素质下降尤其明显。究其根源,目前的体育教学改革往往局限于形式,而实际的内容没有本质的改变,无法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所以,高校体育教学应在革新竞争机制、创新体育教学理念、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拓展体育教学形式和体育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革新,以保证体育教学的有效实施,改善目前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9.
李亚卿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1,15(6):80-82
与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教学活动缺乏实践性 ,其直接的原因是教师缺少一线的工程背景和教育思想的禁锢 ,中国校企合作的目标应定位于三个方面 :一是高校应成为企业的教育、信息与科研中心 ;二是要突出中国企业的科技文化品味 ;三是要培育全社会岗位教育、生活习得的教育观念。为此中国的校企合作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 :一是利用高校校园开展企业文化研究 ;二是企业要积极探索高校捆绑的途径 ;三是通过大学生的商务旅游提升高校、企业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