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西方经济学史,从一个特定侧面来看,可以说是一部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论争的历史。二百多年来,西方经济学史上发生过多次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之争。其中最值得考察和研究的有三次重大论争:古典政治经济学和重商主义之争,凯恩斯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之争,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之争。  相似文献   

2.
新自由主义思潮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新自由主义,是相对于古典自由主义而言的,也是古典自由主义的极端演化与发展。在西方经济学中,新自由主义是指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萧条以来,与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相对立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与凯恩期主义的较量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采用了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加强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五十年代后期,社会主义国家也先后对以苏联模式为特征的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因此,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某些相似的经济现象。在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4.
华民 《人民论坛》2012,(1):70-71
上个世纪,凯恩斯主义引领西方国家走出"大萧条",也使得凯恩斯主义开始大行其道,尤其是每当危机降临,它总是很容易成为政府驾轻就熟的不二法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政府救市、强力干预经济,凯恩斯主义又成为各国政府信奉的法宝。但让人失望的是,在危机发生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人们发现凯恩斯主义不仅没有能够帮助世界经济走向繁荣,反而引发了接连不断的主权债务危机。希腊、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西班牙、英国,乃至美国,都是债务缠身,这使得各国开始对凯恩斯主义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5.
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论争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西方经济学史 ,从一个特定侧面来看 ,可以说是一部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论争的历史。二百多年来 ,西方经济学史上发生过多次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之争。其中最值得考察和研究的有三次重大论争 :古典政治经济学和重商主义之争 ,凯恩斯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之争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之争。一、古典政治经济学和重商主义之争重商主义是代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本利益和要求的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 ,是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初的理论考察。这种学说和政策体系几乎经历了从 15 0 0—180 0年的大约 30 0…  相似文献   

6.
文炳勋 《湖湘论坛》2005,18(6):59-61
新干预主义经济思潮是20世纪80年代在凯恩斯主义陷入无法摆脱的困境,同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辩论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当代西方经济学说。新干预主义经济思潮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庞杂的体系,其基本观点与政策主张是:主张国家调控经济,推崇国家适度干预主义,反对自由放任和完全自由市场经济;主张公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宣扬“看得见的手”起作用,反对私人垄断,主张建立“混合经济”;主张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反对美国主宰世界经济贸易;主张福利社会化,强调福利保障的责任由国家和社会来承担。  相似文献   

7.
公平、效率与凯恩斯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十世纪的凯恩斯经济学理论影响巨大 ,其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思想是凯恩斯主义最基本的内容之一 ,比较完整的、具有灵活性的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现代经济学思想 ,表明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有其自身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西方经济思潮中,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是最主要的两大流派。两大流派的划分和对立贯穿着西方经济学的全部历史。国家干预主义以宏观经济学为理论依据,主张削弱私人经济活动范围,依靠国家干预避免市场机制的缺陷。国家干预主义可追溯到16、17世纪的法国重商主义,现代则以凯恩斯主义及其继承者新古典综合派为首要代表。经济自由主义则以微观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主张最大限度地利用商品市场的机制和竞争力量,反对国家过多于预经济。经济自由主义可追溯到18世纪英国的亚当·斯密。现代则以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新…  相似文献   

9.
新右派是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世界性大危机的产物,是作为填补凯恩斯主义的空白而出现的.英国作为古典自由主义和古典保守主义的发源地,新右派在英国的发展和传播有其独特的特点.作为一种政治运动,新右派是英国统治阶级和政治体制特殊发展过程的产物.英国的新右派包括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两部分.前者强调自由、市场,反对国家干预经济,而后者更加强调国家权威和秩序.两者因为都反对社会主义和维护私人产权而联合在一起,新右派提出的"自由的经济,强大的国家"的对策,成为反对战后英国共识政治,反对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对付滞胀危机进而治疗"英国病"的一剂新药方.  相似文献   

10.
一近代以来 ,自由主义适应了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民主政治演变、文化思想发展的客观需要 ,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19 2 9— 193 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萧条和凯恩斯主义的出现 ,曾经导致了古典自由主义的影响力一度衰退。但是随着上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国家经济滞胀和凯恩斯主义失灵 ,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些严重的失误 ,自由主义又东山再起并具有了新的形态 ,形成一股强劲的新自由主义思潮。上世纪八十年代 ,新自由主义随着英国玛格丽特·撒切尔和美国罗纳德·里根的先后上台…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古典经济主义弊端的滋生和凯恩斯主义的盛行,20世纪30年代以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试图重新焕发资本主义经济活力的希冀下都实行了不同程度的国有化。这次国有化浪潮既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也暴露出了种种弊端。但在长时期的流变后,普遍产生了现当代国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有资产管理的体制和模式。其中一些做法对我国现今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有着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用4万亿投资、10万亿贷款来增加总需求的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是运用凯恩斯分析框架得出的结论。但实际上,凯恩斯主义能够分析处理的是短期问题,而中国经济目前出现的问题却是长期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祖奇 《前沿》2004,21(3):38-41
二十世纪的凯恩斯经济学理论影响巨大,其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思想是凯恩斯主义最基本的内容之一,比较完整的、具有灵活性的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现代经济学思想,表明凯思斯的经济理论有其自身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主流的货币理论都坚持货币供给是外生的,即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后凯恩斯主义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认为货币供给是内生的,即货币供给是由经济主体的需求内生决定的,中央银行不能有效控制。由于共同反对新古典主义,后凯恩斯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不断融合。马克思并没有明确提出货币供给内生的概念,但是在他的货币理论中有丰富的内生货币思想,同时他的内生货币思想又受到当时贵金属货币条件下的限制,因此,本文试图通过结合后凯恩斯主义内生货币理论,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生货币理论。  相似文献   

15.
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萌芽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20世纪初的风云变幻,导致资本主义严重的危机,特别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沉重地打击了以自由放任和自由竞争为特征的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主张把资本主义,市场体制与一定程度的国家干预相结合的凯恩斯主义取而代之。然而,仍有少数经济学家坚持自由主义经济的信条,同凯恩斯主义对抗,主张回到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反对国家干预。这一派以奥地利的路德维希·米瑟斯为代表,认为古典自由主义的溃败在于理论还不够彻底,要构建“更纯粹、更不妥协”的自由主义。提出对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16.
金融海啸(以及之前无数次的经济危机)再次证实了凯恩斯的"非完美"假说是对市场经济更为真实的解说。尽管凯恩斯所提出的药方并不能解决市场经济的所有问题,尽管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被认为其理论体系不够完整,然而,这并不等于我们可以放弃凯恩斯主义,相反,这些正是需要我们去研究、创新与补充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陈利锋 《岭南学刊》2014,(3):103-108
基于包含失业与用工成本上升的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我国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是否具有时变特征的问题,并借助贝叶斯极大似然估计的模型,发现模型选择检验的事后优势比准则、边际似然值准则以及贝叶斯信息准则均倾向于支持带时变特征的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尊重理性预期以及依据承诺行事将有利于降低不确定性,进而降低经济波动。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以前,凯恩斯主义雄踞官方经济学的宝座,一呼百应,傲视群雄;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末起,西方经济出现了滞胀的顽疾,凯恩斯主义者却对此一筹莫展,于是货币主义者乘机“揭竿而起”,成为与凯恩斯主义分庭抗礼的中流砥柱,《自由选择》于是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9.
针对全球化、金融化和数字化时代以来资本主义社会暴露出来的严重危机,斯蒂格利茨力图建立一个联通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综合性解释框架,全面揭示导致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根源。斯蒂格利茨以美国社会上层精英与下层群体日益扩大的不平等为切入点,深入到美国资本主义社会危机背后的国家体制问题。其通过从理论上批判新自由主义的弊端,继续拓展和深化凯恩斯主义的内涵,并从政策上阐述了自由主义左派的主张。在此基础上,斯蒂格利茨结合20世纪20年代以来美国的进步主义思想以及新凯恩斯主义理论,提出了新国家干预理论主张及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系列改良策略。但美国资本主义社会和自由市场的根本属性只允许有限的改革空间,使得新国家干预理论及其主张难以转变为政策行为和实践。即便如此,斯蒂格利茨对于资本主义世界深层问题的深刻揭示及其改革议程,在追求社会公平、缓和社会矛盾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仍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 70年代中期,西方国家经济危机同通货膨胀两症并发,成为西方经济发展史的一个转折点,导致了西方经济学说的又一次重大转化.盛行一时的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论失灵,新型自由经营论卷土重来,再度成为西方主要国家奉行的官方经济学.到80年代末,随着世界政局的大动荡,以市场竞争为基石的经济自由主义波及世界各国,我国也正式提出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表明淡化政府干预经济作用,强调经济市场化的经济自由化已成为时代的潮流,同时,也说明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和经济运行模式是有效的、有生命力的.但是各个国家有各自不同的政治、历史、文化背景,在实行经济市场化的过程中又打上了各自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