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近轴光摄影仪对拍照提取遗留在平面光滑或比较光滑物体表面上的疑难痕迹物证(特别是带有汗液成份的指掌纹)有很好的效果,较好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对遗留在这类客体上的痕迹物证在拍摄时需配近垂直光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作案人在作案过程中除了留下各种各样的物质痕迹外,还会留下潜在的心理痕迹。本文指出通过对现场物证痕迹的勘查,动态分析作案人实施犯罪的心理过程,有助于侦查人员明确侦查方向、缩小侦查范围,弥补现场物质痕迹的不足,同时能够对案件中的物质痕迹起到实质的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相互引申的作用,从而促使侦查人员可以进一步理解案情,客观的把握整个犯罪过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笔者在勘查现场时遇到两例重大凶杀案件。在被害人颅骨的创腔内发现微量金属整体分离痕迹,两现场因条件所限未能提取到其它痕迹物证,将微量金属整体分离痕迹作为主要物证进行研究并充分利用,为侦察破案提供了科学依据。对重大疑难痕迹物证的发现提取和利用已引起痕检人员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微量痕迹物证,在侦破重大疑难案件中的作用愈来愈大。根据笔者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仅就微量整体分离痕迹的分析和利用进行一些讨论。1982年6月3日夜,某县秦寺大队村民秦某某(男,66岁)、王某某(女,77岁)同时被杀。经现场勘验…  相似文献   

4.
客观存在的犯罪现场之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犯罪痕迹物证,蕴藏着诸多的犯罪信息,是侦查破案工作的依据,绝大多数的刑事案件侦查工作都是从现场勘查开始的。因此,重视和立足于现场勘查,在勘查中拓宽思路,寻找突破口,对于及时破案和提高侦查破案水平非常重要。细致勘验现场,注意发现和提取痕迹物证犯罪嫌疑人只要进出现场,就有可能留下足迹(鞋印);就有可能将现场之外的物质带入现场,或将现场内的物质带出现场。他们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免不了要留下不同的痕迹物证,如指纹、工具痕迹、作案工具等。这些痕迹物证是客观存在的,只是由于客体的条  相似文献   

5.
评价现场勘查工作搞的是"粗"还是"细",要有衡量的标准和尺度。"粗"和"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无论是"粗"还是"细",都包含着勘查人员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业务能力(包括认识水平)、工作效果,是勘查工作的综合体现和评价。单从某一个方面评价是"粗"或"细"都是不客观的。在以往的现场勘查工作中总会出现这样几种情况:①痕迹物证提取了,综合分析评判也准确;②痕迹物证虽提取到了,在分析认识上出现偏差;③分析认识正确,但痕迹物证条件太差;④总体勘查上痕迹的提取以及分析认识上都较成功,但个别痕迹或情节有疏忽。为了使大家对现场勘查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评价,首先必须搞清楚以下几个关系:一、痕迹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任何痕迹都是遗留在物体上的,由于物体的性质不同,表面光洁度、结构、质量、色泽不同,就决定了痕迹的遗留条件及遗留的难易程度。有些物体容易留下痕迹物证,有些物体不易留下。易留下的痕迹,人眼往往可以看清,也易提取,不易留下的痕迹人眼往往不易看清也不易提取。对于容易看清的痕迹物证,在现场勘查时,由于粗枝大叶却没有发现和提取,或者在犯罪分子必经之地,必拿之物上,虽然看不见或看不清,没有采取其他  相似文献   

6.
工具痕迹检验中使用的微量化学斑点测试法[刊,英]/Novoselsky,Y.//法庭科学杂志.-1995,40(5).-865~866 各种切割工具都有可能在犯罪活动中使用,例如:切割锁的钳子和切割电线的剪刀等。为了把从嫌疑犯处搜出的工具与被切割的物证联系在一起,就必须把留在物证上的痕迹与可疑工具产生的痕迹进行对照。在刀片长而留在物证上面的痕迹短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多次试切才能找到留在物证上的切痕。当物证材料与工具刀片的钢不同时.为了快速找出工具刀片的切砍区域,用斑点试验法找出留在物证上的可疑工具上的金属痕迹的  相似文献   

7.
李先强 《刑事技术》2003,(Z1):40-40
当前,犯罪分子反侦察手段不断提高,许多刑事犯罪现场被人为的改变或破坏,侦查与反侦查的较量日趋激烈。微量物证检验技术在这场较量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常用的扫描电镜/能谱仪是微量物证检验的重要工具,它能进行微区分析,绝对灵敏度高,检材样品前处理简单,检材用量少等优点。扫描电镜/能谱仪能最常用来检验金属、火药、射击残留物、玻璃、花粉等微量物证。本文介绍笔者应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在微量金属物证检验中的一些体会。1仪器和方法日立S-3000N扫描电子显微镜;EDAX-Phoenix能谱仪;超声波清洗器;丙酮(分析纯)。将现场样品用导电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犯罪中心现场提取有价值的痕迹物证已经越来越困难,所以强化外围现场的勘查工作,已引起刑事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所谓外围现场是指与中心现场周围可能留有犯罪痕迹、物证,并与中心现场紧密相连的地点或场所。从概念上讲,外围现场只是相对于中心现场而言,没有中心现场,外围现场也就  相似文献   

9.
现场勘验的任务就是从侦查的原点收集痕迹物证,为公诉提供依据,最终通过庭审将现场的痕迹物证真正地转化成定罪的证据。物证居于证据之首,是犯人与犯行的连接点,如何连接好这一点是法律赋予每个现场勘验人员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在犯罪现场收集痕迹物证必须做到尽早、尽细、尽多,收集痕迹物证要做到仔细观察、采取稳妥的提取方法、慎重研讨其证据价值、保全证据的良好状态,然后通过高科技手段分析、比对得出科学的鉴定结论。此结论对于重现案件实事真相、证明犯行、确认犯人并绳之以法无疑意义重大。1现场痕迹物证保全的重要性现场痕迹物证保…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分析技术在痕检/文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痕检和文检是刑侦工作中重要的物证获取手段.然而几十年来,痕检和文检工作始终离不开传统的胶卷照相、暗房处理、光学比对等方法.虽然这些方法具有方便、可靠的优点,但其缺点也是极其明显的.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成功率低、周期长,无法在现场做初步的分析使用传统的照相法从现场拍摄到观看照片需要较长的时间,在照片洗印出来之前无法确定拍摄的效果.等到发现拍摄的问题时,必须再回到现场重拍,且可能由于错过了痕迹的新鲜期而难于甚至无法获取所需物证.胶片和像纸质量、拍摄技术、胶片和像纸的保存、暗房技术、冲洗药液质量等诸多因素都可能使物证提取失败.另外目前许多资料是用电视摄像机拍摄的,若希望得到其中的某些图像,一般用照相机直接对电视屏幕拍摄效果很不理想,而且还需要专业的录相编辑机来提供清晰的定格静止画面.上面提到的问题都是在现场拍摄完至少数小时(如果顺利的话)之后才发生的,根本谈不上现场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玉柱  黄妍 《刑事技术》2005,(5):57-58
对犯罪物证进行痕迹检验时,应该坚持贯彻分步实施、因材施法的原则。无论是对手印、足迹、工痕、还是微量物证进行检验,都要做到“先静观后移动、先光学后理化”,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可能的获取犯罪痕迹物证,为侦查破案提供有力帮助。1案件资料1·1现场勘查2002年3月8日,北京市海淀区某小区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件,现场所在楼为一高层居民塔楼,每户住家外侧都有一条公共通道,而厨房的窗户正对公共通道,犯罪分子针对这种楼层布局的特点,采取了用断线钳剪断厨房护栏,由厨房窗户钻窗入室实施盗窃的作案手法。现场勘查过程中,技术员在现场出入道和犯…  相似文献   

12.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注意区分在犯罪现场提取到的指纹,足迹等痕迹是犯罪痕迹还是非犯罪痕迹,认真做好剔除。剔除和认定同一,在痕迹检验中同样重要,两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认定同一的前提,首先是做好剔除;而剔除的目的,就是为了确定犯罪痕迹,进行认定同一。实践中,一般是先剔除当事人、被害人及家属,以及可能接触过现场而留有痕迹但与犯罪无关的人,而后确定犯罪痕迹。但要注意,有些痕迹即使是事主或其他平时可能接触的人所留,亦不该笼统地排除其嫌疑,而应对现场痕迹进行仔细观察研究和综合分析。不但要研究痕迹本身,研究痕迹在现场中的位置及其与其他物体之间的相互联系,还要结合研究现场访问材料,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作出符合实际的最后判断。一、认真做好现场勘验,是痕迹剔除的关键所在。1.研究痕迹的形成过程。痕迹的形成与作案人的心理、动作习惯、入侵方式,作案的目的动机,障碍物的高低,物体的形状等紧密联系。在勘查中要注意研究痕迹的形成过程,这样对分析案情,确定案件性质,确定犯罪痕迹和非犯罪痕迹具有非常重  相似文献   

13.
刑侦光源     
阿碧 《检察风云》2013,(22):43-45
在刑事案件的侦破现场,无论是照明,还是寻找证据,都需要用到光源。多种现代化的光源在刑侦现场的应用,大大提升了破案效率,减少了寻找证据时对现场的破坏程度。在现场物证勘验中,各种痕迹物证的细节往往是很微弱的,在普通光照条件下,很难捕捉和记录到这些细节。由于物体本身对光的反射、吸收的特性不同,在一些特殊的可见或不见光源的照射下,物证的表面将得到不同的亮度分布,从而显示出不同的细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刑事侦查需求和应用实践的角度 ,来探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主要评价标准 ,以达到减少和防止在建设指纹自动识别系统过程中失误的目的。1 提取现场指纹不可控制性1 1 现场指纹成因的不可控制性现场指纹是犯罪分子在作案过程中 ,触摸现场相关物体而留下的接触性痕迹。犯罪过程的客观记录 ,不可能要求犯罪分子在作案过程中留下的指纹清晰、完整 ,更不可能人为地把现场指纹“变”得符合检验要求。1 2 现场指纹质量的不可控制性现场指纹是行进型物证、动态型痕迹、瞬态型“照片”。接触的客体不同形貌、不同表质、不同环境气候条件、不…  相似文献   

15.
贾永生 《政法学刊》2014,(5):117-125
火车站等公共场所发生爆炸后,警方要采取应急警务对犯罪嫌疑人、受伤亡人员、现场秩序、痕迹物证保全与记录等开展快速处置与勘验。爆炸现场快速处置与勘验就是现场整体清理与转移,虽然现场的原始位置变化了,但是载体及其位置关系还在,特别是整体搬迁的残留物、抛出物等相互关系也要记录好。现场编号是勘查人员对现场的场所区域、痕迹物证分布、尸体位置等所做的标记,这种外在的符号添加和记录留存应该与现场客观记录的需要相匹配。  相似文献   

16.
浅论磁性粉的非常规运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现场勘查过程中,磁性粉被广泛应用于处理磁砖、塑料、纸张等物体上的新鲜汗液手印。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许多外界条件的限制,如手印不够新鲜、客体特性的干扰等等,从而导致磁性粉处理痕迹失败。笔者在工作实践中总结了磁性粉在非常规情况下显现痕迹的方法,介绍如下:(1)显现金属物体上的手印。传统观念认为磁性粉不能显现金属(尤其是铁器)物体上的手印,认为金属物体自身能对磁力有一定的传导作用,故此易造成磁性粉末在被显表面附着后,沿磁力方向运动而损坏潜在手印。笔者在实践中经反复试验,总结了用磁性粉显现铁器物体上的手印的方法,取…  相似文献   

17.
作案人在作案过程中除了留下各种各样的物质痕迹以外,还会留下潜在的心理痕迹,通过现场勘查,提取遗留在现场中的各种痕迹物证,来分析作案人实施犯罪的心理过程,对于推断作案人的犯罪行为动机和目的,认定案件性质,明确侦查方向和范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物证的同一认定与比对检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物证是指能够据以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和痕迹.物证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它可能是犯罪使用的工具和留有犯罪痕迹的物品,也可能是犯罪侵犯的客体或其它可供揭露犯罪、查获犯罪人的物品.正因为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时,总是要引起客观外界的变化,常常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物品或痕迹,因而物证对于查明案件的事实真象,有着重要的证明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寻找和提取犯罪遗留痕迹物证是现场勘查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如何快速高效发现与提取犯罪遗留痕迹物证?本文利用废旧打印机彩色墨粉针对非渗透性客体上快速显现手印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当前犯罪活动日益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即犯罪分子日益狡猾,他们为了逃避罪责,采取各种手段破坏现场痕迹,使传统的手印、足迹等痕迹物证提取率逐渐下降,给刑事案件侦破工作带来困难.但是,不管犯罪分子多么狡猾,绝不可能将其犯罪的遗迹全部消除,必然会留下微量或痕量的物证.发现提取分析鉴定这些物证,可为案情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为侦破案件提供重要线索,为审判提供确凿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