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836年成立的正义者同盟在十年活动中为第一个共产党的创建准备了条件。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建立的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是建党的领导核心。1847年6月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对正义者同盟进行改造和改组,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终于创建。6月2日是国际共运诞生日。共盟一大、二大通过的党纲和党章为党奠定了政治、理论基础和思想、组织基础。党纲《共产党宣言》是彪炳千秋的马克思恩格斯主义的经典文献,其基本原则和一般原理是有区别的;第一个共产党的党章是流芳百世的党章范本,其组织原则是民主制而不是民主集中制。  相似文献   

2.
台湾共产党是日据台湾时期的特殊产物。其建立的思想理论基础是列宁关于民族与殖民地问题的提纲。台共是在共产国际东方战略的指导下,在日本共产党的具体策划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关切和支持下创立起来的,从1928年建立到1931年被日本殖民当局破获而陷于瘫痪,在日据时期存在的时间较短。但是,它的成立是20世纪20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大潮中的涌出的一朵浪花,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宜韧 《工会论坛》2002,8(3):74-75
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应对这些压力和挑战的唯一途径就是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而如何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则成为全党高度关注和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按照区域共青团整体化建设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实现团的组织、项目、资源有机结合的建设目标,创新社会化、项目化运作具有生命力工作模式,坚持以项目化运作的方法,带动区域共青团整体化建设的持久发展。  相似文献   

5.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847年共产主义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时,为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拟定的“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纲领”。《宣言》发表160年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表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宣言》是不断发展着的开放性的科学理论体系,具有指导性、系统性和开创性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6.
7.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实施局部执政的重要阶段及重要标志,是新中国成立的一次预演,是党领导和管理国家政权、学会治国安民艺术的一次伟大尝试,为中国共产党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党和国家的栋梁之才。在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过程中,联共(布)、共产国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联共(布)的作用不容忽视,但联共(布)发挥作用主要还是通过中国共产党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党要始终成为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两个先锋队”是我们在2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以及怎样建设党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9.
试论共青团政治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青团是一个具有政治性特征的社团组织,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和特定内容的政治文化.共青团政治文化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服从党的领导,青年为本,民主与自由,先进性与群众性,实事求是与朝气蓬勃.共青团政治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主要包括爱国主义与青年文化的融合,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开拓创新精神,以及科学的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问题研究小组是1939年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处为中共七大准备指导文件而成立的临时机构,中共党的领导人任弼时,高级干部林彪、毛泽民等参加其中.有关这个小组的史料,反映了任弼时、林彪和毛泽民坚持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正确分析中国抗战形势、阐述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讨论当前坚持国共合作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等方面的信息.该小组的活动,反映出共产国际高级干部在中国统一战线问题上过分偏向蒋介石和国民党,忽视中共独立性的倾向.他们的不正确主张,最后并未形成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青团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组织,又具有一些什么样的特征,诸如此类的问题,学界未见深入研究,基于此,笔者拟对共青团的属性进行一个基本的界定。本文首先选择了“社会团体”这个概念作为研究的支点,引用前人的成果,得出“社会团体”所具有的五个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共青团的历史、职能等多方面的考查,得出最终结论:中国共青团是政治性较强、官办色彩较浓、组织程度较高的社会团体。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对“经济全球化”现象有所论述,虽然当时他并没有提出“经济全球化”的概念,但对“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影响的论述已经相当深刻。尽管我们今天所经历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的“经济全球化”完全不是一回事,但《共产党宣言》中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论述仍有其现实意义。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如何把握机遇,促进经济发展,是当前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魏磊 《工会论坛》2001,7(6):102-103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 :“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 ,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这一最新阐述 ,抓住了党的性质的本质属性 ,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全党同志在深入学习贯彻江泽民“七一”讲话精神的过程中 ,必须对党的性质问题有充分而正确的认识 ,以便消除错误的及模糊的思想 ,同心同德 ,共同致力于新时期党的建设这个新的伟大工程。一、党的性质的决定因素和判断党的性质的标准1 党的性质的决定因素十二大至十五大党章把党的性质规定为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是中国…  相似文献   

14.
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不仅成功地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而且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经过80年的发展,党已拥有6451万党员,是人类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是13亿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党所以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关键在于党既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一直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司令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一大批新老团干部走上中央和地方的领导岗位,共青团出干部的话题迅速发酵。在对共青团为党和国家发现、培养、锻炼、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干部而感到欣喜、赞许、期待声中,不少人表示了对共青团干部成长过快、素质不齐的担忧。当前,某些团干部身上确实存在一些作风问题,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政绩观、权力观的缺失。要切实抓好共青团干部的作风建设应当在提高意识、以情感人、求真务实、正确用权四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根据科学发展观,在处理党团关系时应遵循以下要求:第一,要以发展的眼光保持共青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共青团的主观能动性;第三,坚持统筹与可持续发展,保持共青团的先进性与群众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成立之日起至今的85年中,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克服了重重困难,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才有了今天来之不易不断发展壮大的局面.回顾这段波澜壮阔而又光辉灿烂的历史,探究共青团发展壮大的历史经验,可以发现,除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紧密地与整个人民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相结合,共青团各级组织和广大团员在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等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条历史经验就是,共青团在维护全国人民利益的前提下,必须代表最广大青年的利益,才能赢得最广大青年的支持和拥护.无论何时,只要共青团切实代表最广大青年的利益,全心全意为广大人民群众和青年服务与奋斗,就能不断发展壮大.反之,就会遭到挫折甚至失败.  相似文献   

18.
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实践,那些在重大历史关头、关键历史时刻、严峻风险挑战面前作出的重大战略决断,惊心动魄、耀眼夺目.百年大党的战略决断,对创造"四个伟大成就"作出了关键性历史贡献,是耸立在党的奋斗史上的标志性里程碑;百年大党的战略决断具有鲜明特质,突出表现为总揽全局、审时度势的决断眼光,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决断担当,审慎果敢、当机立断的决断胆略,坚定灵活、出奇制胜的决断创新,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决断意志;百年大党的战略决断具有哲学神韵,以坚定信念为精神支柱、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准则、以科学理论为正确指导、以历史经验为厚重底蕴、以民主集中制为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历史必然性与主动选择性的统一。中国共产党从她成立的第一天起就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分割地联系着、内在地统一着,并坚持不懈地探索着、始终不渝地奋斗着,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提的创造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的奠定者,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同时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贡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为步入低谷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注入了活力,带来了生机,也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统一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相联系的过程。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