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坤亮 《半月谈》2004,(16):72-73
湖北省随州市厉山镇是一个有着6万多人的镇子,近年来,每年都有几千人外出打工,夫妻双双外出的情况很多。父母走了,谁来照料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爷爷奶奶由于隔代原因,往往难以胜任,尤其是在孩子的学习辅导方面,很难与学校配合好。于是有些人就想出了请“代理家长”的招儿。  相似文献   

2.
蒋毅 《半月谈》2004,(15):64-64
又迎来了长达两个月的暑假,这个本应该让孩子开开心心的假日,却正逐步演变成孩子的第三学期。要问孩子会去哪里,看看报纸上铺天盖地的学习班、补习班、兴趣班的广告,想来对他们的去向就有了大致的了解。就笔者所带班级而言,学生在暑假比正常上课还要忙。严重的,一个星期只有周六半天可以休息,而一天最多时要赶四个场。这其中既有号称“增加艺术涵  相似文献   

3.
简单是金     
柳融文 《广东民政》2009,(12):51-51
什么是简单生活?顾名思义,它主要是指入的清心寡欲、粗茶淡饭的生活方式。其实,它早就是我们老祖宗崇尚的养生之道。笔者虽阅书不多,但仍可举出几例:最早孟老夫子就发过“养心莫善于寡欲”的高论。“寡欲”其中就包含了简单生活的意境。  相似文献   

4.
默识是境界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孔子语录。遗憾的是,人们熟悉的这八个字,却是“断章”。那八个字出自《论语·述而第七》的第二章。这一章的全文是:“子日:‘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在这里,孔子说出了他时常“自查”的三件事:一、默而识之;二、学而不厌;三、诲人不倦。看来,仅仅“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不够的,还要“默而识之”。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是对商品经济条件下人的社会生活异化的批判。从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对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解读,应将共产主义定位为人类的生活观。共产主义确立了人的类生活的理念和人的社会化生活方式。共产主义的类生活的态度是对人异化的生活态度的批判。共产主义的人的社会化生活方式是对商品经济条件下物化的生活方式的否定性超越。  相似文献   

6.
人与人之间唯一平等的是大家每天都只有24小时,这24小时用来做什么就是你的生活方式。有一天,有人对我说:我们每天都是在乞讨——向人群乞讨声名,向市场乞讨财富,向爱人乞讨幸福,向保健品乞讨健康……这种乞讨不见得不成功,但你只有懂得返还、接受和照顾好自身这三件事的轻重,才可能持续不断地好好生活下去。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进一步解决农业、农村、农民提出的新理念。该理念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说到底,就是想方设法提高农民收入,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达到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的目的。为此,我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农民的生活状况,各级职能部门应特别注意研究如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8.
《收获感动》是继《为了生命的美丽》、《放飞希望》出版之后的第三部散文集。作为残疾人作家这一特殊群体,当我的兄弟姐妹们将自己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感动,浓缩在这一篇篇精美的短文中呈现给读者的时候,其间的澄澈、宁静,使人在“化作春泥更护花”中更体味出感动竟是一种幸福、是一种力量。  相似文献   

9.
你是我的眼     
中国1700多万盲人中,只有50多位盲人拥有了自己的导盲犬,一个人,一条犬,命运使然,让他们走到了一起,相互依靠,寸步不离,在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感动着自己,也触动着大家。  相似文献   

10.
曾读过一篇文童:一位老人从东欧来到美国.在曼哈顿的一间餐馆想找点东西吃,他坐在空无一物的餐桌旁,等着有人拿餐盘来为他点菜。但是没有人来,他等了很久。直到他看到有一个女人端着满满的一盘食物过来坐在他的对面。  相似文献   

11.
有一个青年终日闷闷不乐。他去拜见一位智者以讨求良方。智者说,只有世界上你认为最好的东西才能使你快乐。于是这个人去寻找。  相似文献   

12.
做人是根本     
《民主与科学》杂志办“治学与做人”专栏,嘱我写一篇短文,治学与做人当然密不可分。每年新生入学,或是与学生谈素质教育时,我都要向他们讲这个问题。虽然已是老生常谈了,但这个任务还没完成,只能再写几句。 我们中国在传统上是把治学与做人完全结合成一体的。《大学》开宗明义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夫子讲学,主要讲怎么做人。可以说,整本《论语》,讲的全部是怎么做人与处事的道理。中国历来就对知识分子的操守有完整与严格的规范。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也很重视治学与做人的关系。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前…  相似文献   

13.
中西蛇文化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文化学中,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形象,具有广泛而深刻的象征意义。蛇不仅是一个单纯的否定性形象,在中西方文化中,它固然一般被看做是毒、恶、丑的集大成者,但有时又被赋予善和美的意义。本文拟从中西方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文学描写三方面对这一特定形象作一简要地分类爬梳,以图对其审美形象和文化意义得到较为全面的认识与把握。  相似文献   

14.
安妮 《现代人事》2003,(11):41-41
机遇是一种资源。资源是宝贵的、有限的和不可再生的,需要合理开发和利用。任何流失、浪费和损耗,都将导致资源的减少以至枯竭。人生的机遇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5.
火车上,打工的她和他一见钟情。她不嫌他家穷,他不计较她和前男友曾经怀孕流产。两个人感动于对方的温存体贴,情比金石坚。按西北农村的风俗惯例,他的父母举债一万块钱,巴巴的送到她娘家做聘礼。婆家觉得,人家一个才貌双全有文化的中专生,看上了咱这小学没毕业的穷小子,婚礼一定要办得风光体面,才对得起她。30桌宴席,在村里算是空前绝后的了,  相似文献   

16.
借口是拖延的温床。习惯性的拖延者通常也是制造借口与托辞的专家。他们每当要付出劳动,或要作出抉择时,总会找出一些借口来安慰自己,总想让自己轻松些、舒服些。我相信,对那些做事拖延的人,总有各种各样借口的人,是不可能抱以太高的期望的。  相似文献   

17.
“蚁族”身上具有永不放弃、未雨绸缪、期待满怀、竭尽全力的“蚂蚁哲学”精神,是“弱小的强者”。  相似文献   

18.
AS more young people born in the 1980s begin to marry, the formerly widespread belief in duozi - duofu (more children - more happiness) diminishes. To today's urban youth, establishing a career is a far more pressing priority than having children. "I don't have time," is 27-year-old Jing Du's answer to her husband's repeated suggestion that they have a child. She is not alone. Many married couples prefer to wait  相似文献   

19.
外来务工人员为城市建设做出了贡献,但其在城市生活中的“边缘化”趋向不容忽视,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已引起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近日,浙江省文明办和嵊州市委联合召开了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精神文化生活研讨会。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敏尔同志参加会议并讲话。特整理编发。  相似文献   

20.
赵刚 《精神文明导刊》2004,(1):51-53,16
带团到海外旅游,一般还真用不着打导游旗,肯定不会丢团。甭管是通关过卡,还是参观景点,只要哪群人动静大、嗓门高,肯定是中国旅游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