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孕产妇死亡医疗纠纷案的特点、主要死因及其防范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我室1985年至2003年12月的法医尸体解剖案例资料进行统计,并对其中存在医疗纠纷的孕产妇死亡案例进行分析。结果 31例存在医疗纠纷的死亡孕产妇法医尸检案例中:(1)围产期死亡26例(83.9%),妊娠早期人工流产后死亡5例(16.1%);(2)产科出血引起的失血性休克死亡22例(71.0%),羊水栓塞死亡5例(16.1%),其它原因死亡4例(12.9%);(3)乡镇医疗机构17例(54.8%),地县级医院占7例(23.6%),市级医院占4例(12.9%),其他占3例(9.7%);(4)纠纷产生的原因中疑为误治14例(45.2%),误诊的9例(29.0%),抢救不及时的7例(22.6%),其他1例(3.2%)。结论 孕产妇死亡医疗纠纷案主要发生在围产期,其次是妊娠早期;产科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乡镇及县级医疗机构易引起纠纷;引起纠纷的主要原因是误诊、误治和抢救不及时。  相似文献   

2.
眼外伤是导致视力障碍主要因素之一。在眼外伤及视功能的法医学鉴定中,国内主要涉及轻、重伤评定,确定损伤、眼疾与视功能障碍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诈盲和功能性视力障碍的鉴别。本文对所鉴定的85例眼外伤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鉴定中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一般资料1.性别:85例眼外伤中,男性63例,占74.12%;女性22例,占25.88%;男女比例为4:1。2年龄:年龄分布范围5~71岁,平均年龄32岁。其中5~9岁5例;10~19岁10例;20~29岁19例;30~39岁16例;40~49岁25例;50岁以上10例。3.职业:农民、工人占多数,其中农民34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应用Nolla法推断乌鲁木齐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3~16岁未成年人群年龄的适用性和准确性。方法 收集2019年~2021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年龄在3~16岁的乌鲁木齐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拍摄的全口曲面体层片1 208例,其中维吾尔族547例(男性:267例,女性:280例),汉族661例(男性:347例,女性:314例)。按照Nolla法分期标准及其提供的年龄转换表获得牙龄。将所得牙龄与生理年龄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维吾尔族男性平均生理年龄为(8.81±3.75)岁,女性为(9.62±3.68)岁;男性平均低估了0.06岁,女性平均低估了0.52岁;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男、女性分别为0.70岁和0.80岁。汉族男性平均生理年龄为(9.07±3.77)岁,女性为(8.96±3.86)岁;男性平均低估了0.13岁,女性平均低估了0.64岁;MAE男、女性分别为0.69岁和0.90岁。结论 Nolla法适用于除女性15~16岁的乌鲁木齐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未成年人群,维吾尔族准确性高于汉族,男性较女性准确。另外,本研究提出了恒牙总成熟度-生...  相似文献   

4.
手电,是人们外出携带的一种照明工具,在农村、工厂使用较为普遍。因此,在斗殴中,随身携带的手电常用来作为一种致伤工具。据统计,手电筒致伤法医检案,占总检案的1.8%。本文收集36例手电筒致伤案例,就其资料和有关问题探讨如下。一般资料本组案例男性31例,女性5例,男女比例为6:1。年龄最小者12岁,最大61岁,以21—41岁组居多。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9%。损伤程度:轻微17例(47.2%),轻伤12例(3.3%),重伤4例(11.1%),死亡3例(8.3%)。其中软组织损伤36例,骨折13例,颅脑损伤9例,内脏损伤5例。单纯1处损伤4例,2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旅客列车中突发精神障碍者屡见不鲜,特别是在客流量较高的节假日期间,发病率直线上升。有关文献对此也偶有报道,但资料来源仅限于发病以后收集的间接资料。为此,笔者随车实地进行了调查,现将收集的59例突发精神障碍患者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报告。资料与结果(一)资料来源1997年1月18日至3月18日春运期间,笔者随159/160次杭州一贵阳旅客列车实地调查,在旅行途中,收集59例突发精神障碍病例。(二)一般情况59例中男性51例,女性8例、男女比例6.4:1;年龄17~57岁,平均33.5岁;农民58例(98%),农民中外出打工者54例,…  相似文献   

6.
颅脑外伤后,应用CT检查诊断外伤性气颅已有报道,但对外伤性气颅的损伤程度评定少见报道[1]。本文收集50例,作分析探讨。资料分析1.发生率在因头部损伤到温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CT检查的2909例病人中,发现颅脑损伤500例。其中外伤性气颅50例,其发生率占头部损伤的1.7%,占颅脑损伤的10%。2.年龄10岁以下8例,11~20岁13例,21~30岁12例,31~40岁6例,41~50岁5例,51~60岁2例,61~70岁2例,71~80岁2例。其中30岁以下的病人33例(66%)。3.原因头部钝物击伤21例(42%),车祸伤13例(26%),高坠伤12例(24%),锐器伤4…  相似文献   

7.
利用多种手段自杀的现象较为少见总种手段致伤出现在一人身上,往往很难认定自杀。本文对15例利用多种手段自杀的案例作一浅析。资料统计1.一般资料本组15例中,男性11例,占73%,女性4例,占27%;年龄18~35岁者4例,占27%,36~45岁者8例,占53%,46岁以上者3例,占20%;农民12例,占80%,工人2例,占13%,军人1例;占7%。2自杀原因15例中,畏罪自杀的6例,占40%,均为男性;精神异常的2例,占13%,均为女性;婚姻纠纷的2例,占13%,均为男性;夫妻感情不合的4例,占27%,其中男2例,女2例;奸情败露的1例,占7%。3.现场情…  相似文献   

8.
自杀的方式多种多样,而利用铁路这一特定的环境和条件进行自杀者,如卧轨其形成特点与采用其它手段自杀有不同之处。现对笔者所检验的30倒卧轨自杀的案例,分析报道如下。资料与分析一、性别、年龄、职业本组案例,30例31名卧轨自杀者,男性21人,女性10人,男女之比为2.1:1;年龄最小者13岁,最大46岁。其中以20—29岁居多,21人,占67.74%;工人8人,干部5人,农民3人,职业不明者15人。二、自杀时间本组案例,卧轨者多在5—10月份,共22例占73.33%,其中在10月份发生8例;白天14例,夜间16例,其中11例发生在6时~11时。三、现场…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中毒性死亡案件和与中毒死亡有关的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医学特点,探讨此类案件的防护重点和鉴定要点。方法 对四川大学法医学院1985~2004年106例中毒死亡尸体剖验病理材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性别:男性61例,女性45例。男女比例1.36:1;年龄:以21—40岁年龄组(60.38%)为主;死亡方式:意外死亡最多见(52.83%),其次为自杀(33.02%)和他杀(14.15%);死亡原因:CO中毒、有机磷类中毒、毒鼠强及药物中毒多见(72.64%);医疗纠纷:发生医疗不当12例(11.32%),7例为医源性中毒性医疗纠纷。5例为中毒后在医院抢救中发生的医疗纠纷,主要发生于乡镇医院和县级医院(83.33%)。结论 加强毒物的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加强法制教育、增加生产安全等是减少中毒性死亡的重要手段。提高城乡医疗水平.加强中毒急诊抢救临床技能是防止中毒性医疗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窒息死亡的法医病理学特点。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1982年10月1日-2006年9月30日所作160例窒息死亡尸体剖验病理材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窒息死亡案例占整个法医学检案的9.9%,年龄:30-39岁的死者占整个研究对象的29.4%,平均年龄为31.25岁。性别:男性103例,女性57例。男女比例1.81:1。死亡方式:意外死亡最多(63.1%),其次为自杀(24.4%)和他杀(12.5%)。死亡原因:缢死最多(21.9%),其次为CO中毒(17.5%)、溺死(16.25%)等。医疗纠纷共计39例,均为新生儿窒息,主要发生在乡镇医院和县级医院(76.92%)。结论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安全隐患意识等是减少窒息死亡的重要手段。提高城乡医疗水平,加强窒息急诊抢救的临床技能是防止窒息引起医疗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作者对湖南省桃源县10年来受理的225例自杀死亡案件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资料统计本文资料来自湖南省桃源县1982~1991年间法医检验的225例自杀死亡案例,统计如下:一、性别、年龄、文化、职业及婚姻1.性别男性111例,女性114例,男女之比为1:1.03。2.年龄最小13岁,最大80岁,20~39岁年龄组153例占68%(其中男性68例占4444%.女性85例占55.56%)。3.文化小学及文盲118例占52.44%,中专以上8例占3.56%。4.职业农民158例占70.22/,工人28例占12.44%,学生14例占6.22%,无职业者13例占578%,干部9例占4.00%,军人3例占1.…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我室1988~1995年法医临床学鉴定案件中,经专科确诊外伤后癔症性肢体瘫痪的8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5例;35岁以下6例,35岁以上2例;8例中,农民5例,工人2例,学生1例;致伤原因:打架斗殴6例,婚姻矛盾及师生纠纷各1例。1.损伤情况:致伤物均为钝器,徒手伤4例,棍棒伤2例,其他2例;损伤程度均为轻微伤或皮肉痛苦。神经系统常规体检未见异常。伤后行CT、X线、EEG、EMG、B超等检查,均未见器质性病变。2.癔症表现:8例均自述有肢体活动障碍、头痛、头晕。个别表现不语或语无伦次等。肢体瘫出现时间:伤后1天的2例,2~5天4…  相似文献   

13.
瞳孔扩大是眼部外伤常见的症状表现之一,在临床法医学的鉴定中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就我院法医鉴定中心1993年1月至1996年12月间所遇到的11例外伤性瞳孔扩大的案例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外伤性瞳孔扩大法医学鉴定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供同行们参考。资料分析1.一般资料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7~66岁。其中10岁以下的2例;11~20岁1例;ZI~30岁2例;31~40岁三例;41~50岁2例;51~6O岁1例;6O岁以上的2例。农民3例;工人5例;学生1例;儿童2例。均为单眼受伤。其中左眼9例,右眼2例2.损伤类型及致伤物全部为眼部钝挫伤。其中拳击5…  相似文献   

14.
19例创伤性心传导系统出血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胸背部受力引起心脏破裂或心肌挫伤致死,已有不少文献报道。但伴有心传导系统(CCS)损伤出血,甚至由此发生死亡,尚未引起注意。作者观察了19例,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9例材料来自广州市刑科所尸检案例。尸体低温保存24~36h后解剖,全部心脏(部分案例全部器官)均经10%福尔马林固定后常规检查,CCS取材按文献方法[1]切取,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三.性别与年龄男性16例,女性3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5岁。其中50岁以下者17例。2.致伤原因钝器打击15例,交通事故3例,坠落1例。3.伤后至死亡时间~30min7例,~Zh8例,~…  相似文献   

15.
一、基本情况河北省共监狱现有在押女犯×××名,其中死缓、无期徒刑占14.2%;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占57.2%;九年以下刑期的占28.6%.是省内重刑女犯集中关押的大型监管场所之一.按犯罪心理特征分类:其中初犯、倡犯占98%以上;其他(合惯犯、累犯)不足2%;年龄结构:21岁至30岁占26%;引岁至50岁占63%;引岁以上占1。1%文化结构:小学20、2%文盲52%;初中23%;高中以上4.8%职业成分:干部1.4%;工人6刀%;个体2.4%;无业0.9%;农民84.4%婚姻状况:已婚有子女的84.6%;已婚无子女的1.9%;未婚13.5%;改造状况…  相似文献   

16.
外伤性散瞳在法医临床学检验鉴定中较为常见。但对此类损伤的伤情程度评定在目前的重伤、轻伤、轻微伤鉴定标准中未有明确规定,有些鉴定人依据《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九条第(四)项之规定鉴定为轻伤。本文对多年来伤情鉴定中120例外伤性散瞳案例进行分析,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1资料分析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中男性112例,女性8例,男女比例约14∶1;均为单眼散瞳,其中左眼98例,右眼22例;年龄为13~72岁,其中18~50岁为104例。1.2致伤方式本组120例均为眼部直接遭受钝性外力作用致伤,其中拳击致伤105例,其它钝器致伤16例。1…  相似文献   

17.
数据库     
截至2011年底,伞国共有人民调解委员会81.1万个。其中,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67.8万个,占总数的83.6%;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4.2万个,占总数的5.2%;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委员会6.5万个,占总数的8%;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2.6万个,  相似文献   

18.
对103例儿童及青少年非意外性暴力死进行特点分析。儿童组中学龄前儿童(2~6岁)12例(均为女性),学龄儿童(7~12岁)22例,青少年组(13~19岁)69例。儿童组和16~19岁青少年为两个年龄高峰。死亡性质:凶杀占47.6%(儿童和青少年女性占89.8%),伤害占29.1%(男性占96.7%),余为自杀和不明。死亡原因以机械性窒息(36.9%)和锐器伤(34.0%)为多。并就伤害案件的意义及尸检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上海地区成人高坠死亡45例尸体解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45例成人高坠死亡的尸体解剖资料进行了分析。其中42例为意外,3例为自杀。42例意外高坠中,38例发生在工作时。高坠死亡者的年龄从18岁到50岁,21~40岁占77.7%。性别以男性居多,占93.3%。着地部位最常见的是头部。由于高坠后引起机械性损伤所致死亡有43例,其中包括脑损伤(60%),肺损伤(44.4%),脾破裂(33.3%),肝破裂(26.7%),脊柱损伤(26.7%),大血管破裂或断裂(20%),心脏破裂(15.6%)。另2例则是因机械性窒息而死亡。随着坠落高度的增加,胸腹部致命性损伤数目随之增多。坠落的高度较低时,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颅脑损伤。  相似文献   

20.
巴比妥类安眠药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类药物,常见的有巴比妥、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及速可眠等,它们均属巴比妥酸的衍生物,本文收集了18例巴比妥类安眠药和其混合物中毒检验案例资料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案例资料18例巴比妥类安眠药中毒由本所1980~1989年案卷档案中收集,见表1。其中女性8冽,最小15岁,最大66岁,5例自杀,3例他杀;男性10例,均在40岁以下,7例他杀,3例自杀。药物进入方式口服者16人,注射者2人(12、13样品)。18人除一人抢救脱险外,其他均身亡。二、毒物分析结果毒物分析均以薄层色谱法(TLC)、紫外分光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