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安特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安特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一是以“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调整学生知识结构,强化特警素质和提高特警能力”为制定培养模式的基本依据;二是以“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学生发展”为三大支柱构建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三是以“学有特长、技有特色、一专多能、全面发展”为模式实施的基本标准和要求。  相似文献   

2.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发表了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概括为“八荣、八耻”,即“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是以人为本、全面…  相似文献   

3.
晚清政党监督思想是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政党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晚清政党监督思想的内容是:以监督甚至推翻专制政权为职志;以监督立宪、监督政府政策为基本内容;以监督相互间政见之得失为处理党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同时,政党监督必须依靠一定的政治力量作支撑。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可以概括为7个“坚持”,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改革开  相似文献   

5.
中央统战部最近发出通知,号召在全国统战部门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通知说,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论述,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  相似文献   

6.
要坚决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必须以联动机制为基础,构建解决执行难的大格局;以标本兼治为路径,谋划解决执行难的治本之策;以规范执行为重点,着力解决执行失范、违规问题;以"一打三反"为突破口,坚决整治规避、妨碍执行现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促进执行工作优质高效;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提高执行工作现代化水平;以队伍建设为保障,抓好解决执行难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从国家政策文件与新常态下新农村建设工作形势来看,当前新农村建设从1.0版本所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迈向了以"强富美"为发展目标,以"生态经济、美丽经济、融合经济、股权经济、电商经济"为发展样态的2.0版本。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包括以终结农业四税为标志,国家与农民分配关系发生历史性调整;以实行四项补贴为标志,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基本形成;以放开粮食购销为标志,农产品市场化改革迈出最后一步;以推进集体林改为标志,农村基本经  相似文献   

8.
何为科技生态市场经济?它是科学技术、生态环保、市场经济三位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其基本内涵是:以实现社会主义为理想大目标;以整个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态环境为大视野;以振兴国民经济事业为大中心;以完备的商品、要素、技术市场体系为资源配置大手  相似文献   

9.
实现共享发展,需要作出有效的制度安排,以制度建设推进共享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为实现共享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但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构建共享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包括: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基本制度基础;健全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基本权利保障;以公平为导向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基本形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政府是共享发展制度的执行主体,要通过建立评价考核体系、提升制度执行能力、健全制度执行的监督机制,做好共享发展的制度执行工作。  相似文献   

10.
网格化管理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经验,应当被理性化、制度化。其制度性创新为:以数字网络为平台创新政务信息管理制度;以劳动合同为基础创新社区网格管理员人事管理制度;以社会调解为主导创新社会矛盾联动化解制度;以分配正义为先导创新特定人群服务制度;以法治系统为载体创新法务网格工程制度;以社会安全为价值导向创新治安防控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1.
《宁夏政报》2015,(6):27-29
<正>宁政发[2015]19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为贯彻《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宁党发[2013]66号),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自治区级统筹,提高参保人员医疗保障水平,保障基金安全运行,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自治区级统筹工作,实现全区基金统  相似文献   

12.
<正>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民政局李宗明认为,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应注重四个坚持。一要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因此,我们务必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总的指导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统筹协调做好各项工作,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二要坚持全面规划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相似文献   

14.
<正>一、完善医疗救助制度,以联席会议推动各方有效衔接。建立起了"以深度救助为核心,以适度普惠为重点"的医疗救助制度,并通过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联席会议和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采取"一案一议、存疑协商"的方式,加强了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政策的有效衔接,确保困难群众基本医疗得到有效保障。二、明确医疗救助职责,以规范操作实现各方有效衔接。在已经开展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指社会主义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关于“荣”、“辱”问题的道德评价体系和道德评价标准。胡锦涛同志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具体概括为“八荣八耻”,即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八荣八耻”,不仅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  相似文献   

16.
<正>所谓"生态小区"建设,就是从改善人的生活、消费等行为方式出发,以节能、环保工程和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以培养人的生态文明意识为重点,努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基本生活单元的一项系统工程。因此,"生态小区"(或"生态社区")建设应该成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基本切入点和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大社会救助工作力度,基本建成了"以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为辅助,社会捐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有效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但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社会救助工作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如社会救助制度"碎片化"、家庭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18.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概述教育家杜威认为,合理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以“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反对上面的灌输;以自由活动反对外部纪律”为基本原则,以批评性研究作为基本的教育方式。[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受到相关专家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媛  方浩范 《前沿》2008,(3):150-153
儒家以“天人合一”为基本出发点,以“仁民爱物”为原则,以“天地万物一体”为境界,形成了自己的生态伦理思想。儒家生态伦理观的基本价值和道德取向,对保护中国古代生态环境,维持自然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它摒弃了传统伦理学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基础,开创了西方伦理学的深刻变革;对于今天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重归和谐,是一种具有启发意义的宝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海南省水上运动项目发展现状,以及在运营中法律规范的适用,促进以"水上项目"为依托的旅游资源更积极的促进经济发展,本文以海南省旅游水上项目资源开发和运营中的法律法规适用问题为研究对象,分析与讨论了本地发展旅游水上项目的基本理论、现状和基本做法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海南旅游水上项目资源开发与运营法律适用的基本框架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