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建平 《世纪桥》2006,(12):60-61
莆田是福建最有个性的城市。 莆田市史称“兴化”,已有2000多年的文化历史,是八闽古府之一,自古为闽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3年莆田正式建立地级市,现辖莆田、仙游两县,城厢.涵江两区已及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和湄洲湾北岸开发区。 莆田市历史上人才辈出,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誉。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建市以来,多次荣获全国“田径之乡”,“戏曲之乡”.“绘画之乡”、“武术之乡”等称号。被誉为南戏活化石的莆仙戏多次晋京献演,并应邀赴台演出,誉满京城和宝岛。 莆田是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与河南少林寺遥遥相对的“南少林”就矗立在这里。 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厚重雄浑的人文特色筑就了莆田人勇敢.敢为人先、敢于创新的个性。 而莆田武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建平就是新时期莆田人的代表。  相似文献   

2.
一、基础与优势 1、地方特色文化影响扩大 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造就了莆田独具魅力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并不断地扩大在海内外的影响。一是妈祖文化。莆田是妈祖的故乡,是妈祖文化的发源地。目前,世界上共有妈祖庙宇5000多座,妈祖信众2亿多人。在台湾,信仰妈祖的民众约占总人口的2/3,妈祖文化已成为两岸民间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二是南少林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3.
莆田市历史文化名城研讨会述要翁卫平一、关于莆田市的历史文物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莆田市历史文物特别丰富。这些文物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又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莆田是一座历史的博物馆,也是一本历史教科书。有的同志认为:从特点方面看,莆田市的历史文物具有市点多、...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历史的视角探讨了莆田文化形成的渊源以及近现代以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是中国各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创造的,对世界产生过重大影响,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一同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十分悠久,无论是从明代“东学西渐”到“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的并行,还是到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始终是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输入与输出相随相伴的历史。因此,正确认识当代中西文化交流,对推进中国文化建设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徐薇 《学习月刊》2014,(6):13-15
明代小说所描写的佛道之争不是小说作家个人头脑臆想的产物,而是千余年来中国历史上佛道之争的概括和浓缩。既有历史的悲惨庄严,又有文化的博大厚重:既有历史的积淀,又有现实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李晓红  潘明  林鹏 《福建理论学习》2011,(7):52-52,F0003
沐浴海峡西岸春风,彰显妈祖文化魅力。国家电网福建莆田电业局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实现企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工人先锋号”等国家级荣誉;  相似文献   

8.
范同寿 《当代贵州》2023,(44):78-79
<正>屯堡文化是贵州历史文化遗产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它的神秘性、唯一性、持续性和顽强的生命力,隐含着尚待研究解读的诸多文化密码。明代屯堡在贵州古代城镇兴起与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关注这一点,不仅对我们研究贵州城镇史有重大价值,在当代城镇化的规划与建设中,同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贵州城镇的出现与发展走过了一条与其他省区不同的道路。宋元以前的贵州城镇,大多处于自流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总结了莆田古代清官循吏群体事迹总体特征,系统阐述了莆田历代清官循吏在省内外为官的廉政事迹、廉政思想等;接着从莆田清官循吏清廉为民做事等事迹入手,归纳了莆田古代清官循吏的廉政思想内涵,通过对莆田古代清官循吏廉政事迹分析研究,指出如何利用廉政名人资源搞好廉政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正>密布于各地的屯堡,就像是一部活至今日的明朝历史,是探究明代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历史研究不可多得的资料。明代贵州版图上,一条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延伸的驿道,清晰地标示着明初建立的24个卫。这是1381年明王朝调兵征南凯旋班师,军队奉令沿着滇黔、湘黔驿道即今沪昆高速公路一线设置的军事存在,大明政权的西南板块自此有了一个巨大的安全屏障,滇黔地区的军事安排初步完成。  相似文献   

11.
河套地区历史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晚期,河套一词最早见于明代,河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类型其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研究一种文化,对其由来及类型特点的描述是初始亦是基础,也是打开一种文化类型研究的钥匙,这对于一种文化的深度阐释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研究作为黄河文化组成部分的河套文化,对新时期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将产生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妈祖文化发源于福建莆田,随着大陆移台民众在台湾生根开花结果,妈祖文化在海峡两岸关系中发挥着独特的文化优势,成为联结两岸同胞感情的重要纽带。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涉及推动两岸发展的多领域建设中均突出妈祖文化,意味着妈祖文化的独特对台优势和在两岸交流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如何强化妈祖文化精神纽带作用,对于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向更大  相似文献   

13.
自1982年1月莆田恢复党史工作机构以来,莆田党史部门在市(地)委的直接领导和上级党史部门的业务指导下,紧紧围绕以史鉴今、资政育人这一根本任务,认真做好存史、资政、育人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在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唐烨 《新湘评论》2014,(9):50-50
零陵作为永州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的主战场和核心区,必须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在历史文化的大视野中规划建设经营旅游,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推进文化旅游建设。  相似文献   

15.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思考赵卫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当代中国的每一个有识之士的共同信念,也是实现中国伟大历史腾飞的逻辑必然。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依据在于任何文化都是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在一定历史时代,各个国家...  相似文献   

16.
鲁西的聊城是历史文化名城,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目前为止已有10个项目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其天然雅致造型、栩栩如生雕刻图案、历经千年传承演变的东昌葫芦雕刻;在全国具有很大影响的东昌木版年画和张秋木版年画;产生于明代万历年间距今400年的冠县查拳和柳林花鼓;明代洪武年间就萌芽的冠县郎庄面塑;流传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的东阿阿胶中医药文化;曹操之子曹植创作的东阿县鱼山梵呗音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初步成形的聊城杂技;  相似文献   

17.
加强我国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利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要求和重大文化工程。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四大历史文化名镇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的经验进行研究,为我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利用提供有益的成功经验和避免共性问题的启示;同时,在客观地分析我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现状、趋势及其存在不同程度的“建设性、开发性、旅游性、保护性破坏”等问题基础上,重点为我国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切实加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利用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对策建议。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影响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8.
程喆  陈梅 《党建文汇》2005,(12):36-36
现年53岁的荆福生原籍河南,生于福建。荆的仕途从基层起步,曾任莆田地区五七知青农场场长,莆田地区柴油机厂团委书记,共青团莆田地委副书记。1984年出任共青团福建省委书记,之后历任莆田地委副书记、福建省体委主任,自1995年起任宁德地委任,  相似文献   

19.
正湄洲湾(北岸)港地处福建省中部、台湾海峡西岸,自古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站,从最早的莆口港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漫长的岁月里,湄洲湾(北岸)港只是一个沉寂的天然良港,改革开放后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才有了现在的初具规模,发展的历程极不平凡。历史沿革莆田海岸线(含海岛海岸线)长达530多公里,拥有兴化湾、平海湾、湄洲湾三大港湾。莆田先民早在公元6世纪就开始从事海运,围海造田、晒盐熬盐、辟港开埠。史书上最早记载的莆田港口是晋朝之后、梁陈  相似文献   

20.
从湘西来说.建设文化强县.必须继承土家优秀的历史文化.整合县域文化资源.以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龙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特别是里耶秦简牍的发掘.更是向世人展示了土家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展示了汉文化和土家文化的历史融合。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一契机,站在继承和发展土家优秀历史文化的高度.全方位整合县域文化资源,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良好的氛围。目前,从龙山的文化资源现状来看,重点是实施三大“文化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