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3年,那是抗战到了最艰难的时候,在敌后我游击根据地已经有所缩小,人民生活也空前困难,而在广东还加上这些年三角洲大旱,许多地方真是到了“室如县磬,野无青草”的地步。1942年东江游击队是在最为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战斗的。这时候,南方党又受到国民党的大破坏,除游击区的党组织外,都停止组织活动,暴露了的党员都在撤退、分散、掩蔽,中共以林平为首的省临委,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临危受命于1943年初在东江敌后成立。 我是在1944年7月到达土洋的。我于1942年底撤退到广西之后,于1944年初得知省临委已经…  相似文献   

2.
1932年底,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张闻天乔装成一个有钱的商人,在上海登上了驶向汕头的客轮,旋又在汕头的秘密交通站上船,经大埔前往福建、广东交界的游击区。上岸后即由武装交通队  相似文献   

3.
永远的怀念     
正父亲的革命人生我的父亲叫刘澄清,生于1919年8月,四川省南部县人。1933年8月参加红军,1935年开始长征,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跟随周恩来到武汉办事处做机要工作,后随李克农前往桂林办事处做电台工作。1941年3月经组织决定,被派往党的地下组织,负责秘密电台工作。1942年1月到东江游击纵队负责建立电台与中央联络。1943年夏到重庆办事处电台工作。1946  相似文献   

4.
赣粤边游击区位于江西省南端与广东省北部交界处,是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和中央军区的所在地,因此成为南方八省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1935年3月,项英、陈毅转移到赣粤边游击区后,在他们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下,赣粤边红军在失去中共中央及各方联  相似文献   

5.
血洒湘江1934年9月,开始长征前,我们中央苏区红军各军团整整打了大大小小上百次的仗。原来红军根据地以江西、福建为中心,包括闽粤赣地区形成29个县的广大地区。如今却只剩下瑞金、长汀等几个县了,其余许多地方都变成了游击区和敌占区。我们五师十五团从前线撤下来后,按上级指示向瑞金附近地区集结。到了那里我抓紧时间补充新兵,同时还补充了一些服装。不久便知道,红军要突围离开中央苏区了。因为行动仓促,部队没有时间进行必要的政治动员,也可能是怕敌人发现我军的动向,所以我们只好不声不响地秘密离开了苏区。  相似文献   

6.
赣粤边游击区位于江西省南端与广东省北部交界处,是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和中央军区的所在地,因此成为南方八省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1935年3月,项英、陈毅转移到赣粤边游击区后,在他们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下,赣粤边红军在失去中共中央及各方联系的情况下,在深山中与敌人周旋,进行了顽强的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7.
伟大的转折     
血洒湘江 1934年9月,开始长征前,我们中央苏区红军各军团整整打了大大小小上百次的仗.原来红军根据地以江西、福建为中心,包括闽粤赣地区形成29个县的广大地区.如今却只剩下瑞金、长汀等几个县了,其余许多地方都变成了游击区和敌占区.我们五师十五团从前线撤下来后,按上级指示向瑞金附近地区集结.到了那里我抓紧时间补充新兵,同时还补充了一些服装.不久便知道,红军要突围离开中央苏区了.因为行动仓促,部队没有时间进行必要的政治动员,也可能是怕敌人发现我军的动向,所以我们只好不声不响地秘密离开了苏区.  相似文献   

8.
我是1941年底到闽北来的。当时,省委在邵武的樟树源,不久搬到谢坑。电台和警卫班也搬下来了。1941年到1943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月。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在闽浙赣三省边境掀起一次又一次的反共高潮。对闽北根据地、游击区发动了三次军事围攻。省委为了加强对农村和城市工作的领导.决定成立基本地区工作委员会。  相似文献   

9.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在重庆、桂林、韶关等地的不少著名文化界、进步人士流亡到香港.同年12月,日木侵略者发动太平洋战争,香港沦陷.在这紧急关头,中共中央向在香港的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和广东东江抗日游击队发出紧急指示:"为了保护我国革命文化界的精英,必须不惜牺牲,立即竭尽全力,把围困在香港的文化人秘密抢救出来:"大规模的抢救工作是在1942年1月上旬开始的,到2月下旬,大约两个月时间,成功地抢救出文化人和民主人士其家属800余人.其中有茅盾、邹韬奋、胡绳、戈宝权、张友渔、黎  相似文献   

10.
同志们: 明天是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生79周年纪念日。今年又是东江苏维埃政府和红十一军成立70周年纪念。省委党史研究室、汕头市委、潮阳市委等单位在潮阳市举行“东江革命根据地学术讨论会”和“纪念东江苏维埃政府和红十一军成立70周年大会”,这是很有意义的。我代表省委热烈祝贺学术讨论会和纪念大会的召开,并向出席这两会的专家、学者和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和亲切的问候。 东江革命根据地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由党的著名农民运动领袖彭湃为主要领导的中共东江特委,根据中共中央和广东省委的部署,率领东江人民对国…  相似文献   

11.
今年9月19日是漳州解放58周年,我又不由得想起我敬仰和怀念的卢叨同志。虽然我在闽粤赣边游击区仅仅跟随他三个月时间,但在我心灵深处却留下了难忘的感情和永恒的记忆。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以后,闽粤赣边游击区的形势和全国一样迅猛发展。5月中下旬,粤东大埔、梅县、五华、兴宁等县先后解放,闽西国民党军政长官傅柏翠、李汉冲、练惕生和武平、上杭、永定、龙岩四县4100多人起义。在这种形势下,中共闽粤赣边区党委决定抽调粤东第十三团、韩江干校第  相似文献   

12.
杨奇 《广东党史》2016,(6):38-40
正《东江纵队图文集》出版后,受到当年战友和广东历史学者的关注,中共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陈立平更是率先撰文评论(见《红广角》2016年第4期)。与此同时,他打电话和写信给我,了解《东江民报》出版的始末,要我提供准确的史料。鉴于当年报社同仁俱已先我离世,深感责无旁贷,因而欣然命笔。《前进报》的前身是《东江民报》,而《东江民报》的前身则是《大家团结》报和《新百姓》报。谈《东江民报》不能不回忆它的前身。  相似文献   

13.
赣粤边游击区和湘鄂赣边游击区都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重要的游击区。在党的领导下,红军游击队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援,采用灵活的战略战术,坚持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并取得了胜利。虽然两块游击区的革命斗争特点各有差异,但是他们在中共党史、人民军队史、中国革命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资溪游击区涉及资溪、金溪、南城、贵溪和福建省光泽5个县,其存续时间跨越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3个时期,是抚州市11个县(区)游击区中存续时间最长、活动范围面积最广的县级游击区,在南方游击战争史中具有独特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5.
1935年末,东北的抗日斗争转入高潮,各地的抗日游击区和游击根据地在不断扩大。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军民所开辟的这些抗日游击区和游击根据地,是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主要战场和东北抗日斗争的中心。 1936年,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有了很大的发展,抗日游击区亦随之扩大,出现了东满、南满、北满、吉东四大游击区。抗日联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丕显同志,于今年8月23日与世长辞了。回忆陈丕显指导我们编写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型史料丛书《南方三年游击战争闽西游击区》,缅怀之情萦绕我心头。 洋洋58万字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闽西游击区》(简称《闽西  相似文献   

17.
<正>由苏区及其边缘游击区演变而成的闽西游击区,又称闽西南游击区,位于福建省西南部,毗连闽赣边和闽粤边游击区,基本区域为龙岩、永定、上杭、连城、漳平、宁洋(今分属永安、连城、漳平、龙岩)、平和、南靖、长汀、清流、宁化、归化(今明溪)及广东省的大埔、饶平等  相似文献   

18.
我出生在山东省烟台市。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地区被分割成敌占区、游击区(也叫边沿区)、解放区。我的三哥和五姐早年参加了八路军,对我影响较大,所以我童年时期。就爱憎分明,恨鬼子和伪军,爱共产党、毛主席。  相似文献   

19.
孙钿 《广东党史》2000,(2):37-38
1938~1939年,东江游击队在香港九龙设有一个联络据点,还出版《东江》杂志。组织上调我去接编《东江》时,已获悉香港当局要禁止《东江》的意图,我只编了两期,《东江》遭到封闭。 1939年上半年,《东江》杂志的停刊,激起了香港惠州侨胞、海内外侨胞的强烈反应,纷纷提出复刊要求。可是香港当局非但没有考虑侨胞们的议论,甚至将东江游击队的联络据点也封闭了。 香港是中国人的国土。但是中国人却没有在自己的国土上宣传抗日的自由。爱国的侨胞们,东江惠州一带的侨胞以及东江游击队的战斗形势,都迫切需要有一个宣传的刊物…  相似文献   

20.
卢德峰 《世纪桥》2009,(4):39-42
带岭林区是东北抗日斗争发起较早、坚持时间最长的根据地、游击区之一。1941年东北抗联主力过界到苏联进行整训后,留守在国内的最后两支抗联小分队曾在此继续坚持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