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强 《探索》2007,(1):13-17
科学发展观摒弃传统发展观主客二元分割的理念和斗争哲学的思维方式,坚持实践基础上的主体性与客观性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原则,寻求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坚持以和谐的方式解决矛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前沿理念,探求以和谐促发展的协调发展方式;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代观念,引领发展走向可持续性的发展道路,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是党的执政理念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体现了党的社会理想,是共产党人永恒的发展观。同时,科学发展观借鉴了国际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有益成果和经验,它的提出具有世界性的普遍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世界观,而且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法论,它提出的统筹兼顾、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方法,创新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决定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指导人们实践的根本问题。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加以分析、研究,这对于加深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是与时俱进的;二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与时俱进;三是科学发展观就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与时俱进的当代新形态;四是科学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形成;五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它是一套严密的理论体系;从指导实践的科学方法来看,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从科学的价值理念来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从多维度的发展理念来看,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从统领全局的科学方法来看,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深刻回答了实践主体与客体的正确关系,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新要求;科学界定了生产力的新内涵,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深刻回答了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问题,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新视野;深刻回答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问题,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新水平。  相似文献   

7.
1.科学发展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鲜明地展现了求真务实的理论品质,它不是从主观出发,也不是从理论出发,而是从当今时代特点和中国国情出发,着眼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全面系统地解答了"当代中国如何又好又快地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赵兴良 《求实》2006,1(10):27-30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坚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思想。因此,坚持把科学发展观看作指导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前提条件下的理论创新,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而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它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发展要求,丰富和发展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一、科学方法的新运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了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决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胡锦涛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特征。第一,问题分析态度:正视现实,谋求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在经济上…  相似文献   

10.
祝爱芳 《世纪桥》2012,(17):41-42
本文从哲学角度对什么是荣辱观,人为什么会有荣辱观,又为什么要有荣辱观,社会主义义荣辱观和一般荣辱观的区别以及树立社会主义义荣辱观的社会价值等哲学问题进行了理性的思考,这对于我们解读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建文汇》2006,(1):28-29
党中央提出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对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加深认识。科学发展观是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总结我国长期发展的实践经验、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正确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本刊选发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第四届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虞云熠的专题文章,供我们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刘铮 《新长征》2007,(1):12-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在带来整个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价值多元化,不同的价值选择都获得了被尊重的道德空间。价值多元化一方面扩展了人们的选择自由,另一方面许多主流价值被遮蔽和消解,社会在很多方面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基本的荣辱感。就微观而言,相当一部分人的理  相似文献   

13.
荣辱观是一个民族最基本的是非观念,历来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正确的荣辱观,可以使一个民族健康向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反之,会使之走向堕落和混乱。在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由于忽视了荣辱观和价值观的教育,部分社会成员的荣辱观和价值观出现不同程度的迷失和扭曲,社会风气恶化并开始危及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胡锦涛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切中时弊,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要而且急迫。首当其冲的重点教育对象应为党政干部和青少年。党政干部是社会的表率,官风正则民风清;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德才兼备,民族复兴才有希望。  相似文献   

14.
张小兰 《党史博采》2006,(11):26-27
荣辱观是一个民族最基本的是非观念,历来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正确的荣辱观,可以使一个民族健康向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反之,会使之走向堕落和混乱.在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由于忽视了荣辱观和价值观的教育,部分社会成员的荣辱观和价值观出现不同程度的迷失和扭曲,社会风气恶化并开始危及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胡锦涛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切中时弊,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要而且急迫.首当其冲的重点教育对象应为党政干部和青少年.党政干部是社会表率,官风正则民风清;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德才兼备,民族复兴才有希望.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社会主义荣辱观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确了中国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导向和行为准则,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也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系统总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6.
《理论与当代》2013,(2):21-2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说明和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最新思想成果,它以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科学地回答了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次伟大变革。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于理解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一个古老而崭新的哲学命题、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道德支撑、让社会主义荣辱观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等方面论述了树立和坚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明确当前社会思想领域内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道德的规范和调节,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和谐社会道德的基本形式之一,发挥着社会规范的“调节功能”。必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不断丰富和发展荣辱观的具体内容,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架起一道桥梁。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是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道德标杆,是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内在需要.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知行相结合, 典型示范与群众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贺玲 《世纪桥》2008,(10):93-94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是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道德标杆,是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内在需要。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知行相结合,典型示范与群众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