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科学教育特别提倡和强调“激发兴趣”、“强化动机”、“教会学习”、“发展智能”。而兴趣作为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对完成学习任务起推动作用,对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起着制约的作用。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以“情、奇、疑、争、用”五字入手,寻找并建立情知融合点,创设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动之以“情”趣“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地运用自己的情感,去影响和改变学生情感的内容和品质。演员表演只有进入角色,才能打动观众;教师上课只有情真意切,才能激励和感召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如…  相似文献   

2.
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信度,应该从理、用、情、美(理想之追求)等方面的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着手,追求理与情的和谐,追求经世致用、情理交融的教学境界。1.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信度,首先要解决一个“理”字,即做到“有理、讲理”。“有理”是要让学生觉得有理,能解释他们所面对的世界,帮助他们正确把握这个世界。为此,要努力使“理”切近学生社会生活的实际。“讲理”是要摈弃以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代之以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理”,从而建构起学生自己所理解之“理”、自己所能讲之“理”。这是“经世”的一个重要方…  相似文献   

3.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赏识教育带入思想政治课堂,可以以情入手,以情唤情,以情激情。那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们应如何运用赏识教育,帮助每个学生找到成功的密码呢?  相似文献   

4.
一、以情导入,激发兴趣“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教师应以饱满的激情,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方式,导入新课,达到酝酿情绪,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政治课,设疑导入较为常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抓住学生的心理,引起学生的回忆、联想,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情绪的高涨.步入智力的振奋状态,这有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二、情深之处,点拨质疑课堂导入以后,让学生阅读教材,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在阅读…  相似文献   

5.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不仅能打破时空限制,多渠道、多形式地向学生传授政治学科知识,加大课堂容量,而且能通过情境创设,协作学习,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发展联想思维,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笔者在初三思想政治第四课《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精心设计各个环节,巧设“疑”、“奇”、“争”、“乐”、“情”、“用”六趣,较好地完成了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之以“疑” 导入新课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复习旧知,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身表情。教师步入讲台,首先应强化“角色”意识,全方位投入教学“情景”之中,激情满怀地去感动学生,创设一种充满情感色彩的课堂气氛。做到动作配合协调、娴熟,手动眼随,稳重而不失于呆板,活泼而不失于轻佻,落落大方而不失于故弄玄虚。二、声润情。声音是教学语言的手段和形式。以声绘情,以情伴声,才能折射出教学语言的丰富内容,使教学语言形神兼备,声情并茂。因此,要求教师应吃透教材,反复体味其字里行间的寓意,巧妙地组合教学语言,何时讲多、何时讲少,何处需急、何处需援,何语升调、何语降调,力求其快慢急缓有分寸…  相似文献   

7.
1.调距作用。“人非草木,熟能无情”。情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沟通心灵的桥梁。思想政治课教学可以通过与中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从而调整和缩短与他们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使知识交流借助情感交流达到应有的效果。可亲才可信。“亲其师、信其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2.加剧作用。情可以增强理的可接受性,强化理的感染力。中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时,可能发生多种情况。如被动接受、勉强接受、主动接受等,其效果是不一样的。这其中的差别,常常在于师生间的情的作用。情能够以变化的方式达到强化的目的。3.凝聚作用。情能协调师生…  相似文献   

8.
做政治思想工作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政治课教学也是如此,“情”与“理”结合得如何,直接影响到政治课教学的可信度。每一个政治教师都想把问题讲清楚,令学生信服。但由于忽略了通“情”达“理”,结果总不令人满意,有时还会适得其反。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的教学对象思想活跃,信息量大,对一系列问题产生种种想法和疑虑是不足为怪的,但却是我们政治教师要努力去给予回答和加以正确引导,使我们的学生健康成长。这就首先要求我们理解他们的情感要求,想他们所想,站在爱护的角度充分理解他们,使彼此双方产生“情感共鸣”。只有这样,才能在“感情溶化为一体”的  相似文献   

9.
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人为地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是一种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方法。怎样人为地创设情境呢?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即以情入境,先创设一个能引起学生感情与教学内容共鸣的情境。如在讲授“热爱祖国”一课时,先讲述一个“文天祥过零丁洋”的故事,然后有表情地朗诵一首陈然的“狱中诗”——“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再播放一遍国歌。这样,“未成曲调先有情”,把学生引入一个雄伟壮烈的境界,自然而然地引起感情的共鸣,学生就能积极思索课  相似文献   

10.
政治课教学内容较为枯燥乏味,学生兴趣严重缺失,课堂气氛呆板沉闷,厌学情绪普遍存在,课堂效益不能令人满意,德育实效性大大降低。笔者对此运用教育教学理论,结合执教政治课30年的实践,结合优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炼和升华的课堂教学思想,尝试政治课教学“五情”教学法,收到良好  相似文献   

11.
促知六法     
一、以情促知。“感人至深者 ,莫过乎情”。在课堂教学中渗入情感因素 ,比如教师激情饱满地讲课 ,创设教学情境等 ,能对学生接受知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二、以比促知。通过正对比、类比 ,例如高雅情趣与庸俗情趣 ,自谦、自卑、自信的比较 ,显示落差 ,使知识更加明朗化 ,有利于学生批判地接受知识。三、以引促知。可以广引一些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名言警句、优美的歌曲诗词、历史故事等 ,增加学生思想素材的积累 ,增强感染力 ,促进思想认识由量到质的飞跃。四、以趣促知。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因素 ,例如引导学生观赏分析漫画、教师的幽默…  相似文献   

12.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使课时变 短 课质变 精 呢“ ”、 “ ” ? 一 创设情境 激发学习热情 、 ,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 创设学生 ,感兴趣的情境 使学生设身处 境 从 , “ ”,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并在愉快的情 ,绪中获得知识 在轻松的气氛中受到 ,启发和教育 创设情境的手段多种多 。样 有歌曲 故事 广告 漫画 游戏 竞, 、 、 、、 、赛等 如在讲到 自傲 自卑 自尊 自 。 “ 、、 、信 时 我利用龟兔赛跑的故事 设计” , ,了兔子 赢 和 输 的两种结果 让学 “ ”“ ” ,生分组合作新编龟…  相似文献   

13.
宜棉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浩燕同志,要求公司全体管理人员认真学习《政工研究动态》上发表的《班组管理中的“情感”误区》一文。 公司200多名管理人员在认真学习了这篇文章后,针对文中谈到的班组管理中“以情带兵”观点和“迁就之情、偏爱之情、江湖之情、虚假之情”四种“情感误区”,结合自己平  相似文献   

14.
教学语言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是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政治课教学中,语言艺术直接关系着教学活动的成败。因为“假如在语言旁边没有艺术的话,无论什么样的道德训诫也不能在年轻人的心灵里培养出良好的高尚的情感来”。政治课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觉悟。而启发人的觉悟本身就是一门高超的艺术。这就使政治课教学的语言艺术不能不定位在很高的水平标准上。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政治课教学的语言应突出以下艺术特点。一、清真意切,以任感人“情”可以说是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的灵魂,…  相似文献   

15.
教学要“多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学态度要传“情” 要调动学生的情绪和学习兴趣,教师就要借助目光用眼神与学生交流,引起学生的亲近、尊重的情绪体验,促成较好的学习效果。尤其是教师坦诚的真实形象,适度的情感变化,亲切而温和的表情,使师生的距离拉近了,感情的通道打开了,学生接受知识的灵敏度就会随之大大提高。 二、教学语言要有“情”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升华,要通过人体语言恰到好处地表露出来,借助人体语言把教师所领会的教材内容尽善尽美地展示给学生。人体语言所产生的奇妙效应,会带领学生进入境界,达到心领神会的程度。 心理学实验表明:…  相似文献   

16.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创新能力培训》课程团队紧紧围绕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积极推行适合高职教育的人文课程教学改革,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塑造学生健全丰满的人格,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情商.“情——知互促”教学模式正是对此思考的一种尝试与创新.本文从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过程、实施条件等多方面对“情——知互促”教学模式进行了思考与实践,重在实务操作,并归纳了本教学模式的运行条件和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哲学的本性与探究式教学1.哲学的本性决定了在哲学常识教学中更应该调探究式,也最有利于使用探究式。哲学是对智慧的热爱与追求。知识不等于智慧,果教师把哲学作为既成的知识来传授,即使向学生得清清楚楚,也难以体现出智慧来。只有在学习知识实践的过程中主动地探究,通过亲身体验、长期积累学生才能增长智慧。哲学教育更需要培养学生对智的无限热爱和永恒追求的精神。对智慧“热爱”之情其纯真,对智慧“追求”之意不可遏止,才能激荡出无的智慧。所以,“爱智慧”比“智慧”还重要。这就更需学生主动地去探究。如果离开对智慧的…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情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列宁说得好:“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就是知、情、信、意、行诸要素的变化发展过程,情对人们的行为起着巨大的作用。天文学家哥白尼也曾说过,他对天文的深思是从“不呼思议的高涨而热烈的情感中产生的”。一个人再丰富的知识、再发达的智力都要依赖情感的力量,否则就不能形成乐观、进取的态度,也难以付诸创造、开拓行为,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因此,…  相似文献   

19.
程岭 《理论月刊》2022,(9):143-151
“核心素养”与“双减”的共轭需要“高度教学”的积极参与。“高度教学”是以高端观念为引领、多元思维为辅助、塔型知识为内容、多层阶梯为进径,教师启发学生自上而下整体把握与自下而上探索生成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活动。“高度教学”在学生关键能力培养上可以通过“由博返约”“拾级而上”而快速迈向“精辟通透”;在必备品格培育上可以通过“哲学熏陶”与“正负结合”而快速迈向“天人合一”;在教学效果提升上可以通过“卫星传输”与“星系关联”而快速迈向“优质高效”。为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以终为始,显隐搭配”;需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具身参与,美美与共”;需要教学团队在教学研究中“系统统整,学科融合”。  相似文献   

20.
教材:江苏版七年级《思想政治》第一册第十二课。活动目的:通过适当拓宽教学内容,开展课堂活动,突出“预防为主”原则,教育学生拒绝不良诱惑,磨砺坚强意志。活动思想与原则:1.突出学生主体性原则,倡导小组合作探究;2.注重启发式教学原则,引导学生质疑、启思、导行;3.关注学生思想与生活实际,体现知、情、意、行相统一。教学用具:笔记本电脑、投影仪、音箱等。活动过程:活动导入师:首先,让我们以最响亮的声音回答“我这是第几次给大家上课”?生(异口同声):第一次。师:再次,让我们同样以最响亮的声音回答“大家能不能配合我共同把这一课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