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清"康乾盛世"可谓是中国的辉煌和骄傲.然而,将"康乾盛世"与同时期的英国、法国、俄国等盛世国家进行比时,我们会看到当时中国在政治制度、科技、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差距,深切认识到抓住战略机遇期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孟婷 《淮海论坛》2007,(1):40-42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人才问题。中国历史上朝代兴衰更替的过程中均活跃着一批英姿勃发的英雄人物。具体到历史上的文景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繁荣时期,围绕在开明君主周围的智能超群的人才功不可没。反观任何一个行将就木风雨飘摇的王朝.可以发现,统治者对人才的忽略和贬抑构成积贫积弱的根源之一。从这个角度来讲,用人问题是造就“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历史周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康乾盛世到嘉道中落的历史教训许毅,王国华清代的历史,特别是17世纪到18世纪中叶,不但完成了统一祖国的大业,社会经济也发展到我国历史上的顶峰。然而就在这个康乾盛世的鼎盛之际,统治阶级居功自傲,放弃了文治武功、励精图治的积极进取精神,沉湎于歌舞升平、豪...  相似文献   

4.
中国有着很长的封建历史,也有着很长的法的历史。到明清时期有了完备的法律,但是在法律之上有皇帝,几千年的封建历史,实际上是人治的历史。虽然在人治的制度体系下,曾有过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的成就,但始终没有法治。清末民初的资产阶级革命,究其实质,就是想将中国推向法治,可这些革命均未成功。新中国成立后,劳动者翻身作了主人,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但是由于封建思想的影响太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制约以及多次出现的大规模的群众运动,造成权力缺少制约,导致法治思想不能树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树…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一些写清代的历史小说和影视剧的空前活跃,“康乾盛世”被过分地宣传得沸沸扬扬,给人们一种清代是强盛的中华帝国之感。相形之下,对明代的评价和宣传偏低偏少,甚至给人一种明代无所作为,至少似乎无典可数的错觉。这种近年出现的“褒清贬明”的历史观,必须进行匡正。事实上,明代是民主思想体现更多的时代,晚明时期,中国与世界接触增多,思想空前活跃,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是一个辉煌的时期。所谓“康乾盛世”,是专制条件下的产物,而今大肆宣扬,是对史学界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君主专制主义批判的一种淡化。影响更不好的是“褒清”…  相似文献   

6.
高馨 《求索》2013,(3):77-79
康乾之际是清代经济和文化繁荣时期,经济、文化相得益彰,造就了康乾盛世的局面。扬州作为盐业的中心,不仅因为清政府的重视而出现了大批学识颇丰的官员,而且造就了许多财力雄厚的盐商。盐官、盐商对于扬州的文化建设不遗余力,通过兴建书院等文化设施,使扬州成为当时的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7.
80年来,中国共产党以实现民族复兴大业为己任,在充满艰辛的道路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篇章。中国共产党80年的奋斗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当然历史责任者。 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明朝之前,中国是当时世界上经济、科学最发达的国家。清王朝时期,出现过“康乾盛世”(1662年至1796年)。此时,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经济总量占世界第一位,人口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对外贸易长期出超。但也就在此期间,腐朽专制的清王朝一方…  相似文献   

8.
城市的品味     
城市的品味是城市的名片,也是城市的品牌。没有品味的城市只能算是建筑物的堆积,无法产生品牌效应。城市的品味应当包括城市的历史、城市的文化和城市的个性。城市的历史是城市的血脉。中国城市的历史是源远流长的。早在康乾盛世年代,世界上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只有10个,而当时中国就有6个。有人说,你要研究中国两千年的历史,要去西安;要研究五百年的历史,就去北京;而研究20世纪的历史,就要来上海。被称为苏州四大古典园林  相似文献   

9.
说盛世,已是200年的轮回。 中国的上一轮盛世,乃二百多年前的康乾盛世——起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定“三藩之乱”,止于嘉庆元年(1796年)川陕楚“白莲教”起义,持续长达115年之久。  相似文献   

10.
都有辉煌历史同样追求独立主持人:去年,我国在法国举办了中国文化年;目前,法国正在我国举办法国文化年。中法两国都有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文明和曲折的遭遇,互办文化年,堪称文化交流的盛举。应该怎样认识和评价呢?潘琪昌:从历史上看,我国与法国有很多相近的地方。法国曾经有过称雄一时的法兰克王朝和拿破仑纵横欧洲的辉煌时期,我们也有过文景、贞观之治和康乾盛世,有过元朝纵横亚欧大陆的军事远征中法两国也都有蒙受屈辱的经历法国曾经被法西斯德国占领过,我国也曾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主持人:法兰西给人们的印象是自由…  相似文献   

11.
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从中国历史的开端,到夏商时期奴隶社会的确立与发展,从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形成,到唐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繁荣,从五代十国、宋、辽、夏、金时期各民族联系的进一步兴盛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到明代封建制度的加强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到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的康乾盛世,再现了一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进步的中国历史。在这部历史中,一些政治家改革派,往往都用改革的方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有文籍记载的大中型改革达数十起,小改革更是不计其数。如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的政治拓新,首次摇撼了奴隶制的政治经济旧体制,表现出具有封建性的趋向与追求,闯开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12.
全党同志特别是中青年领导干部务必加强学习和实践,使自己具有开阔的视野,学会敏锐地观察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种变化,始终走在时代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历史上,不看世界发展的大势,固步自封,作茧自缚,导致国家和民族衰亡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清朝从1644年到1911年共延续了268年。从1661年到1796年是史称的“康乾盛世”。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经济水平在世界上是领先的。乾隆末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口占世界三分之一,对外贸易长期出超。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西方发生了工业革…  相似文献   

13.
《现代领导》2010,(5):40-40
康乾盛世:中国GDP世界第一按照英国著名经济史和经济统计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预测:中国可能在2015年恢复其世界头号经济体的地位.到2030年。中国占世界GDP的比重可能增加到23%,那时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也会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1/3。  相似文献   

14.
陈抗行 《小康》2005,(7):3-3
“消费小康”是个什么概念?窃以为,可以对其作大体的量化界定:这是摆脱了“短缺经济”时代物质匮乏困境的消费层次,人们基本的物质文化需求已经得到满足;这又是受制于现实市场和资源环境因而相对缺乏弹性的消费层次,适度、节约、平衡仍为消费者不可忽略的关键词。“消费小康”曾是国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即便是历史上那些传为美谈的“盛世”,其实也从未达到过这样的消费水准。封建社会的巅峰之期“康乾盛世”,在当时抵达过中国的西方人留下的文本中,却是一片充满饥饿与贫穷的苍凉景象。而今天,中国的广大地区已然陆续进入“消费小康”时代…  相似文献   

15.
从汉唐气象的久远到康乾盛世的辉煌,从南京条约的屈辱到抗日战争的奋起, 从66年前中国人从此站起来到今日中国稳居世界第二,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正向我们健步走来.  相似文献   

16.
李世民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的“统战”策略浅谈艾雪[编者按]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是我们从政为民治国的一个方法.我国历史上曾有过"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和"康乾盛世".其中唐太宗李世民的治世之道与用人之道极有特色,开创了唐朝这一封建社会的鼎...  相似文献   

17.
正当中国的文人墨客官员政客陶醉在“康乾盛世”的时候,洋人亚当·斯密于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出版的《国富论》即《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却对中国说三道四:“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  相似文献   

18.
《世纪行》2015,(5)
<正>一、准确理解当前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实现这一现代化就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命题,其意义怎么估量都不过分。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一百多年以来最大的梦想。康乾盛世时期,中国国力雄居世界第一位,GDP总量占世界份额的32%。即使在鸦片战争前十年的1830年即清道光十年,中国GDP占世  相似文献   

19.
"盛世"是对特定历史时期或某一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综合指标的评定。尽管不同历史时期的"盛世"完全不同,但其本质却是一致的,都是一个兴隆而繁盛的时代。所以"盛世"虽出自封建史家之论,却无"封建性",古今通用,将来仍然可以用。  相似文献   

20.
李治亭 《人民论坛》2010,(7):232-233
"盛世"是对特定历史时期或某一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综合指标的评定。尽管不同历史时期的"盛世"完全不同,但其本质却是一致的,都是一个兴隆而繁盛的时代。所以"盛世"虽出自封建史家之论,却无"封建性",古今通用,将来仍然可以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