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本刊上期以此为题发表了6位县委书记的访谈,我们在“编者的话”中写道:全国有2600多个县(区),它们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细胞,是国家政权的基础。从承上启下的角度看,县便不止是县——向下渗透村乡,向上影响省市中央。 “基层建设”这个栏目和这组采访文章刊发之后,受到各方面好评。在中央党校学习的几位县(市、区)委书记与我们联系,希望继续这个谈话。  相似文献   

2.
三位县委书记就发展县域经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介绍了自己的工作。江西省南康市的潘昌坤书记谈到以经营城市的理念推进城市建设与发展,江西省大余县的欧阳泉华书记谈到以跨跃式发展经济均衡论管理县域经济,而宁夏自治区隆德县的陈峰涛书记则谈到以公仆之心为老百姓办实事。 他们以自己的理念和行动诠释着“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3.
临邑县位于鲁北平原,是个以种、养为主的农业县。近几年来,我们坚持发展规划“一张图”、调控管理“一盘棋”、良性循环“一体化”、跟踪督导“一把手”的“四位一体”的思路,全面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从而推动全县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步入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转型正引发着社会阶层急剧变化,由此带来了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增多和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的多样化,这对党的执政基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永远同人们群众心连心”,已成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所必顺解决好的一个十分重大的现实问题。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一场复杂的整体性的社会嬗变,这种嬗变是从两个方面展开的:一是经济体制的转型,从计划经济向以市场配置资源为特征的市场经济转变;二是社会结构的转型,即从农业的、乡土的、封闭半封闭的传统社会,向…  相似文献   

5.
中央党校教授高新民撰写专稿认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这实际上是说党执政的合法性问题。众所周知,在今天的条件下谈政治权威的合法性,通常是人民群众的心理认同,这是决定政党兴衰的根本因素。因此,在构成党的执政基础的诸要素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民群众。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其直接效果就是巩固与扩大党的执政基础,从多方面架构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文章说,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中国,党的执政基础的结构具有明显不同于计划经济时期的特点:结构多元性。任何执政党的执政基础都不是平…  相似文献   

6.
孙建国 《今日浙江》2009,(19):19-19
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重点是要紧密结合衢州实际,把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到我市党建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在全面加强党的建没工作中,我们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全面贯彻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整体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执政50多年来的历史早已证明,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既要有物质文化基础,也要有坚实的政治基础,只有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政治制度,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强化党执政的合法性,才能使党始终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一、巩固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十分必要第一,巩固党执政的政治基础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我国实行的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等,这些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从根本上讲,它们都是符合社会主义制…  相似文献   

8.
霍甫安  毕凯鸣 《前进》2004,(3):38-39
一、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干部江泽民同志指出:“要保证我国改革和建设事业顺利发展,保证跨世纪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干部。”而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这一视角看干部教育问题,重要的是要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解决好领导干部自身应当注意解决的一些问题。一是要解决好角色定位的问题。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从职务、责任方面定位,无疑你是领导干部,但从立党宗旨和执政理念上来讲,你又不能单纯定位为领导干部,你只是一个党务工作者、社会管理者,是一个服务者,用…  相似文献   

9.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密切联系群众,必须着力抓好理论、组织、作风以及经济和社会诸方面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0.
提高解决社会矛盾和实现社会公正的能力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中国现阶段存在两种社会矛盾类型,即物质利益性矛盾和价值性矛盾。努力化解由社会成员的不公正感等价值原因导致的价值性矛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环节。将公平正义贯穿到党和国家政策制度法律的制定、执行、监督等每一个环节,以提高社会成员的公正感,是消除社会矛盾产生的价值根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面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环境和条件发生的深刻变化,有的企业党组织认识不到位,思想观念陈旧,创新发展能力不强;有的软弱涣散,缺乏凝聚力、战斗力,难以发挥作用;有的党员素质偏低,起不到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2.
1、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的变化,意义最大的、最为根本的变化,莫过于社会结构的变迁。社会结构变迁的核心是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分层的本质是关于人们之间的利益或资源占有的关系。而改革的本质就是是关于人们利益关系的调整。这些变化一方面使阶级基础增强、群众基础扩大,另一方面,阶级、阶层之间在根本利益一致前提下的利益矛盾凸显。  相似文献   

13.
党的执政基础是否巩固,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要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带领全国人民实现新世纪的三大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不断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增强党的阶级  相似文献   

14.
加强社区党的建设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政府职能转变、企事业单位改制、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与单位的终身依附关系逐渐弱化,使社区的地位凸显,社区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相比之下,社区党建由于受传统机制影响,政治资源整合力度不强,社区党组织和驻区党组织缺乏有效沟通和协调互动,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的渠道不多,驻区党组织、党员在社区的作用发挥不够,出现了社区党建滞后于社区建设的状况。针对这一问题,南京市鼓楼区在实践中认真探索,走出了一条社区党建工作的新路子,社区党建与社区建设同步发展、协调互动。一、创新载体,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的战斗堡垒作用一…  相似文献   

15.
王清荣 《传承》2007,(11):15-16
如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进而巩固执政地位,这是我们党执政后需要不断探索和解决的重大课题。十七大报告站在党执政58年且处于世情、国情、党情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方位和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高度,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  相似文献   

16.
在城镇化进程中,增强党在流动人口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不断发展,面临着一些新问题,特别是流动人口的生存现状、现行管理体制以及流动人口的新变化对党的执政基础提出了挑战。因此,巩固党在流动人口中的执政基础需要努力满足流动人口的利益愿望,始终密切党与流动人口的联系,注重吸收新生代流动人口中的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5·31”重要讲话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贯彻这一思想,就要不断提高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以真挚的感情去认识群众。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首先广大干部必须饱含深情地去看待群众,要切实增强与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我们党之所以能取得革命斗争的胜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关键是始终与人民群…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形势下 ,我国当今社会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 ,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更加多样化 ,群众工作和群众团体的建设和发展正面临一系列新情况和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当前 ,各种唯心论、有神论、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与我们党争夺思想政治阵地、群众阵地的斗争不仅没有停止 ,有时还以十分尖锐的方式表现出来。同时 ,各类社会群体的思想引导、心态调节、利益协调等也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加强和改善党的群众工作 ,进一步发挥群众团体的积极作用 ,对于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  相似文献   

19.
王金文 《前沿》2006,(5):27-28
从世界政党发展来看,党的基础问题事关其兴衰存亡。随着新时期我们党执政环境的变化,巩固和扩大党的基础的问题就尤为突出。解决这一问题,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正确认识新时期党的基础,充分认清新时期巩固和扩大党的基础的重大意义,并在党的发展过程中切实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最终真正巩固和扩大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党85周年大会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讲话科学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我们党关于先进性建设的系统理论。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